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韩媒无奈低头!中国电动化技术严重过剩,韩系车的时代过去了

金九银十,大不一样。

过去的金九银十是传统企业的狂欢,但今年画风突变,成为了电动化企业向上突围的核心节点,数据显示,9月份新势力销量持续暴涨。

其中,理想交付了3.6万台新车,蔚来交付量近1.6万,小鹏为1.5万台,零跑、哪吒交付量都已经有明显的环比增幅,阿维塔、岚图以及极氪品牌交付量都有暴涨。

压轴的重磅选手广汽埃安,单月销量突破5.1万,根据预期,比亚迪的销量将会达到30万量级。

声势浩大的中国电动化转型,渗透率将会在9月份超过36%,成为世界级的电动化大市场,电动化的到来不仅仅打破了中国品牌无高端发展路径的窘境,更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壁垒封锁。

对于后来的中国企业来说,想要造车、生产高端车型的宽容度更高了一些。

01 出口

我的好朋友“苏老师说车”提醒过我一点,2024年才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因为在明年各大主流企业的出口量将会达到50万量级。

按照预估,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等企业的出口量将会达到50万量级,这几家企业将会通过电动化、高品质燃油车向海外市场输送超过200万量级产品。

今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21万台,同比增幅超过69%,乘用车出口量达到232万台,同比增幅达到72%。

而2024年还会有一个巨大的增量,因为电动化时代的到来,直接提升了中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单价也会水涨船高。

中国汽车不仅仅出口量大大提升,同时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接近60%,成为了中国市场中的主导者,如果将历史的滚轴推回到5年前,中国企业还只能靠着低价在入门市场保守发展。

02 全球格局

韩媒表示,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在短短几年时间中翻了几倍,将会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出口大国,内燃机以及电动化市场两个板块稳健发展,不存在短板,并且电动化发展尤其凶猛。

中国市场涌现出来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家企业的电池出货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能够左右全球发展的核心供应商,而这只是产业变革的冰山一角。

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电动化研发投入巨大的企业,中国企业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北美车企以及现代起亚这些企业。

投入一定会换来技术,进而带来的是技术壁垒,是能够限制对手的发展速度,同时还能够拥有更多的软件盈利能力,这是燃油车时代中国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国内市场的产业格局,已经是自主品牌在15万以内完全掌控市场,30万以上可以影响传统BBA销量,同时出口量将会成为全球头部阵营选手。

产业的新格局已经有了雏形,这对于那些只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虽然目前燃油车时代依然是大众丰田本田、通用格局,但未来欧盟、北美、日韩对碳减排要求的强化, 市场的格局会逐步倾斜。

03 韩系车压力巨大

中国的电动化产业,已经让韩系车感受到了压力,同时北美、欧洲、日系企业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国内市场方面,雅阁优惠幅度放到了4万左右,而大众ID.3的价格也放到了4万左右。

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甚至BBA的走量车型想要稳住,必须要通过透支利润的方式,原因就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彻底敲开了新市场大门。

韩系企业的电动化转型非常缓慢,并且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无法带来直接的消费吸引力。

虽然这些外资企业能够在海外市场依靠燃油车生存,但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也是通过价格战获得的,如果未来中国企业在电动、智能、品质、技术四个维度做到最好,那么外资企业恶化的区域会蔓延到全球。

所以这不仅仅是韩系车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传统外资企业的红利也都没有了。

当企业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其实已经说明产业有了明显的松动,这些松动的背后是中国电动化产业撬动的,跟不上技术过剩的中国企业发展,留给外资的只有被压缩市场的局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