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已经在国内市场销售超过十年的特斯拉,今年才有机会把FSD引入到国内测试。
也是最近网络上曝光的一条信息,新款特斯拉Model 3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将会搭载FSD功能,并且很快会在国内的道路上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如果测试顺利的话,可能会陆续的放开测试的权限以及测试用户的范围等,和在海外测试的模式差不多。个人认为,特斯拉FSD并不会快速且大规模的展开落地应用。
特斯拉的方案,与国内厂商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组成的融合感知方案不同,特斯拉FSD采用纯视觉技术。目前,特斯拉的FSD已经向许多海外用户推送,马斯克甚至在直播中驾驶使用FSD,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FSD技术。然后在国内,这项功能今年才开始测试,至于什么时候上车还没有定数。
那么,FSD功能真的到来之后,使用效果会很好吗?
特斯拉FSD,今天发展成什么样了?从特斯拉改款后的Model Y,以及换代后的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上来看,都已经取消了毫米波雷达,并且没有使用过激光雷达的方案,有且仅有摄像头作为辅助驾驶FSD功能的感知硬件。辅助驾驶系统对于特斯拉而言,雷达+摄像头+高精地图,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他们,更倾向于摄像头+神经网络(自我学习)的方案。
也就有了现在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
关于硬件方面,特斯拉已经从外购转向自研,尤其是芯片方面的算力得到了一定提升。HW1.0的时代,采用的事和博世合作的毫米波雷达,和Mobileye合作的Eye Q3芯片以及英伟达的Tegr3。算法,还是由Mobileye提供的。
到了HW2.0时代,特斯拉和英伟达合作,用了Dirve PX2芯片,然后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量大幅度提升。这个阶段的特斯拉已经掌握了图像识别算法+多传感器融合+应用层软件开发。之后还有一次HW2.5的小更新,主要用于冗余和略微提高的可靠性,还有就是增加了哨兵模式。之后,就是HW3.0时代,也就是目前特斯拉车型上用着最多的版本。也就是从这一代开始,用上了特斯拉自己自研的芯片。
今年,可能率先上车FSD的新款特斯拉Model 3就已经有了HW4.0系统。HW4.0 的CPU 内核从12个增加到20个,最大频率为2.35 GHZ。同时 HW4.0 也采用了和 HW 3.0 一样双FSD芯片的冗余设计。从功能上讲,HW4.0已经具备了在无图数据道路上行驶的功能,已经具备了端到端的驾驶能力。
19分钟被接管,靠谱吗?这应该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了,如果测试的是FSD V12 Beta版本,那它就是特斯拉最新的FSD系统。能达到端到端的智能驾驶功能,就是设置导航路线,从A点到B点的意思,中间可涵盖城市道路以及高速路段等。
马斯克公布了自己的一段测试Demo,总用时45分钟,其中在第19分钟的时候人为接管了一次,是在识别红绿灯的时候有闯红灯的操作,所以接管。剩余的时间里,没有被人为接管,让车辆完成了从A到B的端到端智能驾驶。
如果政策允许,特斯拉的FSD在国内,也应该很容易实现端到端的驾驶功能。特斯拉又不依赖高精地图,所以FSD真正落地在国内的话,那么前期它需要大量的道路试验,来获得数据并开始深度学习以及训练,才有可能让FSD智能驾驶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另外,FSD入华最核心的难点,就在于数据安全合规;能够解决这一最大阻碍,那么都将不是问题,也包括本土化训练。
再回过头聊一下FSD在19分钟就被接管这事,当时的交通路况并算不上复杂,车不多,而且是在一个十字路口。通过视频来看,当时车辆为直行,前方路口绿灯但有堵车情况;FSD判断不跟随前车堵在路口中央,选择等待;随后直行变红灯,左转弯绿灯,左转弯车辆开始行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特斯拉FSD判断可以直行通过,才有了人为接管的操作。让特斯拉FSD产生误判的是红绿灯信号灯的判断结果,目前的FSD V12 Beta似乎并不直接检测红绿灯的状态,而且车内屏幕并没有呈现红绿灯状态的检测结果(之前有)。这里的优先级,应该是以路口的实际情况来做优先判断,前方路口堵车则选择原地等待。但红绿灯判断失误,还是挺低级的(这里也就只能用Beta版来找理由了,实在说不通)。当然,也不能通过这个来判断它交付时的状态是否稳定。
另外说一个好玩的,之后的FSD功能,可能会接入语音控制功能。例如用户可以告诉FSD向左换道,或者告诉FSD带自己到达路线中的某处,FSD会根据语音指令分析其中信息执行相应动作。
底层逻辑,似乎有些改变FSD V12 Beta的端到端功能,要是挖到深层来看,就是在感知层面基本不做识别了,例如摄像头上拍到的画面信息,可能在系统内部已经没有了标注,它的画面信息应该都是小哦单元的像素点组成的。
在经过多次训练之后,系统把画面上像素点的位置,组成的形状以及运行的规律直接输入到神经网络中,系统会把现在输入的像素与之前学习的像素进行对比,然后直接输出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刹车、油门、方向盘。通俗一点讲,就是一种“肌肉记忆”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未来纯视觉方案更好的解决办法,也是目前端到端比较成熟的方案之一。
这么一来,特斯拉这套FSD功能,可以适用于全球各个城市道路、高速路段等,前提是让它拥有足够多的道路信息收集以及更多的测试、训练才能达到一个好的使用结果。说白了,现在的FSD V12 Beta就像一个“熟能生巧”的工具,用多了就越来越好用。
最后再补充一个点,如果FSD落地国内,按照时间线来看,它将会是V12版本,也就是说用上HW4.0系统的特斯拉用户肯定是可以使用的。而更久远的HW2.0和HW2.5以及HW3.0系统能否使用,现在不得而知。
FSD落地国内如果带来的是端到端的体验,那,目前也就只有小鹏能跟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