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哈萨克斯坦:随机刷新的理想极氪,国产豪车的潜在蓝海(一)

”Welcome to Kazakhstan"。


一下飞机,两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浅笑盈盈,奉上问候的同时,还向每位来客送上了哈萨克主题的旅游贴纸。


走过的地方不少,但遇到阿拉木图这样面向普通游客迎宾的城市还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2013年的日本东京。   



图片



该怎样形容阿拉木图呢?它完全称得上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当然是以中亚标准。


早在苏联时代,阿拉木图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首府和经济中心,相当于哈萨克的北京+上海。勃列日涅夫时代起,莫斯科逐渐失去了对加盟共和国的控制,阿拉木图也慢慢丧失了理想和信念,成为了哈萨克民族主义的堡垒。  


1986年,莫斯科向哈萨克派来了一位不合民心的领导人,阿拉木图人旋即走上街头,用呐喊和乱石回应苏维埃的强权。五年后,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袖齐聚于此,签署了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相比于红旗降下的克里姆林,阿拉木图更像是苏联真正的埋骨之所。

      

图片

      

苏联解体后,首都搬到了阿斯塔纳,但得益于国家的快速发展,阿拉木图作为”上海“的经济地位不降反增,一跃成为了中亚GDP第一的大都市并保持至今。


2017年,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骄傲地宣布,哈国仅阿拉木图一市的GDP就比格鲁吉亚多2倍,比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多5倍以上。



图片

      

经济发达了,商业自然不能落下。


和所有被现代化浸润的都市一样,阿拉木图的商业配置相当齐全:它拥有星巴克(中亚第一家),Apple销售店(中亚第一家),丽思卡尔顿(还是中亚第一家),以及爱马仕(中亚唯一一家)。


这座城市倾其所能,为深居中亚的富人们营造了一处世界级的精致与繁荣,眼花缭乱的商圈和行礼如仪的侍者即便到了纽约和伦敦也不会格格不入。先富阶层有理由感到高兴,因为他们不必仅为了购物就飞一趟迪拜或伊斯坦布尔。


全阿拉木图-可能也是全中亚-最豪华的购物中心,是位于阿里法拉比大街的esentail mall。它虽与北上广的顶奢商场还有距离,但比之国内的一线商场绝对毫不逊色。这座玉宇毗邻阿拉木图丽思卡尔顿酒店,周遭大G、宾利穿梭如织,PRADA金碧辉煌的外墙将夜空映得宛如白昼。

         

图片


商场的内部设计,则昭示着哈萨克的传统一面。脱胎于各种概念的骏马雕塑随处可见,时刻提醒着当地人古老的游牧传统。


位于二楼的一家设计师店可谓琳琅满目,民族风格的长袍、毡帽、Polo衫、钢笔一应俱全,个个样式华丽且价格不菲。假设哈萨克斯坦有意恢复君主制,那么新领袖完全能在这家店配一身体面的大汗行头。  


图片

      

西方有句谚语:“剖开一个俄罗斯人,就会看到蒙古人”。按这个逻辑,剖开一个西装革履的哈萨克人,你将会看到一个头戴圆帽的游牧民。


热播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男主的父亲是一位恪守传统的哈萨克牧民。作为旧时代的残党,他不愿交出猎枪,不愿放弃游牧生活,固执地抗拒登上新时代的船。


可如果去过哈萨克斯坦,他就会发现自己的抗拒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现代生活和游牧传统完全可以“并存”。许多游牧时代的生活习气,至今仍反应在哈萨克斯坦人的日常生活中。  


图片

      

举几个社会层面的例子。


在古代,游牧民族维持生存,靠的是草场和牛羊。草原广袤无垠,但并非每一块草地都水草丰美,游牧民在一年四季中需要跟随部落不断迁徙,寻找适合放牧的草场,部落之于游牧民恰如城市之于农耕民。换句话说,游牧民族的居所是不固定的,但所属的部族是确定的。


在哈萨克斯坦,国家从西到东分为小、中、大三个玉兹,每个玉兹下辖若干部落,而每一个哈萨克族人都清楚自己属于哪个玉兹的什么部落。至今,玉兹仍是哈萨克人开展社交、拉帮结派的重要形式,类似于国内的老乡会。

         

图片

      

和农耕相比,游牧是一种收益极度不稳定的生产方式。


一个游牧部落,或许平时看来岁月静好,但一次雪灾、一场干旱或一场天花就可能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轻则牲畜冻毙,家财丧尽(匈奴);重则汗国崩溃,为敌所乘(准噶尔)。面对毁天灭地的灾害,农耕民族还可以精耕细作恢复生产,可游牧民族几乎没有任何抵御风险和挽回损失的手段。

