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现代营业利润率全球第一,韩系车上演冰与火之歌?

在国内发展遇阻的韩系车,却在国际汽车市场持续吃香。近日现代汽车集团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营业利润达6.98万亿韩元(约为人民币368.54亿元),成为仅次于丰田的全球第二大盈利汽车制造商。而营业利润率达到10.4%,位居全球第一。

由此可见,韩系车的实力并不差,最近两年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是销量前三的存在。而一季度现代汽车集团赚得盆满钵满,也主要得益于旗下车型在海外市场足够走量。这也不禁让人疑问,在海外市场持续走量的韩系车,何时重拾中国市场?

销量与利润齐齐攀升

韩系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着实不理想,甚至已经处于市场边缘化位置。但是在海外市场过得比较滋润,今年一季度利润能够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车型足够热销。据统计,现代汽车今年一季度全球市场销量已经超过100万辆,SUV车型以及混动车型销量增幅明显。而起亚汽车在全球销量超过75万辆。同时,现代汽车集团旗下的捷尼赛思品牌的销量占比也有所增加。

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与中国市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现在韩系车在国内已经到了鲜有人问津的地步。而韩系车能够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与现代汽车集团强大的实力有关。

现代汽车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品牌,去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730万辆,仅是排在丰田和大众之后。论品牌体系力,现代汽车集团比全球大部分汽车品牌都要强,当下现代汽车集团也是能够与丰田大众等车企巨头扳手腕的汽车品牌。

现代汽车集团的体系实力足够强悍,有资金又有技术,打造的车型在品质方面也有出色表现。据悉在海外的车型质量可靠性榜单中,韩系车经常进入前三名,这能为韩系车的市场口碑做背书。

而韩系车质量靠谱的原因,主要是燃油车技术的造诣深厚,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都由自己研发制造,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三大件的性能和成本控制都有话语权,加上韩系车的配置也相对市面上多数同级别车型更高,因此整车有着很高的性价比,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收获了不少拥趸。

强大的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也是现代汽车集团的优势。大家不妨回顾一下现代汽车在去年交出的财报,营收仅是同比增长14%,净利润却能同比劲增56%,单车净利润比著名车企大众集团更好。这说明了现代汽车集团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一套更好的方案。

毫无疑问,韩系车的销量规模足够大,加上企业的降本增效方式取得成效,那么现代汽车集团利润率取得大幅度增长不足为奇。

积极改变在华的战略

相比之下,现代汽车集团在华表现远远不如海外市场,去年在华的总销量不到30万辆。今年在自主车企价格战的轮番轰炸下,包括现代汽车集团在内的海外车企都深受影响。面对此情此景,现代汽车集团也通过一系列举措来改变。

早前北京现代喊出油比电强,更比电低的口号,并推出第十一代索纳塔,13.98-18.68万元的售价就能让消费者拥有一辆合资B级轿车,性价比之高不言而喻。这样看得出韩系车想要重回当年巅峰时期的决心。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大势,现代汽车集团在华的电动化战略也在不断深化,不仅在今年内引进高性能电动车IONIQ 5 N,还与韩国南阳研究所及中国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开发本土化电动车型。

为了拥抱新能源车,韩系车付出的努力着实不少。据悉韩系车还会不断增加新能源车领域的投入。按照计划,北京现代在2025年将全面实现燃油车混动化,构建包括一款MPV车型、两款轿车、三款SUV车型在内的混动化产品矩阵。而起亚汽车也计划到2025年将其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增至8个,并且在中国市场侧重生产中大型电动汽车。

更多新能源产品的入场,能够壮大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而中国汽车市场永远是充满机遇的,若未来韩系车企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在实力方面足够出众,那么成为走量车型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服务短板亟需重视

通过现代汽车集团在华的新车规划也能明确看出韩系车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尽管现在韩系车的市场表现不如当年,但是现代汽车集团家大业大,资金实力雄厚,同时有过硬的技术基础,有足够的“粮食”打一场持久战。反观国内很多新势力车企,虽然现在风头正劲,但是内在实力不强,资金压力大,同时车辆的品质也无法保证。若这些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规模不达标,长时间没有自我造血能力,那么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会给现代汽车集团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不过国内汽车市场内卷不断加剧也是不争的事实,光靠产品打天下的时代早早就一去不复返。现在很多自主车企已经能像韩系车企一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还有不错的服务和营销方案,甚至能调动用户的情绪,与用户和粉丝进行深度的情感连接。这方面是传统车企的弱势,后者更多是注重技术和品质,难以给用户带来情绪价值。

需要一说的是,国内的汽车电动化进程正在加快,对充电基础设施及其解决方案的需求显著上升。为了解决新能源车的用车焦虑问题,提升用车幸福感,很多车企已经自己下场,建造充电站,甚至大力布局超级充换电站点。未来韩系车想要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对其他品牌的超越,充电补能服务也得重点考量。

韩系车企有着较强的实力,资金、造车技术、车型品质、产业链等方面都比很多品牌更强,这是销量与营收齐齐增长的底气和优势所在。体系力强调的现代汽车集团,也为中国汽车的新车型赋能。尽管在短期内,这些韩系新车无法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浪花,但造车是马拉松长跑,谁能笑到最后仍然是未知数。

当然,韩系车在华销量持续走低也并非偶然。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品牌在价格层面、智能化方面的优势不断拉大,韩系车面临的挑战比历年都要难。对于韩系品牌来说,当务之急或许还是尽快对国内的生产线进行升级,以引入更多的优质电动车,实现本土化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