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汽车设计,跳不出同质化的怪圈?


撰文 | 陈夕

编辑|马青竹

「汽车的风格很多年都没有太多变化,现在也许是一个跳出习惯限制的好时机。不要仅为了避免失败,而去选择最稳妥的方式。」

这是传奇设计巨匠 Marcelo Gandini85 岁高龄时,在「2023 国际汽车论坛暨吉利设计十周年」寄语中的一段话。

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在与《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的交流中,重提这段话,他认为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的汽车设计师需要多一些勇气,去面对行业重构带来的挑战。

不妥协的勇气

今年年初,本田电动车设计部门创意总监兼总经理 Daisuke Tsutamori 有过一段引起争议的表述。他说,近年来中国汽车在设计上有很大进步,不再只是复制全球模式,开始展现独特的元素,但是中国电动车的设计仍然缺乏深度和原创性,过于追求表面的精致和时尚,忽略了对车辆本质的探索和创新。

这段话很刺耳,但是指出了中国汽车设计目前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原创性的匮乏。不论是「撞脸」的同质化设计、频繁的「致敬经典」,还是把家族式设计搞成「套娃」,都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新事物,想用最快的方式复制成功。

本质上来看,原创性的匮乏是由企业的战略高度决定的,正如陈政所说,「一家公司的产品美观与否,下限是设计师决定的,上限是公司决策者决定的。」如果一家车企认为模仿、致敬是美的表现,原创和创新就无从谈起。

「同质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设计创新的妥协思想。」在陈政看来,目前中国电动汽车的同质化现象只是阶段性。「只要品牌活得下去,最终一定会走向差异化,就像物种多样性一样。汽车进化 130 多年,现在是新周期开始的先兆。」

中国汽车行业要想从工业制造走入工业文明,好设计是核心。「微差时代,技术终将走向趋同,而能让品牌保持甚至放大独特性的,唯有设计。」

乘着国力强盛、文化自信、审美自信的东风,中国汽车的原创设计正在迎来黄金窗口期,不受传统和固化思维束缚的中国品牌,更应该抓住历史机遇,讲好汽车设计的中国故事。

北京车展上首发亮相的吉利银河全新科技旗舰 SUV 原型车「银河星舰」,是陈政交出的最新答卷。

跳出物理空间

「2023 年发布银河之光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智电时代设计新范式’,2024 年在 AI 的加持下,我们对汽车空间的思考有了全新的认识,空间是可以链接天与地、内与外、虚与实的。」

陈政以西湖边的聚贤亭为例,这幢建筑完美诠释了中国人对「空间」的理解和使用,没有围墙也能构成独立的空间,外界的自然景观也能成为空间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的空间观里,大和小的感受是相对的,在一台 5 米 3 的旗舰 SUV 里,能装下「心有万象」的无限格局。」

银河星舰将「空间」作为串联一切的基石,创造「可行、可望、可游」的空间体验,外饰设计简约大气,刚柔并济,内饰则以「水舟岸」为概念,把自然山水景观引入舱内,打造出「山水相连的湖景风光」的三室一厅布局。

第二排的 AI 智能座椅可自由移动,将智电豪华的享受延伸至座舱外,车顶的 AI 飞行器,为用户带来「上帝视角」,成为了天地链接之间的中介。再配合六开门,形成了「小空间」向「大世界」的转化,带来「天地入吾庐,山水是吾师」的通达的体验。

而在用户体验层面,银河星舰用「光波导 AR 显示设备」替代实体屏,让虚拟的 AI 数字精灵,实现智能体验与实体空间的虚实结合,带来更为鲜活的交互感受。

陈政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银河星舰的设计概念,那就是「打开想象,通达天地」。「我期望在 AI 时代,汽车设计的思考维度能跳脱出物理层面的‘四通八达’,真正做到所谓链接天地人的‘通达’。」

中国原创设计的三个支柱

从吉利银河星舰聊起,陈政谈到了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什么才是吉利设计所践行的中国原创设计的根本。

他很早就意识到,堆砌所谓的中国元素、符号这种流于表象的设计,并不能代表中国设计,因为只做一个形,无论再独特也会很快被模仿,有生命力的设计背后必须有根脉。

因此在他看来,智电时代的中国原创设计,脱离不了三个层面的支柱:

