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第一个量产OLED尾灯的企业

车灯作为汽车上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其作用之一便是照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其他车辆的车主传达准确信息,这些功能大大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甚至如今车灯也成为少数碰撞测试机构的安全评分项。

科技总要向前发展


伴随着光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一开始需要人工点亮的乙炔车灯,逐渐演变成最为常见的卤素电灯和氙气灯,但是由于氙气灯的物理光谱穿透力一般,在大雾天气仍需要卤素灯帮忙;紧接着便是LED大灯。而当下随着半导体照明在照明上的运用不断成熟,气体放电(卤素、氙气)时代也开始进入尾声。永不满足于现状的人类,在探索的路上并没有停驻脚步,随之跳进人们视线的便是被一些人视其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OLED车灯。

 

OLED?何方神圣?


OLED英文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1987年由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发明。简单来说,O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多了一个单词 Organic,意为使用有机材料,其实就是新一代有机半导体照明技术。由于O自发光的特性,用到领域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一方面O车灯具有轻薄、透明、响应速度快,加之其超薄的厚度,轻薄可柔的特点可以在工艺方面实现更加灵活的车灯造型,使尾灯更有轻快感、形态更加丰富多样,让车辆在夜间拥有完美的颜值。


其次,它是一种发光均匀、光照柔和的平面光源,同时拥有更均匀剔透的效果,不需要反射结构来保证灯光效果。它可以完全解决经常出现的散热与眩光问题。因此应用在尾灯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效果。


O屏体本身并不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但对于车载照明来说,耐高温寿命、存储寿命以及机械振动方面的要求却非常严苛。这个难题造成了通用照明与车用照明市场有极大的需求却供应严重不足。据了解目前全球具有量产O车载照明屏体能力的公司仅有数家。

 

没开玩笑,认真的


O照明技术陆续出现在各大量产车型中。作为国内O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

2017年4月,翌光成功研发出首款透明O尾灯,并搭载亮相于上海车展的延锋YG17电动概念车。全灯采用了36片O红光灯片,采用的是三角形叠加造型,未点亮时屏体呈透明状态,点亮后发出的深红光让整个车灯呈现出多种流水状态效果,而通过技术人员不断的进行材料和工艺的开发,单片O屏体的双面亮度比达到了30%,点亮时单面透光度也达到了75%。

                                             

 

2017年6月,通过研发人员不断的优化封装与剥离方式,历时17个月,翌光发布了国内最薄的柔性O车灯屏体,该柔性屏体厚度仅0.1mm,比蓝色火车票还薄一半多,重量不到1克,发光面积约13cm²。是目前国内已知最薄、最轻的O车灯屏体,不仅实现了很好的弯曲性,而且均匀性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该项研发成果,再次点亮O技术在车灯领域的广阔前景。

 

 

同年,翌光科技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出第一款可以量产尾灯产品并成功搭载小鹏汽车。从 2013到2016年,三年时间内经过样品定制阶段、工程样机阶段,直到2017年达到批量量产阶段。攻克了一系列车载照明可靠性关键技术,如耐高温技术等。   红色O车载照明屏体寿命也从起初的2000H提高到目前的大于15000H。作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具备O供货能力的高科技公司,它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一块空白。

 

该款车灯灯片上两个发光区可独立点亮的设计诠释了电动理念,依次被点亮的发光方式则给人一种充满飘逸的律动感,让整个车灯呈现出的是一股“流动”的魅力。

 


技术的进步总能给行业带来突破性的变革。而光源技术的推陈出新,照明的选择性也随之变多,人们对于车载照明的要求从最初关注的安全性,逐步向追求科技与美并存的趋势发展。长期以来,OLED照明技术一直承诺于提供一个全新的照明世界,而翌光科技作为OLED行业中的一员,会始终致力于突破传统的照明方式,不忘初心努力促进OLED车载照明技术的提升。让“有机健康照明,成就生活之美”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