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4S体系迎真正分化!

文丨拉面安

欢迎供稿 | Autodealer@163.com

新的一年刚开始,车市便动态频频,其中有两个直接火出了圈。

一是小米汽车正式发布、持续霸榜热搜,并于1月2日宣布“开放17个城市招募计划”,招募的网点类型是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一体店(2S),且明确公布招募对象是“头部经销商”。当车主圈还在纠结“不公布价格相当于没发布新车”,但行业端已先行一步,据说超半数“百强汽车经销商”提出了授权合作申请。

二是比亚迪豪掷“超20亿”,以“每辆车666元”的力度重奖经销商。据说这是达成目标后,比亚迪针对旗下所有经销商门店进行的大规模奖励,基本属于“人人有份”。比亚迪1月1日发布的“2023全年累计销量达302.44万,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01.3万”数据便是有力佐证。

前者是官方消息板上钉钉,后者虽无官方下场,但已有多名知情人士、旗下经销商先后证实、多家媒体求证并传播,准确性也不低。

这两则动态除了本身极具话题性外,传递出来的信号也同样值得关注。

而经过2023年的内卷洗礼,3万多家4S店生存境况依旧窘迫,但4S集团的“第二春”可能已经到来,其在新能源赛道上积累的优势或将在2024年体现的更加明显,并帮助他们夺得更多“头筹”;少量实力强劲的4S店集团,甚至能拥有“筛选车企品牌合作”的机会。

而这对“曾是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第一选择”的独立售后而言,无疑是个危险信号。

图片比亚迪“登顶”,小米强势入圈

可以预见,2024年的车市不缺话题。

从第一天起,各大新老势力车企就铺天盖地的发布“成绩单”,阵仗大到几乎所有人都充分意识到,接下来的一年,车市会“继续卷、极致卷”。

而在成绩单之外,各大厂商纷纷开启紧锣密鼓的市场布局行动,其中小米和比亚迪直接拿下了声量层面的“第一”。

先看小米汽车。自2021年雷军宣布“人生最后一次创业、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造车”后,小米汽车就一直是过去几年大家关注度最高的造车新势力新秀之一,第一辆车也早早被誉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2023年12月28日,小米汽车正式面世。虽然连定价都没出来,但还是在线上及线下揽获了一波高过一波的热议度。(更多小米汽车授权信息可点击:超50家4S集团申请小米汽车授权,拆解小米汽车“销服一体店”及渠道策略

1月2日,热议“小米汽车”的风刮得更猛了。 

根据官方信息,小米汽车的销服渠道将采取“1+N”模式,优先覆盖头部市场,分批次布局全国,同时开放17城招募计划;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同一天在微博透露,2023年12月29日,小米已经与14家销服合作商达成意向合作,包括恒信汽车、四川港宏、建国汽车、元通汽车等全国性经销商集团;2023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百强汽车经销商排行榜中,已有超过半数经销商提出合作申请。

当初小米宣布造车,大家最担心的其实是被小米搅局,预测在3C渠道拥有“1400多个小米之家”的小米(2021年2月数据),将和华为一起成为“颠覆汽车经销商”体系的一匹黑马。

时隔3年,小米的3C渠道规模从1400多飙升到1万零600家左右(2024年1月公布的数字),却没想到小米打出的手牌不是“3C渠道颠覆传统4S店体系”,而是牵手“传统汽车经销商”。

这对汽车后市场整个阵营而言,既是松了一口气,也是打了一针“价值被高度认可”的强心剂。

同样,成功“登顶全球电车第一”的比亚迪,重磅奖励旗下几乎全体经销商的举措更是强心剂一枚: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本次比亚迪给经销商的奖励,相当于去年第三季度近1/5的净利润水平;而比亚迪全国门店大多数都完成了销量任务,参与此次奖励。且多方信息证明,去年比亚迪旗下4S店的日子过得比大多数4S店要滋润。