首先是思想。

「知道自己文明的根,品牌的根和用户需求的根,才能创造出符合全球主流用户需求和审美偏好的车型设计。」

在吉利银河星舰身上,我们能看到过去十几年吉利汽车设计灵魂的传承——水波涟漪。

早在 2013 年,吉利推出了原创度极高的 KC 概念车,这是中国汽车设计在原创萌芽期的经典之作。打造了「水波涟漪格栅」的经典设计符号,也奠定了吉利的家族化设计语言。

2015 年和 2016 年,以 KC 概念车为原型打造的吉利博瑞博越两款车相继走红,开创了吉利「大美中国车」的时代。

「水波涟漪」便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符号。缓慢延展开来的中网格栅造型如同水滴在湖面泛起的波纹,而格栅网格则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回纹图案。

2023 年在陈政主导下打造的吉利银河之光,将燃油车时代的「水波涟漪」进化为智电时代的「光之涟漪」。

这一家族式设计语言先后在吉利银河后续的 L7、L6、E8 和 E5 几款量产车上落地,如今也在吉利银河星舰上得到了承袭。

这里又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过分强调家族式设计语言,是否最终都会变成「套娃」式设计?

陈政用两句话解答了我们的疑问,「龙生龙,凤生凤,这是 DNA 延续和传承的一部分;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是 DNA 变化的一部分。传承和变化的结合才能形成 DNA,所谓的套娃叫克隆技术,不是生命的延续。」

第二个支柱是科技。

设计上的天马行空,最终要依靠工程师落地,没有领先的技术实力,很多畅想只能停留在纸上。

还是以「光之涟漪」为例,在很多国际大厂的概念车上我们也见过整体式发光格栅,但是在量产车上落地的,吉利银河是唯一一家。

「光之涟漪」的前保险杠一共有 158 个发光的单元格,每一个发光单元格里有 100 多个精密的微孔,每个微孔 0.2 毫米。要做到既不漏基底颜色,又能均匀透光的效果,吉利引进了独有的「激光镭雕」技术专利。

「设计提出这个想法,技术和设计一起共同找到解决方法,突破了别人不能做到的,就可以带来原创。」在陈政看来,原创不是大范围的原创,而是每个细节、每个局部都去突破。

AI 大模型代表了科技方向。今年年初,吉利发布了全栈自研的吉利星睿 AI 大模型,在吉利银河星舰上,AI 带来了更深度的交互。除了 AI 数字精灵、AI 智能音响、AI 智能底盘之外,设计上,陈政的团队也融入了 AI 技术。

「吉利银河星舰内饰,我们界定的主题叫「夜游西湖」,最初的那张图就是 AI 做出来的,我觉得很有意境,就基于这个意境开始发散,开始演练。AI 先算,我们来调,调了之后把关键词丢回去,它再调,基本上反复 5-7 次就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很多人把 AI 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它会抢人类的饭碗,但是陈政认为,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是在延展人的觉知和外延的能力。

「你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它看到了,大脑算不出来的东西,它帮你算出来了,AI 会一直伴生。」

第三个支柱则是团队。

陈政强调,所有设计体系的打造,都不是靠个人完成的, 「 我的设计观不是英雄史观,是人民史观,我们经常在说吉利设计不是一个英雄的战斗,是一群英雄的狂欢。 」

这些年,吉利在中国上海、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意大利米兰、意大利都灵建立了多个设计中心,陈政本人的工作也是一半时间在国内,一半在意大利。

将一群拥有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能力甚至不同行业的人汇聚到一起,在吉利设计的土壤里迸发出的创新力,一定是多元化的,有生命力的。

「吉利的国际化团队,在不同的项目中会根据各自的优势合作,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多元碰撞,协同合作,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设计创新动力。」

结语

回到我们最初的疑问,当燃油车时代的百花齐放已不可追,在智电时代如何做出既符合大众审美,又极具品牌辨识度的原创设计?

陈政给出的答案,是转变设计思维,提升设计技法,拥有敢于挑战的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有久久为功的坚持。找到设计创新的发力点。

毕竟对于中国汽车和中国设计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就像 Marcelo Gandini 所说,「像吉利这样的品牌,有着不受传统限制,不受长年固化习惯束缚的优势,拥有脱颖而出的绝佳机会。」

面对这样的机会,原创设计是中国汽车品牌的最有力武器,不要因为走捷径而绕远路,而自废武功。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