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家用车追求操控?你可能选错了方向!舒适才是硬道理

说实话,我对家用车的看法很直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常代步,而不是追求什么运动性能。所以家用车最重要的就是实用、经济、耐用,这才是主旋律。不过近两年,中国品牌掀起了一股"家用车运动化"的风潮,推出了不少号称运动型的10万级家用车。它们都吹嘘自己有着出色的操控、加速能力,甚至拿出一些麋鹿测试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运动基因"。

这和10年前的家用车市场可不一样。那时候,像卡罗拉宝来思域这些10到15万元的紧凑型车,它们的卖点都是可靠性、耐用性、舒适性以及经济性能,根本没人敢提什么运动性能。

那中国品牌为什么突然转而追求运动化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了。据说,国内车主的平均年龄比欧美国家年轻15岁左右,也就是说有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开始买车了。这些年轻人不太喜欢传统的家用车,他们更希望车子有运动范儿。

第二,中国品牌想抓住合资品牌没有的优势,在家用车市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毕竟运动化是合资品牌所欠缺的,而中国品牌的确可以在加速和底盘调教上做文章。所以像UNI-V、影豹这些号称运动型的家用车,的确成了一时的现象级爆款。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运动化的家用车其实是有点南辕北辙了。因为10到15万元这个价位段,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根本就不是运动性能,而是经济实用性。

我们不能否认,10到15万元级别的车型属于入门级别,是很多人的第一台车。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买车的初衷无非是为了日常代步,而不是追求什么赛车般的驾驶体验。

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车子的实用性。比如乘坐空间、油耗表现、保值率、故障率等等,这些才是他们真正在乎的。至于智能科技啊,运动性能啊,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儿。

可是运动性能和实用性是有矛盾的。想要运动化,就得牺牲一些舒适性;为了追求加速成绩,发动机和变速箱就得做更极限的调教,这又会影响到耐用性和油耗。

所以我觉得,很多中国品牌对运动化的理解还是太肤浅了。他们只是追求一些数据,比如0-100加速成绩、麋鹿测试分数之类,却忽视了真正的驾驶感受,比如换挡逻辑、转向手感、路面适应性等。

其实,如果我们回头看看过去一年的家用车销量排行,排在前面的依然是那些传统的舒适型车型,比如轩逸朗逸速腾、卡罗拉、帝豪等。可见消费者对运动化的需求并不是很高。

我觉得,对于10到15万元这个价位段的家用车来说,做好"经济、耐久、可靠"这三点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把舒适性做好已经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需要企业在制造、生产、调教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相比之下,运动性能对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其实是锦上添花而已。真正对运动性能有所追求的,应该是那些20万元以上的高级车型。因为定价更高,利润空间也就更大,企业才会有更多精力去打磨动力、底盘、转向和隔音等方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