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年末“价格战”再起,车企以何致胜?

年末,各大车企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战。11月30日晚间,极越宣布首款车型极越01全系直降3万元,售价调整至21.99万~30.99万元;12月2日,哪吒汽车宣布,新款哪吒S长续航纯电版本的功能配置与此前相同,指导价下降3万元。此外,包括极氪、理想、零跑等在内的品牌纷纷给出了不同程度的抵扣政策。

从年初打到年末,持续一年的价格战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各大品牌的利润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汽车行业收入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而成本为7.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同时,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9%,明显偏低。

“降价赔钱卖车”,这样的局面在新能源赛道更甚。当前,除了极个别品牌外,绝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都处于战略性亏损状态。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500万辆,其中,中国将达到1500万辆。这反映出全球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依然在不断增加,持续驱动新能源产业向前发展。

 

中国质量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高帅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价格战可能会愈演愈烈。对于车企来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如何破局?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论坛”上,中国质量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高帅给出了答案。

 

用户需求是第一推动力

 

众所周知,汽车业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产业。上世纪20年代,福特T型车销量曾达到世界汽车总销量的近六成。而通用汽车公司在个性化、多样化方面大做文章,用彩色的雪佛兰汽车对抗黑色的福特T型车,同样赢得了成功。即使到现阶段,汽车消费仍然呈现出高度的分化特征。一二线城市与三四五线城市、高收入人群与工薪阶层在购买汽车时,会有不同的品牌和价格诉求。

李高帅指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车企首先应从用户需求上寻求突破口。“当前,新能源汽车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变革,如何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找到定位,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最真实需要,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李高帅进一步说。

在李高帅看来,只有聚焦新需求才能构建消费大市场。“随着需求的迭代,了解并满足用户需求是推动市场扩大的重要因素和核心动力。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清洁绿色出行的代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聚焦这一需求可以引领企业市场走向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用户对智能网联、动能、续航里程、定制化服务、驾驶体验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聚焦这一需求能够满足用户对汽车功能的需求和多样化的期待,从而构建更加多元、灵活、丰富的市场。”

从目前行业形势看,比亚迪特斯拉的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强,但从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广阔度来看,仅指望一两个品牌是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正好为其他品牌及产品留下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核心技术突破是关键

 

放眼业内,在经历市场洗牌后存活下来的车企,无不是多年如一日地增加技术杠杆。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为新能源汽车续航难题、电池安全、电池循环寿命三大“顽疾”提供初步解决方案。再如坚守技术底色的吉利,也在今年推出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和全新银河N OS,在整车电池安全、智能电混技术以及智能化车机系统层面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智能化出行体验。

在李高帅看来,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加强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只有关注新的技术才能引领新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代浪潮中,新的技术不断突破将引领汽车产业迎接更大的变革。一方面,电动化的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推动行业迅速发展的引擎,电池、电机、充电等各个方面技术的创新,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续航里程等关键指标。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从车载娱乐到车联网,智能化的技术将汽车打造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移动空间,引领新能源汽车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李高帅进一步说道。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力和价格背后的推动力都是技术,技术一方面可以给企业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力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进而通过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正向循环。

当然,技术除了成为车企面向市场产品竞争的“杀手锏”,也让车企在盈利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上受益颇丰。如,2022年吉利依靠对外卖技术赚了16亿,同比增长29.9%,同时首次开启了自研技术反向输出海外之路,通过入股雷诺韩国汽车,联手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技术,并将在韩国市场推出。

眼下,残酷的竞争还在继续,车企们想要拿到最后的船票,围绕用户需求,加强核心技术突破或将成为决胜的关键。

标签: 哪吒S 致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