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出路何在?

合资外方不够重视中国市场或者有心无力,已经成为当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

强如大众、丰田和BBA,也开始“以价换量”;弱势一些的品牌,要么如雷诺、三菱一样退出中国市场;要么如Stellantis投资零跑,曲线救国。

这段时间,我与不少合资品牌的朋友有过交流,大家普遍忧心忡忡。新能源转型,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高悬,如今,自主品牌狂飙突进的插电混动和增程,又进一步压缩了合资品牌的燃油车市场份额。

从去年11月开始,合资品牌的单月销量市场份额首次低于50%,至今刚好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市场份额每况愈下,毫无反手之力。在今年9月厂商批发销量前十榜单中,合资车企仅剩四家,销量前五名中,合资车企更是仅占一席。 

尽管10月的整体销量数据还未出炉,但月初各大自主品牌的“喜报”,再次证明大势不可逆:比亚迪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奇瑞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吉利销量超18万辆,创单月新高;长安销量达21.3万辆,同比增长29.7%,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

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斥资116亿元收购零跑汽车20%股份的同时,Stellantis还把神龙公司位于武汉、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打包卖给东风,同时决定在保留合资双方股比的情况下,将神龙纳入东风新能源事业版图,利用体系优势推动神龙的新能源转型;并利用神龙公司的全球标杆工厂优势和现有产能,推动出口业务。

这可以说是对合资模式的再次创新,也意味着中方在合资公司中掌握了主要话语权。

时间回到10月,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共同成立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分别占股60%和40%。由于长安汽车已经持有长安福特50%的股权,长安汽车实际上在新的合营企业中拥有70%的股权。

长安福特新能源公司的成立,也被视作福特试图在华突围的重要信号,未来或将借助长安汽车的技术资源开发产品。这,也被称为“新合资模式”。

此外,现代或将牵手北汽,丰田借助广汽和比亚迪推进电动化转型,东风本田推出新合资自主品牌灵犀等,都不难看出,当下摆在合资品牌面前的问题包括:一是如何守住油车份额;二是如何借助本土化资源,拓展混动和电动市场;三是如何运营好保有客户。

在销量代表品牌声量的大背景下,要价还是要量,早已不是选择题。但一些合资品牌降价的力度,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近日,上汽通用官宣,2014款别克微蓝6限量特价9.98万元起;同时,别克ELECTRA E5新增先锋版车型,售价16.99万元,成为市场上唯一一款官方售价16万元内的超大五座智电SUV

与上汽通用一样,上汽大众在价格上的让利幅度也史无前例的大。今年7月,上汽大众对ID.系列终端让利,其中ID.3的裸车价直降4万多,成交价在12万元左右,引得很多人感慨:“16万的ID.3全是缺点,12万的ID.3只有优点。”

当然,降价带来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今年9月,上汽通用新能源销量超过1万辆,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24.8%;上汽大众ID.家族9月订单已经超2万辆,其中ID.3单车订单量突破1.5万辆。

真正应验了——“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没有卖不出去的车”。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众ID.3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降价后每台车的亏损超过4万元。

同样的“剧本”也在合资燃油车上上演,不到10万元的全新轩逸、15万左右的的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8万起的大众Polo……可以看到,一些合资品牌为了保持品牌形象,虽然不能像合资品牌一样给燃油车定出较低的指导价,但在终端已经给到了足够的诚意。

以价换量,尽管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总体而言,相比血亏的新能源车,油车依然仍有微利。

“价格战”的结果显而易见,那就是加速洗牌。从销量数据上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在降低的同时,也加速向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等头部企业聚拢。

比你聪慧、有实力的人,还比你努力,这就是目前市场的现状。

比如大众,不仅凭借现有ID.系列车型的优异表现,默默赶超了很多新势力,还与上汽、小鹏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达成合作,以尽快补齐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不足。

据悉,备受期待的一汽-大众全新纯电轿车ID.7 VIZZION将于年内开启预售。该车基于大众纯电MEB平台打造,定位为一款纯电中型轿车,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不同形式,最大续航里程可超过600km。

与目前市场上的同级车型相比,ID.7 VIZZION主打“冗余式安全”,意在打造“更安全的ID.”标签。

再比如丰田,虽然bZ系列在市场端的表现不够理想,但依托于与比亚迪、小马智行、广汽集团等多家国内企业的合作,丰田在华两个合资公司已经摸索出不同的新能源发展之路,而且也改变了原来“一鱼两吃”的做法,满足用户对于电动车个性化的需求。

据悉,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就将发布自己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和战略,同时展出第九代凯美瑞;而一汽丰田也将展出全新皇冠Sedan和期待值拉满的全新国产普拉多

在市场端,借由丰田电动车在B端市场的表现,也进一步延续和夯实丰田可靠、耐用的品牌形象。

虽然无法像自主品牌一样,通过快速决策、完全本土化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来快速抢占市场,但主流合资品牌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捍卫“领土”。

攻守易势,但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不久前,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曾在某论坛上公开表示:“起亚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金(约150亿元),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话糙理不糙。虽然很多人认为起亚作为边缘品牌,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但放眼全球,起亚前三季度全球销售235万辆,利润再创新高。

而且,其自研的E-GMP平台不仅使用了自研电池和全新自研动力系统,还是800V架构,支持快充,也支持多种车型,以及兼容不同品牌的电池,在海外市场有很高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北美市场,起亚的电动车销量与特斯拉是平分秋色的。

尽管起亚现在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非常一般,但如果把战线拉长,谁能熬到最后还真是未知数。

现在问题的核心在于,在大幅降价和汽车的评价标准发生变化后,主流合资品牌的溢价能力已大幅下滑,如何构建自己新的品牌标签和“护城河”,将成为合资品牌下一阶段的决胜关键。


标签: 凯美瑞 合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