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商业车险投保难?超两成受访者:难!难在何处?

近日,南都·湾财社近日发起新能源商业车险消费者问卷调查,共收到350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约四成受访者表示车险保费有所上涨,16%的受访者表示保费增长超过1000元。此外,对于当前的新能源车保费价格,约七成受访者表示“难以接受”。

除了保费上涨,调查问卷数据还显示,超两成受访者表示曾被拒保新能源商业车险,理由包括被判定营运车风险、车辆品牌、车型被划为“管控车型”、违章或出险率高等。南都·湾财社记者搜索社交媒体平台发现,不少网友“吐槽”过被拒保经历。

就保费上涨、拒保等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向受访者选择购买新能源商业车险最多的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前两家险企均未回复。

超两成受访者表示曾被拒保

理由多为“存在开网约车风险”

在南都·湾财社发起的新能源商业车险消费者调查中,有22.86%的受访者表示曾有过被拒保的经历。记者不完全统计社交媒体平台发现,部分网友发帖称,曾有被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拒保的经历。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购买新能源车险主要集中在头部险企,排名靠前的是人保财险(34.00%)、平安产险(30.29%)、太平产险(7.14%)、太保产险(6.86%)和国寿财险(6.57%)。

结合社交媒体发帖及调查结果,南都·湾财社记者就新能源商业车险被拒保个案问题,以及保费上涨、险企是否存在拒保、拒保标准等行业问题,向受访者选择购买新能源商业车险最多的人保财险及平安产险发去采访函,两家险企未对具体问题作出回复,但有相关险企表示“有些是行业问题,并非个别险企问题”。

5月15日,一名新能源车主陈昊(化名)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自己近期准备续保新能源商业车险,却被告知“保不了”。陈昊介绍,他购买的新能源车型是比亚迪海豹,价格在20万左右,2023年6月提车,购买了太保产险的新能源商业车险,根据该保单,保费为6600.62元。目前,陈昊的行驶里程为38471公里。

4月15日,自称太保产险工作人员向陈昊表示“保不了”。受访者供图

据陈昊所述,4月中旬,他向太保产险咨询续保事宜,但均被告知系统判定他为高风险,“无法报价”。太保产险工作人员向陈昊提供了一张商业险定价系统评分的截图,根据该截图,陈昊的“商业险太保分”为98分,满分为100分。

高评分或是由于陈昊行驶公里数高,以及注册过顺风车司机,险企报价系统将其判定为营运车风险。陈昊告诉记者,自己从事房地产行业,平时需要跑业务,往返于各新楼盘之间,平均每天行驶公里数为100公里。陈昊称车子未出过险,但在贵州自驾旅游时曾违章一次。另外,陈昊曾接过一单顺风车,在顺风车平台注册过。

4月中旬,自称太保产险工作人员向陈昊提供的商业险定价系统评分截图。受访者供图

5月17日,陈昊的新能源车商业险进入到期前一个月的续保期,太保产险工作人员回复陈昊称,系统评分有所调整,已从原来的98分降至80分,目前可以续保。南都·湾财社记者随后咨询太保产险客服有关陈昊之前被拒保、以及评分前后差异一事,工作人员回复称,目前系统显示陈昊可以续保,但未对评分前后差异做明确解释。

投保车辆性质或难识别

但业内人士称“一刀切”拒保不可取

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两成曾被拒保的受访者中,26.25%受访者因行驶里程过高被判定为“存在开网约车风险”被拒保,13.75%受访者因违章或出险率被判定为“高风险”被拒保,10.00%受访者因车辆品牌、车型被保险公司划为“管控车型”被拒保,8.75%受访者因年龄、驾驶习惯等被判定为“高风险”被拒保。但有41.25%受访者表示并不清楚被拒保原因。

