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东京观察 | 全力拥抱纯电动!日系车吹响反攻号角

wps_doc_0(3).jpg

阔别四年的东京车展,如今又回到大众视野。

10月25日,更名为日本移动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的东京车展,携多款电动智能化车型,向世人展示着日系车企对未来智慧出行的解答。

wps_doc_1(3).jpg

面对电动智能化浪潮的风起云涌,日系车当前在中国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9月销量数据显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份额,已经从最巅峰时期的“三分天下有其一”跌至16.6%,当月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日系车企仅剩一家。

2015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是15.9%。彼时因国际因素,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深陷舆论低谷。转眼间,8年过去,日系车又回到了这个节点,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把日系车从高点推下的是中国的电动车和插电混动汽车。

电动车导入速度过慢、竞争力不强是外界诟病日系车在华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或许是看到了中美欧等全球主流市场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在2023年的东京车展上,日系三大车企以前所未有的电动车阵容,筹备着一场反击。

“我们需要变革,要调整过时的、不适合的策略。不仅是日产汽车,其他车企也是如此。”日产汽车公司董事、代表执行官、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认为,如何把握当下,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提升日系车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应该是当前车企管理层最关心的事。


不再犹豫 全力提速电动化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件事上,日系车绝对算最早行动的一批,只不过选择了混动路线。当丰田的混动明星车型普锐斯,以百万销量席卷全球时,中国车企准备走的纯电路线,很难让日系车提起兴趣。

确实,从续航里程和价格上来看,纯电车相较混动车没有太大优势。但日系车却忽视了科技创新的力量可以逆转格局。目前,世界汽车行业已经处于电动化变革的风口上,日系车已经没有时间在门口再三观望了。

从此次东京车展就可以看出,曾经号称坚决不发展纯电动车型的主流日系车企已经全面“缴械”,并全力提速电动化转型进程,并期待以更迅猛的发力和更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实现“后来者居上”。

本届东京车展上,日系车的“老大哥”丰田带头行动,带来了纯电SUV FT-3e、电动跑车FT-3e、电动皮卡概念车EPU和电动厢式货车Kayoibako,试图在全系车型上普及电动化。其中最重要的车型是bZ3X。 在中国市场,诞生于e-TNGA平台的bZ系列纯电动产品,由于缺乏有竞争力的三电技术和相对落后的智能化体验,并未在销量上有令人期待的表现。而此次丰田欲通过降本策略,令bZ3X的价格比bZ4X便宜40%,以低价策略让全新bZ3X在下一代电池技术落地前,帮助丰田渡过这段空窗期。

与丰田较早在全球布局HEV路线不同,日产其实在纯电动车方面行动较早,纯电动车LEAF聆风曾在一段时间内风靡欧美市场。现在面对新的电动化技术和市场需求,日产将电动车的研发瞄向了场景、生活化的用车方向。

本届东京车展期间,日产推出了以数字化形式亮相的首款纯电动跨界概念车型Hyper Urban,专门针对低温环境的电动概念车 Hyper Adventure,和针对探险车市场的Hyper Tourer等5款概念车,试图通过V2H和V2G技术满足用户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用车需求。 

wps_doc_3(3).jpg

所谓V2G技术,就是将电动车辆作为分散式电源,将其上储存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上,利用车载动力电池为电网储能,实现车网互动。而V2H技术则是将电动车辆上储存的电能反馈到家庭电网上,为家庭供电。

两项技术等于把一座小型家用储能设备集成到了一台车上,无论是家庭供电还是向电网供电,都让展示的概念车在生活场景中的功能应用瞬间立体起来。

相比之下,本田的参展产品类型广泛,涵盖了汽车、两轮电动车和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等,更侧重于对未来出行行业的多样性和延展性思考,在纯电技术的应用上没有突出亮点。

这与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路线密切相关。油电混动和基于i-MMD平台技术打造的PHEV车型依然是本田发力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主力,而在纯电动车市场上,本田依然坚持小型电动车路线。


修炼“秘籍” 期待后来居上


事实上,面对新能源汽车对全球车市的强势冲击,日系车企也在试图通过硬核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实现追赶和反超。

“如果我们只是重复同样的事情,只是在现有业务的延长线上,我们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内田诚认为,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独具特色的新价值,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策略。 

wps_doc_4(1).png

而这次在东京车展展示的5款概念车,就是日产在继续探索——未来出行时代可以为用户提供怎样的新价值?

