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法务部正式起诉姚十八!姚18:反诉比亚迪!

比亚迪法务部终于出动了!

2024年5月24日,比亚迪法务部官方微博发布了正式起诉某汽车博主的声明。

声明中比亚迪对“方程豹18L油耗事件”始作俑者姚*强提起正式诉讼,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人民币。

不过有意思的是,姚18在收到比亚迪的起诉声明后,不但不承认比亚迪法务部的所有指控,称对方是在诬告自己,还决定反诉比亚迪侵犯自己的名誉权

那么问题来了,比亚迪和姚18到底谁在说谎?

介于很多粉丝朋友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今天那兔就给大家好好盘一盘“姚18事件”的前因后果。

2023年11月9日,比亚迪的高端子品牌方程豹,上市了首款车型豹5,这款车在上市后热度很高。

然而就在一个月后,一位ID名为“大秦军陕团”的抖音博主,发布了一个关于豹5的测试视频,称自己以正常驾驶方式测试 “豹5”的百公里油耗,并最终得出该车型百公里油耗高达18升的结论。

在测试视频中,博主姚*强称自己是一直压着限速跑,没有任何违法超速的行为。豹5是妥妥的油老虎啊!这就让不少网友对比亚迪“豹5省油”的宣传产生了质疑。

接下来有意思的事情就来了,细心的网友在测试视频中的导航轨迹中发现,姚*强后半段400公里的行程只花费三个小时,而且途中还进入服务区加油和拍摄视频。

开过高速的朋友稍微计算一下,就知道姚*强肯定是违规超速了。

接下来又有网友发现,该播主在测试时中控温度显示为31度,自己还穿着羽绒服,这还不得热死?

唯一的解释是:行车途中开着车窗

“超速行驶+空调高温+开窗”三个buff叠在一起,这油耗能不高吗?

如果真是这样,豹5这18L/百公里的油耗还算相当经济的呢,于是网友便给该播主起了一个“姚18”的外号。

眼看网上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姚*强便迅速删除了测试视频。

虽然视频是删了,但姚18依旧对坚信自己的测试结果没有问题,自己也没有违法。

有的网友一看这姚18竟然还死鸭子嘴硬,便纷纷艾特乌海交警部门举报他超速行驶。警察叔叔在接到大量举报后,也进行了调查。

就在警方调查期间,比亚迪官微发布了该事件的相关声明,称在调取了相关车辆运行数据后发现,该车辆当日存在大量异常驾驶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1. 在整段高速行驶过程中,有3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80km/h,有6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7km/h;
  2. 在整段告诉行驶过程中,车速120 -140km/h区间占比超过37%,车速140-160 km/h区间占比超过46%,车速超160 km/h占比超过4%;
  3. 发现在高速部分路段出现异常停车时间。

能拿生命把豹5开到180km/h证明比亚迪DMO平台的保电能力,看来这位姚姓博主对迪子是真爱啊!

所以结论就是:姚18说谎了!

姚18似乎忘了,我们国家有规定,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数据是要上传到云端的。而且不只是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同样也是如此。

可这时候又有网友提出质疑:车企公布车辆后台数据算不算侵犯个人隐私,是否违法?

在比亚迪法务部最新的声明中我们可以得知,数据调取是“应警方调查证据需要”,所以比亚迪没有侵犯个人隐私。

关于汽车行驶数据所有权归谁,是否是个人隐私?这件事已经争论了好多年,我觉得在这里有比较和大家讲解一下。

根据2021年10月1日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姚18事件”应该属于5.6 e)那个例外情形:出于维护个人信息主体或其它个人的生命、财产等重大合法权益,但又很难得到本人授权同意,无须经过本人同意。

那么比亚迪是第一家公布行车数据的车企吗?

还真不是!

早在“姚18事件”之前,为了证明不是自己的车出了问题,特斯拉和长城汽车之前也公布过所生产车辆的后台数据,甚至具体到车架号。

所以拿个人隐私来质疑比亚迪是站不住脚的,毕竟对所以车企应该一视同仁,而不能双标对待。

眼看自己违规超速行驶的数据被公之于众,这位姚18更搞笑的操作就来了。

在2023年12月3日,姚18主动联系当地交管部门,当地交管部门针对11月28日从渭南行驶至乌海,在110国道乌海南绕城处因超速被处罚;该路段限速80km/h,实际车速为103km/h,按照标准可进行扣3分并罚款200元的处罚。并且其将对在线上私定罪名、侵害其人格的行为发起诉讼。

也就是说,姚18认为自己只是在80km/h限速路段超速行驶到103km/h,其它路段都没有超速。

所以问题来了:比亚迪和姚18二者之间,肯定有一个人说谎了!

那么大家觉得谁在说谎呢?

那兔个人认为是姚18,因为云端的行车数据肯定是真的,而且比亚迪也不可能擅自修改数据。

一是改不了,二是即便能改,比亚迪也不敢改。

原因很简单,一般这种数据是一式三份。

车辆自身一份,企业一份,有关部门一份,有的人还说保险公司那里还有一份。

那么为什么姚18在“投案自首”时,警方只对其“在80km/h限速路段超速行驶到103km/h”进行了处罚呢?

我猜大概率是高速路上的监控,只拍到了这段路的超速违章。

开过高速的朋友都知道,在开启导航限速提醒的情况下,即便是超速行驶也很容易不被拍到违章。

不过现在来看,姚18对自己没有超速行驶的事实,还是很自信的,毕竟都已经准备好反诉比亚迪了嘛。

接下来大家就看一看,到底是比亚迪法务部厉害,还是姚18的证据厉害。我们就好好做一个吃惯群众,看看到底是迪子太过分了,还是姚18恶意造谣?

其实要我说,姚18想要证明比亚迪说谎了很简单,只要公布一下行车记录仪就可以了。而且在测试中,姚18可是全程录像,想要证明自己没说谎很简单。

可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把这个最有力的证据拿出来。

现在还没有最终结果,那兔我也不敢下最终结论,但我还是支持比亚迪的做法。

毕竟企业在面临造谣污蔑时,也有权利根据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不是像某些带节奏的人说的:“你比亚迪一个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要打压一个小自媒体呢?”

拜托哎大哥,这可是犯罪!你弱你就有理了?

任何人或者企业无论大小,遵纪守法都是第一位的。

你觉得姚18的影响力小,可他是某音的百万粉丝博主,可以影响很多人对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企业的看法。

而且这些抹黑和造谣背后,很有可能有其他势力的参与。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兔我自己就收到过某家车企的黑公关。对方开价很高,点名让我写某家车企的黑稿,当时我也是挺震惊的。

那么最后我有没有收这份钱呢?

哎!那兔我真是穷命啊!良心让我不敢赚这份钱。

不对!不是良心,准确的说是法律!

毕竟这种事情一旦被坐实,对方就会立即和你切割,到时候等待你的除了巨额的罚款,说不好还得去里面踩缝纫机。

对于比亚迪法务部与姚18的这场法律诉讼,我们就坐好小板凳乖乖吃瓜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