受访者新能源商业车险被拒理由,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制图:南都·湾财社

为何会出现拒保现象?广西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教授、保险研究所所长唐金成与广西大学经济学院肖思文发表的文章《新能源车险发展困境与创新策略》指出,出现拒保现象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综合成本率(赔付率+费用率)过高、险企盈利空间压缩,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市场不稳定,险企创新较保守等。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出险率、赔付率更高,给险企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过快,车型迭代快,价格波动大,保险公司对于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难以迅速张掌控,同时专业人员匮乏。另外,新能源车相对市场保有量小、历史数据少,缺乏能够真正体现新能源车辆特性的风险因子、定价模型。

险企还有识别投保车辆性质的难题。一家专业汽车保险公司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新能源车用车成本较低,导致新能源车营运性质使用占比远高于燃油车,而营运车行驶风险高,出险率高。“我们目前较难有效区分营运车与家用车,部分客户会以家用车投保,按网约车使用,由此容易引发赔付率提高、产生理赔争议等问题。”该险企表示。

在实践中,险企明确规定营运车不可购买家用车的新能源商业车险。南都·湾财社记者以营运车车主身份,分别向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产险、太保产险和国寿财险等五家头部险企咨询,客服人员均表示,营运车需要购买营运车性质的商业车险,不可以购买家用车商业车险。与家用车相比,由于营运车出险率更高,保费也可能会更高,但具体报价需要提供车辆信息后,以报价系统为准。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1年12月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中明确规定,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被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被保险新能源汽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且未及时通知保险人,因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不过,若保险定价系统仅因行驶里程高、或使用与营运车高度重合的品牌车型就拒保,是否会存在“误伤”非营运车主的情况?对此,上述专业汽车保险公司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一刀切”拒保并不可取。“车险承保定价是基于多种风险因子判断,不仅限于品牌、行驶里程、出险情况等。车辆保险定价也应根据人、车、驾驶行为等多维度因子,给予不同风险客户差异化定价,而不是简单拒保。”

监管拟扩张险企自主定价系数范围

推动实现愿保尽保

为了解决部分新能源车辆投保难的问题,政策端正在建立兜底机制。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专属条款》”),有针对性地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其相关风险,根据新能源汽车特性定制了电网、充电桩等专属附加险,明确了免除责任范围和保费调整规则等。

东吴证券2022年11月研报指出,2020年末,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达到120%的高点。但《专属条款》发布后,综合成本率大幅下降,2022年前五个月处于低点平稳下行阶段。东吴证券表示,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和保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综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内是大概率事件,会改变新能源车整体亏损的局面。

据《证券时报》报道,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财险公司等相关方下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将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从扩张至。同时还提到强化费率回溯,要求各监管局指导各财产保险公司合理设定各地区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均值和手续费率上限,并持续做好市场监测。《征求意见稿》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24年6月1日。上述专业汽车保险公司表示,《征求意见稿》的出炉将赋予险企更自主的定价空间。

律商联讯风险信息产品总监高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主定价系数区间调整为险企提供了更大的定价灵活性,但也为险企识别车辆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准确识别并定价不同类型的用车。

对此,张磊建议,险企可以通过与车企、第三方保险科技公司协同发展,充分参与新能源车数据跟踪回溯与分类分析,通过行驶里程、驾驶习惯等多维度分析建模,优化保险定价机制更合理的实现精准报价,而不是单纯放大折扣范围或针对出险率高的品牌车型“一刀切”。“新能源车险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数据积累相对较少,但正是这一阶段,险企更应该注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张磊说。

除了扩大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征求意见稿》也提出,要丰富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支持行业优化新能源商业车险保障责任,有序增加产品供给。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另外,要推动行业研究建立高风险车辆兜底保障机制,有效解决部分车辆投保难问题,实现愿保尽保。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彭乐怡

此前报道

新能源车险保费上涨?约四成受访者:涨!上涨“真相”在这

新能源车势头猛,保费水涨船高?新能源车险的“两端难”待解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