日产认为,在推进电动化的过程中,电驱化和智能化是其最擅长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希望发挥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和经验,在电动车产品上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这也是其参加本届东京车展的最主要目标。

在日产汽车公司全球设计高级副总裁阿方索·阿尔拜萨看来,目前主流的中国汽车外观漂亮,内饰中有包括副驾驶侧在内的多块屏幕,可以带来一种非常独特的娱乐体验。

他非常欣赏中国汽车设计的进步,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完美的追求可能导致所有的汽车变得有点相似,而关键问题是,人们想要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所以日产的中国团队设计了Hyper Adventure概念车,以更有棱角的外观,令其动感十足,以区别中国主流电动车的外观,令其更有辨识度。 

wps_doc_5.png

此外,日产希望将“无拘无束”的概念体现在电动车的设计理念里,以创造性的设计理念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比如,日产Hyper Adventure概念车可以将电能带到每一个地方。在没有电网的情况下,电动车不仅可以为自己供电,还可以为电网外的家庭供电,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为停电的地区供电。它已经不仅仅是一辆电动车,而是一个移动的能源设备。

而日产Hyper Tourer概念车的设计灵感,不仅受日本市场豪华商务车的影响,还与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息息相关,意在抓住‘探险车’这一在中国几乎全新的细分市场。“我们希望通过这款车实现‘远离城市喧嚣’的愿望,将电能带到每一个地方。”阿方索·阿尔拜萨说。

除了在设计和产品功能上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日系车企还对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寄予厚望。固态电池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有颠覆电动汽车业的潜力,可以解决动力电池存在的充电时间、容量和起火风险等疑虑。

今年6月,丰田曾宣称在电池材料方面获得突破,有希望在2027年或2028年开始量产固态电池。丰田预期,如果成功,其使用固态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续航力将可达到1200公里,是现有电动车的逾两倍,充电时间仅不到10分钟。 

wps_doc_6(3).jpg

而日产也计划2024年在横滨建造固态电池的试点工厂,在该工厂检验和试生产电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混合、电芯叠层等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日产的目标是,到2028年将电池成本降低65%,推动电动化普及。

“全固态电池全面优于现有的锂电池,未来实现量产将用于诸如日产Hyper Tourer概念车的产品,将提供更加舒适的车内空间和驾乘体验,我们致力于尽快将其商业化,希望在2028财年之前实现量产,而试点生产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完成,随着试点计划的完成,意味着实际产品即将投入使用,这也是日产技术的一个有力证明。”内田诚说。


不会后退 在中国提速电动攻势

如今,在中国市场不断下滑的市占率,已经让日系车企不得不正视其在电动车上的战略失误。有的日系车企选择离开,如三菱和铃木;但更多日系车企,不会对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变化置之不理。

“我们当然会继续在中国投资。”面对媒体的提问,内田诚用肯定语气体现了中国市场对日产的重要性。在这里,日产已经深耕了20年,累计销售汽车超过1500万辆。

但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也让内田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他曾经统计过一组数字,在今年5-8月,有61款新车投入中国市场,而日产的在华销量在下滑。“市场环境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变化超出我们的预期。” 

wps_doc_7(2).jpg

如何提升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是摆在日产高管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内田诚的思路是: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精准的分析,适时投入精准的产品。向中国本土的汽车厂商学习,“他们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非常迅速”。

“我们将中国视为独特的核心市场,从零开始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产品,这是日产汽车设计研发的核心之一。所以,我们将运用这些优势来开发适合中国用户的电驱化产品,这是未来日产汽车变革的重点。” 

wps_doc_8.png

内田诚认为,关注成本竞争力,打造有日产特色的产品,洞悉中国市场的变化,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是日产未来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今年日产在中国的定价策略趋势是前所未有的,投入车型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写在最后:

日系车如何在中国市场稳住态势,是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不久前,《华尔街日报》曾给出分析称,未来几年,将是决定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能否生存的关键时期。时间对于日系车来说,确实比较紧迫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