长期生活在朝生暮死的环境中,人很容易产生及时行乐的心理。辛勤工作或许一辈子都得不到回报,但躺平摆烂绝对能在当下过的开开心心。从阿提拉,到成吉思汗,再到今天的哈萨克人,莫不如此。


从导游口中得知,不少哈萨克斯坦单位如今都实行了上四休三。很多哈萨克人没有储蓄的习惯,当月领钱当月花光。      


如果这些还算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现象应该只能用懒惰来形容:不少哈萨克工人不习惯月结制,他们更喜欢的是临时工似的工资日结。与人身意外险相比,他们更在意何时能拿到今晚的酒钱。


导游说,哈萨克斯坦政府现在正大力吸引外资,尤其鼓励外国来哈投资建厂,但在我看来,流行工资日结的国家,恐怕很难培养出制造业需要的工人。  

 

图片

      

当然了,及时行乐也并非全无好处。


不储蓄的另一面,是哈萨克人挣得不一定多,但非常敢于花钱,且对新事物接受度极高。什么东西是新鲜的,时髦的,只要付得起,都会先买来试试。


抵达阿拉木图的第一个清晨,我就在外出溜达时发现了一只野生的理想L7。剩下的日子里,时不时就能透过大巴车窗看到疾驶而过的理想汽车。

那硕大的增程式车身,在一众苏联时代的老轿车中间显得格外瞩目,宛如迁徙兽群中的荒野雄狮。


     

图片


出场率第二高的是极氪。有时甚至能看到一些意料之外的车型,比如我亲眼看见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大爷从一台阿维塔上悠然走下,“遥遥领先”的智驾车与他灰暗老旧的民族服装,形成了难以忘怀的反差。

      

图片

      

虽然吉利、奇瑞等品牌也在哈萨克斯坦深耕多年,但据我观察,在阿拉木图,目击率最高的国产车都是高端车型。乘用车中,最低端的也是比亚迪秦这个级别,一台售价17800美元,比国内贵了近5w人民币,相当于阿拉木图人一年多的工资。


如果这位阿拉木图人眼光颇高,看上了一台理想L7,那么他将要付出比中国车主高出近20w人民币,也就是总价约51.5w元人民币的价格,才能喜提爱车,成为一名尊贵的理想车主。


图片

      

俄乌战争产生的蝴蝶效应有很多,中国车征服哈萨克斯坦绝对算一个。


俄罗斯弱于造车,从苏联时代起就喜提全球公认,但好歹还有个拉达撑门面(虽然也是贴牌“江淮”)。而哈萨克斯坦比俄罗斯还弱,它不仅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连汽车零配件都得从俄罗斯进口。


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里,哈萨克车市都是雪佛兰、起亚和大众的天下。这些车企将工厂建在了靠近俄罗斯的科斯塔奈州,以便从自家的俄罗斯工厂进口零配件,为哈萨克车主提供生产和售后。


图片


2022年,俄乌战争一声炮响,为哈萨克斯坦送来了断供。受战争影响,西方车企纷纷撤离俄罗斯,导致哈萨克斯坦再无可能从俄罗斯获取零配件,丰田、现代等公司干脆宣布暂停在俄的业务。

西方人倒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重新设计了一条供应线路。阿拉木图某汽车杂志的主编阿列克谢表示,欧洲供应商已将货物改道运输,先运到土耳其,再经阿塞拜疆到达里海后,装船运到哈萨克斯坦,但随之而来的是零部件成本的飙升。比如,他的大众途观的保养费就在一年内涨了4倍,达到了400美元。



图片

      

对中国车企来说,这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商机。日韩汽车何时复销还遥遥无期,但中国汽车只要18天就能完成交付;大众的配件得穿山越岭飘洋过海,可奇瑞的零部件只要一周就能到达客户手中。在商机的感召下,长安汽车稳步进入哈萨克市场,奇瑞、江淮、力帆等先行者也纷纷加大了投入。



图片


2023年,哈萨克斯坦最畅销的10个汽车品牌中,有7个都是Made in China。考虑到哈萨克人大笔挥洒的消费习惯,这片沃土不失为国产高端车的蓝海,日后完全能成为仰望U8、问界M9和坦克700 Hi4-T的天下。

      

图片     


用车方面,哈萨克斯坦主打一个平等:它不实行车辆强制报废。无论是花300w从中国平行进口的仰望U8,还是花3000块从二手车商淘来的十八手拉达,只要你能开动,那就能上路。这一仁政的后果是:阿拉木图以区区200w人口,还原了2000w人口的北上广的拥挤程度。


图片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