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米SU7产销超预期!卢伟冰宣布:向交付12万辆冲刺

从2021年官宣造车,到2024年第一款产品小米SU7发布,小米汽车进展神速。2024年5月23日,小米汽车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并且召开了电话会议,透露了许多汽车方面的重磅消息。


当然,此次财报和电话会议的主角并不是第一季度末尾才发布的汽车,而是手机、IoT等业务。小米财报信息透露,第一季度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业务的营收分别为465亿元、204亿元、80亿元,集团总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为65亿元,同比增长100.8%。


4e18bf8e52584fcbbc4f42fc8e9d9060.jpg


尽管仍不是小米集团营收的主要来源,但结合本次财报小米集团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营收很可能超越互联网业务,成为小米集团的第三大业务。


小米汽车,向高峰冲击


小米SU7于今年3月28日发布并同步上市,截至4月30日,短短一个月时间,该车大定就达到了88063台。在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小米SU7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


5月9日,汽车达人孙少军发微博透露,小米SU7大定已突破10万辆。小米集团CEO雷军曾表示,今年小米SU7的销量目标就是10万辆,没想到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小米SU7订单量就达到了年销量目标,接下来的压力只剩下交付。



为实现尽快交付,小米汽车加速推进产能爬坡,到5月15日上午10时,完成了第10000辆新车交付。同时,小米汽车还表示汽车工厂6月份将开启双班制度,全力提升产能,预计6月可实现交付超过10000辆。


在后续的电话会议上,卢伟冰表示6月计划交付的10000辆车中,Max版本占比40%,全年规划交付量为10万辆,还要向交付12万辆发起冲击。


小米SU7共有三个版本,其中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Pro版本售价24.59万元,Max版本售价29.99万元,按照卢伟冰口中6月交付产品中Max版本占比40%的说法,小米汽车的交付均价肯定在25万元以上。



到5月15日小米SU7已交付10000辆,6月还要再交付10000辆,加上5月后半个月的交付量,预计第二季度累计交付量能达到25000辆以上。


这样算来,第二季度仅小米SU7交付产生的营收,就能达到60亿元以上,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营收,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总营收估计能够追上互联网业务。要知道,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23亿元。


不过小米汽车目前的订单大多来自资深车媒和资深米粉,这一批人下完订单之后,未来后劲还能有多少,就要看小米汽车本身的质量了。对此,小米汽车也拿出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智舱、智驾、服务全升级,小米还要砸钱


面对未来的竞争,小米集团率先给出了一个数字——1273亿,这是截至2024年3月31日小米集团所拥有的现金储备,也是小米接下来深度布局智能座舱、智驾、服务三大方面的底气。


在我们眼中,智能座舱应该是小米汽车最大的优势,毕竟小米长期从事手机系统研发,MIUI有口皆碑,后来还推出了升级版系统——澎湃OS。


事实也确实如此,小米汽车智能座舱同样运行澎湃OS,实现了多端一体原生设计,国内能够做到同等级别的大概只有吉利(魅族加持)、华为了。小爱同学出色的人工智能表现,也将被引入汽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化体验。



智驾方面,由于小米入局较晚,我们本以为会是小米汽车的弱势项目,但小米却表现得极为自信,早已宣布8月开通全国主要城市的NOA功能,2024年底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为实现这一目标,小米汽车计划今年将原本1000人的智驾团队扩充到1500人,明年扩充到2000人。小米不打算与第三方企业合作,依然坚持全栈自研,智驾技术将基于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BEV等领先算法的先进架构,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技术量产落地。



小米汽车智驾团队规模并不算大,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谓不难,尤其是在大模型智驾时代,拼的就是数据量。小米SU7虽然订单很多,但需要慢慢交付,数据量恐怕很难与华为、小鹏等企业相比,能否在年底跻身行业第一梯队,需要等待时间验证。


最后是服务方面,小米汽车的计划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小米汽车销售门店达到219家,覆盖全国46座城市,服务中心达到143家,覆盖国内86座城市。小米汽车希望通过“销交服”体验的提升,获得更多消费者,尤其是非米粉的信任。



与手机不同,汽车价格昂贵,粉丝效应能够起到的效果较为有限。按照公安部统计的数据,国内平均五口之家只有一辆汽车,普通人自然希望能够买到质量和体验更好的产品。


技术与服务的升级,是小米决胜未来的核心要素,但小米入局汽车行业毕竟太晚,行业既有比亚迪、长安、长城、吉利、奇瑞等老牌车企,也有蔚来、理想、小鹏、问界等造车新势力,小米能否扭亏为盈,在汽车行业做强做大,目前仍是未知数。


决战未来,小米胜算几何?


结合现有数据来看,小米汽车在小米品牌和雷军的人气加持、粉丝效应下,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破圈情况明显。接下来小米的计划是通过智舱、智驾、服务的升级,提升产品体验和消费者认可度。


遗憾的是,本次财报和电话会议均未提到接下来其他车型的规划。按照此前的爆料,小米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推出一款SUV车型。国内汽车销量数据显示,20万元以上价位,SUV市场份额领先轿车,尤其是在2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以上,SUV大约占60%市场份额。


小米SU7代表着操作感和速度极限,是雷军自己对于汽车的追求,但为了提升销量,SUV必不可少。许多米粉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有了家室,更需要空间大的SUV车型,很可能面对小米SU7时没有下单,小通猜测小米首款SUV的订单量会比小米SU7更多。


a69c5ce28ade4960917179beddf6f72d.jpg


小米SU7的发布会上,小米公布了许多电池、电机相关的技术,其实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些配置很难拉开差距,智能化才是核心。手机、互联网行业出身的小米,天然具有优势,尤其是车机互联功能,整个汽车行业也只有华为和吉利能够与之相比。


首款产品表现出色的小米汽车,还有诸多优势加持,只要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适,在全国庞大米粉群体的支持下,很有机会在两三年内扭亏为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