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广汽三菱终止在华生产,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



落叶与风缠绵,美则美矣,然而秋天却总把万物染得悲怆。广汽三菱在这飘飞漫天的桂香里终究抵不住寒风的摧残,埋葬了所有韶光,好在有落红相伴,削减了一分寂寥。


10月24日,广汽集团一纸名为《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的公告敲响了广汽三菱的丧钟。待重组完成后,三菱汽车在中国的本地生产将终止,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产能被广汽埃安接手。

自此,成立于2012年的广汽三菱“战士打靶把营归”,败走中国。那些人声鼎沸的曾经,终是在时间斑驳里落了尘,成为回不去的流年。


命运的脉搏停止跳动


广汽三菱命运的脉搏从今年伊始就反复被死神握在手里弹拨,三番五次弹奏一曲又一曲凄凉的歌。


从今年3月份开始,广汽三菱就接二连三陷入“退市”的风波中,彼时官方还不厌其烦地澄清“三菱并没有退出中国,尽管在华困难”。即使是7月份公布的那则《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的消息显示广汽三菱停产裁员,官方负责人也矢口否认退出中国。

然而现下,看客们此前的猜测从天上落到了地上。同日,三菱汽车公司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中国业务结构变动通知,宣布终止中国三菱品牌车辆的本土化生产。三菱还特地解释,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汽车产业面临急剧的市场变化,向电动车的过渡比预想的还要快,公司计划在去年12月投入新车型等挽回销售,但计划未达标。

诚然日新月异的中国汽车市场确实是三菱失去蛋糕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成为广汽三菱失败的唯一借口。广汽三菱明明已经给自己“号了脉”,找到了“病因”,却又因为各种原因使得“计划未达标”,说句不中听的,完全是自己埋葬了自己。


时代已经翻页,新能源汽车洪流裹挟的巨龙腾飞而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旧时代的关隘已决堤,广汽三菱却死守着它的“老将”欧蓝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新能源车领域裹足不前。

相比于同样是日系车的丰田和本田,广汽三菱汽车不仅体量小,车型产品也比较单一,而且推陈出新速度堪比蜗牛爬树。到停产前,广汽三菱旗下新能源车只有一款孤零零的阿图柯,还被称之为“换壳埃安”,销量更是能使“英雄泪满襟”,去年年销量仅有631辆。

那个曾经年销量达到14.4万辆的广汽三菱一路走走停停,最终也没能找到月亮。如今只能站在遗憾尽头和曾经对望,成为一座被时间遗弃的钟,再也摆不出岁月的回声。更残忍的是,它不值得同情,因为它畏惧月色苍凉、犹豫不决又不敢声张,明明是自己不够诚恳却又怪月亮不够坦诚。


谁家的孩子谁家抱


转型步伐太慢,跟不上市场发展节奏,这导致三菱在华没能挺过去。没能挺过去的不止广汽三菱,比如铃木、菲亚特、东风雷诺等等,广汽三菱不过是步入它们的后尘。

这次广汽三菱重蹈前辈的覆辙,也算是变相为其余合资车企敲响了警钟。要知道,电动化转型缓慢似乎是所有合资品牌的“通病”,比如东风本田、神龙汽车、北京现代。


几天前,擎动在《神龙被购,尚能饭否?》一文中提到过,神龙汽车投入了东风集团的怀抱,虽然不至于像广汽三菱成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那样,但确实力有不逮才会发出呼救。前有东风拥神龙入怀,后有广汽集团手揽广汽三菱,真就应了那句“谁家的孩子谁家抱”,还挺有意思的。

广汽三菱不是第一个陷入困境的车企,也不会成为最后一个。今年的市场大环境是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合资品牌节节败退,只能被迫“降价反击”。就连曾经吃尽市场红利的日系车,诸如本田、日产的主旋律也是“降”。擎动在《夏季高温预警,日系车如坠冰窖》一文就曾提到过,合资车在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难了。


对于这些合资巨头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似乎都不是问题,可他们忽略了有些东西不仅仅需要钱。固步自封、骄傲自大、轻视市场者无异于画地为牢,最后落得个“香消玉损”,那时就再笑不出来了。


“变则活,不变则死。”变,还是不变?全看自己。


擎动点评


无论是广汽三菱、东风雷诺这类合资车企,还是威马、爱驰这些造车新势力,它们的落败都是当头喝棒,给不够清醒的车企以猛烈一击。就好像在黑夜中,总有人要成为破晓前的先导,去寻找沉疴痼疾。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能源大势所趋,如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后或许只能发出“天鹅的挽歌”亦或“野兽的绝叫”。广汽三菱绝不是最后一个,但下一个倒地的是谁,还得打个问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