这样来看,曾因“新能源时代猝然到来”而被压得喘不过气的传统4S体系,这次似乎扬眉吐气了一回。

图片“价格战和亏损潮”继续,4S店群体持续承压

小米“青睐有加”和比亚迪“大力奖赏”,两件事同时在开年这个节点发生,必然会对其他车企产生一些触动,对车企和4S店之间的关系走向也会产生不小影响。

最近几年,曾互为“支柱”和“命根”的汽车经销商和传统车企,关系变得如同怨偶,各种风波也是此起彼伏:上市集团退市、区域4S集团龙头和单店跑路事件频发、各种博弈冲突更是多次成为品牌危机的样本。

尤其是2023年,全面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汽车定价体系全面崩塌”,经销商承压更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经销商之声等调研显示,去年仅有37.4%的经销商完成全年任务,意味着超60%的经销商任务没完成;且无论是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的经销商,都普遍存在网点布局不合理、盈利能力不足和关系紧张等问题,总体上处在微利甚至是亏损的状态。

从去年12月份以来,有近20家车企官宣下调车价,经销商也加大限时优惠方案,意味着“价格战和亏损潮”很可能继续成为2024年的车市关键词。

这种情况下,4S群体作为车市重压的第一承担者,日子会继续难熬、洗牌加剧,相关“4S店衰败、模式会不会解体”的担忧也会只多不减。

但是,另一个信号也同样不可忽视。

伴随新能源车进入高速增长期、车企阵营内卷的持续加剧,以及这几年车市的淘汰规律,我们不难预测,在“造车是一场长跑”全面成为业内共识的情况下,无论是新入局者还是传统局中人,都尽量甚至是必须采取够快、够稳的节奏发展,因为这样才能站稳脚跟。

这种情况下,3万家经销商的价值也再次被反复、高频估量及落地使用。

图片2024,4S集团或迎“第二春”

中国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就指出:“尽管经销商的优胜劣汰已经开启,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以来车市在巨大下行压力之下仍实现增长,离不开经销商的作用和价值。”他还强调,能否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支撑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作用,关键在于和经销商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渠道的价值优势。

车企端重回4S模式、或者全方位协助传统4S店转型的动作也越来越多。

从2023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的变革趋势就已经冒了头:多家新势力开始拥抱4S体系,而传统车企如比亚迪、长城长安等,无论是卖新能源车还是规划新品牌渠道,都是满满的“4S”味道。

前者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小鹏汽车公布“木星计划”,宣布逐渐“用经销商模式替换直营模式”。还有蔚来选择把交付中心交给全国性经销商集团。

后者的代表就是比亚迪:

老4S店卖新能源车。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基本都在体系内4S店卖;

新能源车的维修授权也交给老4S店。去年10月,腾势新授权26家比亚迪优质经销商腾势维修权限;现阶段腾势启动在比亚迪汽车经销商内选择优质店授权便捷服务,后续完成建店后再由腾势汽车提供服务;

扶持老4S体系开新能源店。核心城市的比亚迪商超店,背后基本是当地实力4S经销商集团/单店,据说部分4S店集团所开的授权店甚至能获得车企注资;

就算自建直营渠道,也是开“4S店/类4S店”。比亚迪的新品牌“腾势”初期门店特征也以4S店、MINI 4S店为主。

所以,虽然“整个经销商群体转型艰难”,但经销商集团在新能源细分领域的追赶动作效果开始呈现,且似乎更加契合了接下来新能源车企的发展需求。

伴随着双方意愿的持续增强、合作成果的持续落地,以“百强经销商”为代表的实力销商集团也将陆续完成新能源时代的第一波逆袭,成为绝大部分车企入局或优化市场格局的“第一人选”。

小米汽车就能在招商中重点提到:“头部经销商集团有着专业的人员储备和合格的经营管理团队,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者意向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从而提升销量,有助于确保小米汽车度过初期的不稳定阶段;运营经验丰富,有比较充分的场地资源及客户资源,可以大大提升客流提高到店率,筛选意向客户从而促进交易。”

更往后一点看,有实力的经销商集团能够筛选“新能源车企”提出的授权需求,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旦变化真的到来,对传统汽车后市场而言是有利的,毕竟渠道被外界力量彻底颠覆的概率大大降低了;对经销商集团而言也是好的,前面已经聊了不少;但对曾是“造车新势力首选”的独立售后而言,存在一定不利。

文章来源: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特此感谢

标签: 小米SU7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