易车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539
今年年初的时候,还在说威马又获得了国资入股,并且想借壳上市这件事能不能帮助威马脱离困境,记得当时的观点并不看好,如今再次确认其上市失败。
Apollo出行8日晚间在港交所也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威马协议,因此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9月10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称,经过深思熟虑,威马汽车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进程。
不过威马现在有点像打不死的小强,仅仅三天,9月11日晚,开心汽车宣布已经和WM Motor Holdings Limited(简称“威马汽车”、“WM Motor”)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的新股并购其股东持有的100%股权。
这是威马再次起死回生?又有了“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期望?
致命因素是什么?
威马算是新势力品牌当中最早做起来的一批,而且也是新势力车企中首个拥有自建工厂且获得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要知道之前可是新势力的前三,如今这样的现状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迹可循。
从现在的市场以及同类品牌发展情况来看,威马走到如今这步田地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分别是产品缺乏创新、营销走的老路、后期质量堪忧。
先说产品创新这件事。威马的产品其实比较偏向传统,只不过是一款换了电动能源的一款车,而且在首款车型推出的时间节点上,正是电动技术逐渐加速迭代的时间点,在此之后威马并没有在核心领域展示出自己的实力,而是在一些不痛不痒的地方做更新。
如果放在体量极大的传统车企上面,这种做法还能有点用,但是心得电动化时代显然这是一个会让自己逐渐落后的做法,尤其是后续品牌与产品越来越多之后,威马早期积累的优势就会逐渐被吞噬殆尽。
其次就是营销,威马算是新势力品牌当中最早做起来的一批,而且也是新势力车企中首个拥有自建工厂且获得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但是自建工厂这条路其实占用了比较大的资金,再加上当时威马的高管大多来自于传统车企,可能思维并没有转变过来,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威马像一些其他新势力品牌那样去包装自己,也没有用这样一种新的思维在产品的规划上面去进行明显的体现。
最后一点就是质量,相关投诉网站当中将威马设为关键词后,能够查询到大量的投诉记录,其中包括其中包括车辆动力突然断开、刹车失灵、车辆无法启动、多个零部件易损、续航里程大打折扣、芯片质量问题等等,这其中不乏车辆核心领域的质量缺陷。
而且坊间甚至也开始调侃现在都想买辆二手威马,看看能拆出什么有用的零件来修补一下自己的车,这对于品牌发展也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再有现在品牌落寞之后导致维修网点缺失,大量用户修车无门,这对于汽车这样一个需要长期发展的行业来说,没有售后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而且印象一旦形成,基本无法扭转、挽回。
这些原因归结到一起就是威马的销量逐渐下降,像去年仅仅3万的销量数据放到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是不及格的水平,更不要说威马这样一个成立不久的新品牌,那么销量下降所带来就是资金短缺,表现不好又融不到资,如今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融资加出海,最后的活路?
对于现在的威马来说,解决如何活下去就是两个路径,一个是从销量入手,另外一个就是搞钱。
威马这么执着于上市其实就是想搞钱,从今年年初沈晖发了那条“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微博,基本上就是威马的资金链断了,后续的裁员、降薪、关门基本上也验证了这个说法。
如今造车负债174亿,如果没钱什么办法都没有,但是现在这条路并不好走,毕竟这个品牌在市场当中的存在感已经很弱了,如今被开心汽车收购其实威马已经失去了造车的主导地位,而现在这个市场,新入局的品牌前景又真的好吗?可能并不一定。
至于销量这另一条路,大概率要依靠出海来解决,国内市场基本上就要放弃了,毕竟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现在过于激烈,而且随着大厂的逐渐入局,留给这些新势力的空间也被不断挤压,再加上竞争的不断内卷,威马也没有什么能够和人家卷的实力。
别的品牌出海算是市场的扩张,但是对于威马来说,更像是最后一搏。沈晖在今年上半年还表示威马如果抛开品牌力的因素其实竞争力不比欧美的电动车差,再有其在中东、东南亚地区拿下的订单量已经比较可观,所以其认为出口海外对于威马来说是一个比较有希望、比较有前景的事情。
不过现在也需要注意到,中国车企正在加速海外的布局,市场竞争在多长的时间内转移到海外?在这种情况下威马还能否在海外形成竞争力?这都是不确定因素,也算是压力的潜在来源,况且大厂的出海之路也是刚刚起步,还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威马想要活下去要走的路还很远,但是留给威马的这条路又有多长?【iDailycar】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