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长城汽车魏建军称:友商传播逻辑技高一筹,是什么逻辑?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论坛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给中国汽车产业提了个醒。

魏建军讲了很多,要点主要为:

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非搞死一个是一个,中国新能源车企眼光要看得长远而非内斗,大家应持续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技术创新重振消费。Spammers非常没有底线和肮脏,好多车是其带节奏,说这不好看、那不好看,可是消费者并不懂,只是被这样的描述误导,这些莫须有的东西相当程度影响了长城汽车。

同时魏建军不加掩饰的讲出一番话,其称我们(长城汽车)也在研究友商,其天天带节奏,无中生有,他们确实掌握了互联网传播逻辑,确实比我们(长城汽车)技高一筹。比如“什么奥迪买它的动力、丰田买它的技术,上多少投资”等等,资本参与太多导致行业变形,应鼓励行业公平竞争,同时企业要遵纪守法。

似乎若有所指。

但魏建军究竟在指哪家或哪些车企就猜不透了,那么这种现象到底有还是没有?

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内卷”一定程度等同于竞争,竞争是必须存在的,但内卷绝对不等于“窝里斗”,更不是通过下作的手段去搞无底线MKT。长城汽车其实是一家很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其逻辑还是在于搞产品,包装产品,然后让用户接受产品;而现在有些汽车制造商是先定MKT方案,产品力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掌握了互联网逻辑就算是很差的产品也能够将其包装成热销车。目前看来确实是第二种方案的收效更理想,可是这样的操作长久不了,毕竟汽车拼到最后还是要拼实力,一个MKT逻辑所衍生的品牌文化标签会很快的被网络淘汰,其具备的是“网红”的特质,往往长久不了。

只是这些车企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先撇开KOL&Spammers不谈,现在已经演变为企业高管亲自下场搞MKT并做Spammers相同的事情。

比如有些车企高管会说其产品或技术“遥遥的领先于”,领先于谁?无非是指使用相同技术的友商。而现在业内争论的话题主要围绕电动智能汽车,而电动智能汽车是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搞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描述等于说“老子天下第一”,这是典型的Spammers的常见描述。其次还会有些车企说自己家研发的技术是对的,或研发思路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如果搞这种技术的车企太多,其甚至会以“趋之若鹜”来评价这些企业,这也是典型Spammers的文案。甚至还有出现类似于“掌握某价格区间产品定价权但是会给友商留活路”的说法,这就是彻底把友商踩在脚下了,其初衷无非是要搞死这些竞争企业;而如果其最终得偿所愿的话,结果会如何呢?如此狠毒的做法都做得出来,一旦其真正掌握汽车价格模型的定义能力,那车辆的价格则势必会很离谱,最终吃亏的还是汽车准用户们。

只是其为何如此害怕竞争呢?

或许是其技术储备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无法应对竞品不断迭代的产品。

魏建军所指的“技高一筹的传播逻辑”到底是什么?

之前所讲述的只是一些看似浮夸的MKT方案,其实这样的方案水平很低,属于低级的“骂杀”。

而现在汽车行业里比较令人头疼,能令魏建军这样的知名车企创始人感觉到担忧的也不是捧杀;虽说捧杀更见效果且比较阴毒,然而善于高低级骂杀的品牌却也在给自己搞捧杀。比如说自己的车子说天下第一,甚至拿汽车和坦克车去比较,这样的操作最终只会成为笑料。

真正具备杀伤力的是其所进行的“高级骂杀”,如果读过鲁迅先生的《骂杀与捧杀》,对于高级骂杀的概念就会有所理解。

什么是“高级骂杀”?

现在是自主品牌和海外品牌的汽车市场份额争夺战的关键阶段,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支持者都对海外品牌持有一种排斥态度;此时如果说某个自主品牌支持海外品牌,或者使用海外企业的某些技术产品,那么这家车企就必然会被贴上一些不好的标签。可是事实上是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海外企业的研发成果,同样,海外企业也使用了很多中企研发成果和产品;以合资汽车为例,多数海外品牌合资汽车的国产化率超90%,车身绝大多数零部件都是中企制造,所以现在不是一个搞封闭产业链的阶段。

只是大多数普通汽车爱好者并不懂,于是一些车企MKT就钻了这个空子。

其把大多数普通汽车爱好者的不懂作为基础,把正常使用一些海外企业技术的车辆和品牌包装成“出卖灵魂”,从情怀上进行棒杀!打棍子、戴帽子、搞迫害,对一些优秀的自主品牌和汽车制造商进行丑化和诋毁。当然这样的做法过于恶劣,一般的企业高管不会亲自下场去搞,但是其MKT会培养出一批KOL去引导用户和粉丝,以大批Spammers配合KOL让这些用户和粉丝成为品牌的癫狂追逐者,最终实现对竞争品牌几乎无间断的骂杀。

长城汽车确实深受其害,不能否认长城汽车在过去两年中经历了低谷,究其原因也有企业高管过于高调的原因,当然主要还是产品开发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长城汽车也及时做出了调整,销量实现了增长,10月份的长城汽车销量超过13万辆,超过许多知名海外车企,这样的成绩还不够吗?

然而也许正是长城汽车的销量增长威胁到一些品牌,所以才会招致这些。

不过就算撇开长城汽车不谈,汽车行业的“骂战”也该休止了,这样的行业风气只会影响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会让海外汽车在汽车电动化的关键阶段反超;有些企业是“穷人乍富腆胸叠肚”,初时目中无人,而发现有可能被赶超的时候又缺少应对的能力,最终只有下黑手。大多数企业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息事宁人,长城汽车选择站出来说话也算是揭露出一些行业乱象,这次魏建军做得对。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