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奥迪Q4 e-tron 新款上市

奥迪上汽合作敲定,明年推出首款特供车型,有望领先宝马奔驰

  • 作者: 91che
  • 2024-05-22 14:42
  • 438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贴切的可能就是“一家独大”。到目前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据全球60%的市场份额,汇集了全球战斗力最强的一批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

当下全球其它地区的车厂要想发展新能源,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呢?找中国厂商合作,就跟当年中国厂商求着大众丰田合资是一样的。

5月20日,上汽与奥迪汽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中国市场联合开发全新的智能数字平台,并且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汽车。

这个合作,可以这样理解:奥迪拥有豪华品牌的号召力、整车开发以及工程技术能力,而上汽手中有奥迪急缺的智能化核心技术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开发经验。从理论上来说,双方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奥迪是德系豪华三强之一,它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合作呢?原因很简单,它自己的新能源搞的有点儿慢。

从客观角度来说,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并不算小,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形成了比较庞大的e-tron电动车家族,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但问题是,这些新能源车型的销量远没有达到预期。2024年4月份,奥迪表现最好的新能源车型是奥迪Q4 e-tron,月销量仅为1523辆,其余新能源车型的月销量均在500辆以下徘徊。

奥迪、奔驰宝马在新能源领域折腾了这么多年,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在新能源领域是真的不行。但是它们又不想放弃,见效最快的办法只能是找中国厂商合作。

一汽奥迪相比,上汽奥迪成立时间很短,车型数量少而且表现不佳,历史包袱、内部阻力都比较小,因此奥迪才会想着放手一搏。

这一点,从双方的合作规划中也能看得出来。上汽与奥迪计划打造一个全新智能数字平台,这个平台与奥迪的全球化PPE平台并不冲突,它专供中国市场。说白了,这又是一个“中国特供”平台,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技术主导者变成了上汽这样的国产厂商。

在奥迪看来,自己的新能源发展不好,主要是因为缺乏一些核心技术,而上汽手中有全套的新能源核心技术,与上汽合作就能补上这个短板,从而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主流市场。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打开突破口,那么也有可能反哺奥迪在全球的新能源业务。

除此之外,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一个新平台,奥迪还有另外一个打算,那就是利用中国本土市场强大的供应链和强劲的消费需求,这正是中国市场的强大之处,奥迪如此布局,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根据上汽与奥迪官方释出的消息,双方首批合作打造的车型将是三款纯电动车型,覆盖B级和C级车市场,首款车型将在2025年上市,产品上市周期将比以前缩短30%。中国新能源市场给奥迪带来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这些优势只是理论上的,与中国厂商合资,获取技术支持,这的确是一条路,但这条路可能也没想象中那么好走。

首先,奥迪等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卖不好,真的只是因为智能化吗?显然并不是,它们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环节上几乎都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快速提升技术实力,奥迪需要把这些核心技术环节都交给上汽,但奥迪德国总部会答应吗?

实际上,奥迪虽然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但它毕竟不是一家中国品牌,在向新能源转型时需要考虑全球各方面的利益。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建旭就直接表示,双方合作之后,开发工作将从原来的“串联”变成“并联”。

并联,证明上汽在合作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距离主导权依然很远。除此之外,上汽自己的新能源业务发展也并不顺利,智己、飞凡两大子品牌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在核心技术领域,上汽是有一套自己的东西的,但与比亚迪等厂商相比还称不上领先。上汽与奥迪的合作,更像是抱团取暖,而不是强强联手。

但不管怎么样,愿意与上汽合作,都证明了奥迪的诚意。奥迪的品牌影响力仍在,假如能够在短期内拿出一两款爆款车型,那么它的新能源转型之路就有可能打通任督二脉,虽然肯定赶不上吉利比亚迪,但是至少可以领先宝马和奔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