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人】张帆:做汽车设计引领者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无人之境,我们现在进入了‘黑暗森林’,没有人帮你照亮了,你所走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拿着火把趟出来。你的每一步,是给别人跟随的。”


文 /《汽车人》张敏


这两年,依然能在各种场合看到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活跃在新车发布会,但是上一次采访已经是两年多以前了。


这两年,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相当于国外七八年的尺度。作为汽车研发一线的设计高管,他的确积累了很多新的看法。


广汽设计大赛的三重目标


借着2023广汽设计大赛决赛收官前几个小时的空余,《汽车人》对张帆进行了专访。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


张帆表示,现在各个大厂都在做设计大赛。回过头来看,广汽坚持举办设计大赛的决定是非常值得的。


他表示,虽然前十名都可获得奖金与进驻广汽实习机会,前三名享有广汽优先聘用权,但网罗和锁定人才,并非是广汽设计大赛的唯一目的。向学生群体展示广汽文化、广汽平台潜力、团队魅力,也很重要,即广汽设计大赛第一个目的是“双向展示”。


比赛历经大半年,广汽研究院委派前瞻设计、内造型设计、外造型设计等不同部门资深设计师担任选手专业导师,给参赛选手开设汽车设计策略、内外造型手绘、数字设计、油泥模型、AIGC概念创新、奢侈品鉴赏和跨感官设计等课程,不仅长时间打磨作品,更重要的是进入实战环节。


从用户市场洞察研究到尾端作品打造,用张帆的话说“全程进行专业力量倾注”。提供硬件是次要的,专业负责人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会投入到指导当中,所有晋级的参赛选手,都会在技术上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受,对专业知识、设计认知有极大提升。



与此同时,广汽设计大赛对于广汽研究院来说,除了成为“人才池”,还成为“养分池”。这些技法尚未精熟的学生,作品本身可能不成熟,但其想法、创意,对研发人员可能有思路上的启发,甚至某些CMF可以直接应用。如此,广汽设计大赛的第二目的为“互相启发”。


第三个目的,广汽设计大赛,对于广汽集团而言是一个品牌传播的渠道。


设计比赛国际化


与前几届不同的是,今年广汽设计大赛变成了真正的国际比赛。以前广汽研究院也吸收国际学生作品,但没有设置专门赛区。而今年广汽设立了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赛区,其依托恰好是广汽研究院“前瞻设计中心”的布局,在广州、洛杉矶、米兰、上海的设计院校进行推广。



张帆表示,以前总觉得中国院校的设计底蕴、师资力量和发展上限,和国际上优秀院校相比有差距。从今年收到的作品来看并非如此,他非常欣喜地发现中国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国际水平基本拉齐,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当然,这可能也跟本土学生对参与大赛的积极性和重视度有关。


专业机构、论坛、线上线下的培训,都能提供专业信息,关键在于个人的领悟,很多时候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现在学生的设计套路,能快速实现从二维到三维、渲染模型、动画等。从设计思路到效果呈现,都能用场景化的方式来表达。现在学生的能力边界非常宽,张帆连称“后生可畏”。


张帆认为,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必然成为新品类设计师,他们的思路、运用的工具,和传统汽车设计已经不一样了。吸引外脑、洞察国际市场,是广汽设立国际赛区的目的。


中国新能源进入“无人之境”


少年强则中国强,整个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向前。张帆在此很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无人之境’,进入了‘黑暗森林’,没有人帮你照亮了,你所走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拿着火把趟出来。你的每一步,是给别人跟随的。”


从4月份的上海车展到现在的广州车展,中国新能源车所呈现出来的新颖性、价值感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以及设计趣味转移,和传统燃油车拉开了非常明显差距。


在这几年,中国车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应用和提升。如今已经系统性地在新能源车上表现出来,不但超越了以前跨国车企引领的设计,而且能反哺燃油车,现在一些燃油车也一定程度承接了新能源车的设计思路。



张帆表示,广汽可能是做概念车最多的车企之一,每年至少一两款概念车。重要的是,这些概念车能给量产车提供前瞻指引,而非沦为车展的宠物。


新能源车催生先进的设计思想


目前,广汽或者说中国车企对于市场的认知是,车不仅是移动载具,在移动过程中,用户期待享受、强调体验和参与感。广汽研究院强调车是“移动起居室”,就是这种认知的折射。


既然是“起居室”就不能将就,要坐得舒服,要有安全感地娱乐。车的空间比真正起居室小,反而带来视听效果的优势。座椅则可以变化让人躺下来。在户外场景中,车可以提供空调、做饭等便利,燃油车虽然也可以做到其中一些,但不可能做得这么丰富和低成本。


所以,张帆提出了一个汽车设计的反馈链路:新技术驱动新设计,带来新的用户体验;反过来,新的用户体验在不断增长,对新设计、新技术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借助新能源和数字技术,形成明显的正向循环。


至于各国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张帆认为,消费需求是一个很强的市场驱动力。中国在工业化时代,汽车工业是落伍的。现在抓住了新能源和数字化浪潮,反而后来居上,成就了当前的优势。因为可以轻装前行,没有太多过往的包袱。


国外年轻人对车的关注度下降,而中国刚好相反,年轻人对车的兴趣是提升的。中国车企希望把新的需求叠加到产品上去。



张帆强调,汽车设计一定要进化、突破、创新,才有望打破“同质化”。车和手机不同,车的本质是空间(工具属性被削弱),手机的本质就是工具。人对空间期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手上工具。所以汽车设计师大有可为,前提是要从形态设计转化为体验设计,从三维设计转化为四维体验,这可能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建筑学就是研究人与空间关系的学问。而车的小空间,将人对空间需求嫁接进去,有局限,但有些原则是互通的。昊铂HT的设计风格,贯彻的就是“有机现代主义”,这些风格也融入到车内外设计的方方面面。


这类设计理念,核心还是人,讲究的是“人机共生”。张帆表示,现在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趋势,让人们更追求安定感。而张牙舞爪的设计,很难看到未来。


设计国际化的深远考虑


张帆现在也负责广汽研究院国际化的工作,不仅管理海外前瞻设计中心,还担负着研发对广汽出海业务的支持工作。


美国市场现在不好进入,欧洲是要蓄力准备进入的。而“一带一路”国家,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广汽目前的产品力是足够覆盖的,但仍然需要对当地需求进行适应性改进,国际化是广汽必走的发展道路。



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利用海外人才,张帆不赞成“照单全收”(整体收购),这样会把一些旧的开发模式收过来,效果适得其反。广汽目前的做法,是在最具人才活力和市场洞察的地方设点,比如上海、洛杉矶、米兰等。而中企纷纷在米兰建设计中心的风潮,就是广汽带动的。


广汽在海外设置前瞻设计中心,并非按照既定套路来做,而是在创造套路。从中心的设立,到设计师工作方法、全数字化工作流程,广汽都是引领者。


“万亿广汽”规划中,很重要的一个支撑,就是广汽的国际化。而海外设计中心设置不仅是延揽外脑,更重要的是对市场设计资源进行积累。张帆表示,工业设计是未来汽车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不允许输,要提前布局。


张帆提到,他目前把工作重心放在整个设计中心的运营和专业指导上。对于平台和产品开发,也会投入一定精力。但是,他拒绝神化工业设计对于企业的作用。他说,设计是一个武器,只是体系的一部分。企业成功靠的是体系力,而战略思想与各专业领域行之有效的落地执行才能产生最大价值。【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