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7.98万的比亚迪让燃油车慌了

今天的宣传图里,两个关键点都写到位了:


1.电比油低。

比亚迪双雄出击”,所谓电比油低,不仅仅是油价电价,背后这层含义算是一语双关。

发动机便宜的,物料能做到五千,贵的八九千今天可以做到很犀利的性能了。但是电池,一度电大几百块,要达到和油车差不多的体验,这里的成本比发动机翻几倍轻轻松松。

所以新能源发展的早期,电车不靠补贴就要把价格冲到二三十万,去打上面的市场,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当年十多万的车,都靠补贴的。蔚小理一波打上去,其实不仅仅是“新能源”,而是“绑定了服务、智驾等等内容”的新能源。

如今电车可以掉到10万上下,比如海豚,已经很不错了,更低的比如五菱ev mini,基本上要以小型车的状态出现。

对常规家用车型的姿态,两套动总,同时塞下发动机和三电,成本上是特别难的。22年之前这个门槛大概是15w,意思是低于这个售价,做不出插混。

24年开局,比亚迪直接来了个对半---就说卷不卷吧。

2.价格: 7.98万起。

油车今天其实也能卖到这个价位,我心里卡罗拉之流,其实就是值7万左右而已---但卡罗拉真卖不到这个价位,连飞度都比这贵!

所以这个价格背后意味着啥呢?

整车物料成本占售价的比例,级别越低,售价越低,这个占比越高。但怎么高通常也不会高于七成,再高要亏本了。按比亚迪的体量,没有必要靠亏本来补贴。

于是只有1种可能:它的成本控制能力,比别人好。

这台车的物料盲猜大约是4-5w,你就这么算就好: 发动机和8度电池,去掉1万,加上电机电控,1w5了,车内的座椅一套,五六千起,四加上条轮胎,还剩下多少钱造底盘车身?

真的很难的。

10w价格区间的售卖逻辑,今天本来是不挣钱的,特别是对传统自主车企来说,一台车就挣小两三千。但如果比亚迪能做到这份上,你就知道它为什么"可以快速上升",你以为它和你一样咬紧牙关降价了,其实它没有,它是真在盈利。为什么大家都在亏本卖纯电,卖一台亏一台,而比亚迪卖越多赚越多?

早上才提了“草台班子”的事情,对许多品牌来说,上层的决策与下层的执行无法形成合力,体现在末端销量的高低,仅仅是最后的一个结果而已。比亚迪这两年最让人羡慕的是这种“欣欣向荣”的姿态,能做对一件事不难,做对十件事也还好,但要一直踩对节奏,做对每一个决策,真的非常难。

以及,7.98万,讲道理很逼近极限了: 这个价格对插混来说,只有"交个朋友"一个含义。

我本来说油车的受众只有东北、跑车爱好者,和低预算高实用需求人群,从这个7.98打出来开始,底部的空间也算被"新能源"端掉了。

这也是新能源进一步下沉,新能源渗透要进一步加速的开始。

我记得23年的春天,借助武汉一波油车降价,各地掀起了降价狂潮,没想到今年的第一波,是从比亚迪开始的,不过如果说去年的意义是“去库存”,今年实际上是“拼家底”,会有更多的品牌跟进么?也挺难讲。但我觉得合资的燃油车空间,真的在不断不断受到挤压。

能源革命的背后,历史的更迭,确实让人感慨!是时候告别燃油车时代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