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北京现代打折卖厂 现代汽车不紧不慢

重庆工厂挂牌月余,北京现代决定“降价促销”。9月底,北京产权交易所再度上线了北京现代重庆工厂交易项目。8月,该工厂曾以底价36.8亿元挂牌出售,但最终未能成交。9月27日,工厂再次挂牌出售,底价从36.8亿元下调至25.8亿元,相当于“七折促销”。

重庆工厂是北京现代最新的工厂,于2015年开工建设,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该工厂总投资超过80亿元,整座工厂占地面积达到187.2万平方米。工厂具备整车生产的全套工艺车间——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发动机,每年可生产30万辆整车和30万台发动机。

从36.8亿元到25.8亿元,挂牌仅一个多月就打出了“七折促销”,可见北京现代出售资产之急迫。但在另一头,现代汽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动作依旧不紧不慢,新平台电动车型至今未有导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表。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日千里”之际,作为北京现代主要股东之一现代汽车,手握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却迟迟不愿交给北京现代,反而热衷于以各种“关停、出售”来换取表面上的盈利性,长此以往,北京现代虽然家大业大,恐也难以为继。

“变卖家产”

2022年,北京现代的销量为25万辆,不及巅峰时期(113万辆,2016年)的四分之一,大幅闲置的产能让出售工厂成为可能。

但是,以东方人的传统观念来看,若非形势所迫别无选择,是断不会“变卖家产”的。例如同门的起亚品牌在最难的时候,也不过是将空置的厂房设备出租给其他企业,行的还是代工之实。

北京现代却不一样。2021年,北京现代就将历史最久的第一工厂转手给了新势力车企理想。今年以来,北京现代继续出售资产。除了“打折促销”的重庆工厂,北京现代还把位于沧州的部分发动机工厂设备挂牌出售,底价6000万元;位于北京顺义的仁和发动机工厂也有部分设备类资产挂牌出售,底价3100万元。

据悉,北京现代的瘦身之举还将继续。现代汽车集团CEO张在勋在今年6月谈及中国战略时表示,北京现代还将再关闭一座工厂、出售两座工厂。待到这一计划完成,北京现代将只剩下一座工厂维持运行。

看得出,北京现代接连出售工厂和设备,更多是韩方在推动。在今年早些时候的2022年财报沟通会上,张在勋就表示,现代汽车将缩减在华的工厂布局。作为整车业务的核心,北京现代的工厂将减少到两处,以推进结构改革,聚焦营利性。

相比之下,在北汽一方的语境中,有关北京现代“出售资产”的话题很少提及。同样在北汽股份的2022年财报中,对北京现代在2023年的规划仍是“强化事业革新、提升内部实力、应对市场变化”。直到2023年中报才加入了“加速产能优化”这样的含蓄表态。

“不紧不慢”

其实,身为全球第五大车企的现代汽车集团,是有相当强大的技术积累的。在纯电动汽车领域,韩国车企的表现并不弱。在欧洲,今年以来现代集团旗下两大品牌的电动汽车销量近10万辆,市场份额接近9%,仅次于特斯拉和大众汽车集团。

而在中国市场,即便目睹了品牌销量的持续下滑,现代汽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举措仍给人“不紧不慢”的感觉。

汽车领域,现代汽车仍未将其最先进的E- GMP平台电动车型导入中国市场。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北京现代目前的产品布局是空白。在北京现代的官网上,仅有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是途胜L的混合动力版。 

在当今的市场潮流下,以这样的产品阵容面对消费者,北京现代今年上半年销量继续下滑也是意料之中。

反倒是此前一直在产品节奏上有意跟随现代品牌的起亚汽车,在今年相继将在海外市场表现不错的EV6和EV5两款产品导入中国市场。

当然,这背后存在着微妙的博弈。

2021年底,持有当时东风悦达起亚25%股权的东风集团宣布正式退出,其所持有的25%股权转让给了江苏悦达,东风悦达起亚也变成了悦达起亚。虽然同为持股50%的股东,但悦达一方更多以投资者的身份出面,起亚一方成了合资公司的主导。

也是从那时起,起亚加大了在华投入,在2022年初对悦达起亚增资,并从今年开始导入基于现代汽车集团E-GMP平台的车型。

两相对比,倒也能看出现代汽车一方不紧不慢的一些原因。

“自立图存”

对于全球布局广泛的现代汽车而言,北京现代可以是曾经的利润大头,也可以是业务板块中的风险因素;但对北京现代而言,现代汽车的想法决定着这家老牌合资车企的命运。

业内人士指出,北京现代虽然表面上是中韩双方对等持股的合资企业,但实际上多年来韩方一直把控着北京现代的核心供应链,在产品技术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北京现代的产品阵容也基本上围绕韩方引进的新旧款车型展开。当然,近年来北京现代也多次强调本土化进程。

这一关系决定了,韩方一旦放慢动作,北京现代的电动化进程也相应迟缓。

早在2020年,现代汽车就发布了汽车品牌艾尼氪,目前艾尼氪5、艾尼氪6等车型在海外市场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是,按照现代汽车的规划,2023年北京现代仍与车型无缘。在今年8月举办的成都车展上,现代汽车高调宣布的是“高性能N品牌战略”,并未提及电动车型的导入。

而据各方消息,基于E-GMP平台的车型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方能交给北京现代。曾经以63个月实现产销破百万、创下“北京现代速度”的这家老牌合资车企,要到2024年才能等来自己的专用平台车型。

平心而论,消费者对北京现代是有感情的,这或许是支撑着北京现代在这两年仍能实现数十万辆销量的最重要因素。

但是,纵使家大业大,北京现代也难以长期承受市场份额的衰减,把产能一卖了之,更不断压低着未来北京现代反弹空间的上限。在现代汽车态度暧昧动作迟缓的背景下,北京现代亟需调动本土研发力量,在汽车及汽车领域尽快拿出有力的产品,以自己的力量维护一个老牌合资车企的尊严。

文/杨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