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威马回击破产、沈晖跑路传言:只是预重整!融资已有新进展了

破产重整、AAP使用异常、创始人跑路……接连的负面传闻将威马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


10月18日上午,#威马仅剩817人且停发工资#直接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当日中午,威马发布一则声明对近期的这一系列传闻进行澄清。


图片



首先对于网传破产重组一事,威马方面称:“未申请破产!目前正在进行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预重整阶段。”其表示,预重整不同于破产重整,是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早期阶段进行的自救行为,旨在通过重组债务引进战略投资人,避免破产,实现重生蜕变。


图片



在此前的稍早前的10月7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申请重整。随后的10月12日,威马汽车曾发布告知函称疫情影响、资本市场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获取经营发展资金受挫等因素导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但是公司具有商业价值和挽救价值,且治理结构尚完备,具有基本自主谈判能力,部分债权人也有重整意愿。


其次,威马对于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作出回复。其表示,目前公司的核心岗位运营正常。据媒体10月17日报道,目前威马汽车仅剩800余名员工,且已停发工资超4个月。招股书显示,2021年底时,威马员工总数为3952人,现在员工人数不及2021年的零头。


图片


威马还对10月初此APP无法运营的情况作出说明,试图为已购车车主服下一颗定心丸。其表示,在AAP出现了使用异常情况后,公司成立了应急小组,在发现情况的48小时内解决了相关问题,恢复了正常使用,并表示:“后续如有类似情况,请用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虽然APP已经恢复,但是近10万威马车主并不能就此安心,其还面临着维修、保养和权益无法兑现等问题。


近期还有消息称,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疑似借口参加德国慕尼黑车展,随后转机直飞美国纽约,远走海外,留下高达近400亿元的投资和债务以及被欠薪的威马员工。引得不少网友调侃“沈总,下周回国吗?”


对此,威马汽车在澄清声明中指出,公司创始人沈晖于 1991年赴美留学,在欧美多地工作和居住多年,近期工作重心以海外事项为主,因此不存在公司创始人跑路海外的情况。同时指出,目前网络上传闻的威马融资400亿等信息均为不实信息,多数报道混淆了融资金额与债权以及债务金额。相关融资及经营情况公司曾在招股书中公开披露。


目前,沈晖的微博IP仍然为北京,最新一条动态为10月9所发。据知情人士介绍说,沈晖的微博是交由专人在打理,而非是其本人在发布内容,此前的9月,沈晖出国的目标则是寻找海外资本,为威马续命。


图片



在今年9月11日,在香港借壳阿波罗出行上市失败的消息公布仅仅三天,威马汽车又宣布与在美国上市的开心汽车达成收购协议,将借壳开心汽车在美国实现上市。目前这一次合作对威马第四次冲击IPO能否顺利进行需要打一个问号。


但是在最新的澄清声明中,威马又透露了新的信息。“目前公司的重点包括售后服务、复工复产、出口业务、海外合作、国际融资以及引进战略投资人等事项,已取得一定进展,我们会寻找合适的时机对外公布。”这是否意味着威马又找到了新的输血渠道?


图片



但从现实来看,想要重新运转起几近停摆的威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可能百亿级别的启动资金,作为参考,哪吒汽车2020年—2022年净亏损分别为13.21亿元、29亿元和69.2亿元;零跑汽车2019年—2022年,净亏损分别为9.01亿元、11亿元、28.46亿元和51.09亿元,近4年净亏损累计近100亿元。在停摆一年后,威马所讲的故事是否还具有吸引力?


其次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威马现有的几款车型已经严重滞后于市场。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9,450辆,同比下降33.3%,当年12月份,威马汽车销量仅30辆。再退一步来讲,即便威马真的搞到了钱,顺利复工复产。但我国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不再是2022年的市场,头部造车新势力规模日益扩大,传统车企转身速度加快,留给威马的空间并不多。而用户是否愿意冒险接纳这样一个曾经售后都难保证的品牌?这也是一个问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