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有驾人物志丨“跑男”安聪慧

【编者按】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智能化和电动化过程中最最痛苦的时刻。而在仍然看不清胜败的战场上,不少传奇人物正尽使浑身解数以便立上潮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为推动产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推动者仍值得被我们铭记,那些充满争议的弄潮儿仍应得到全面认识。

百度有驾特推出《有驾人物志》栏目,为您展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重要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本文为栏目第五篇,带您深度了解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

5月24日,极氪009光辉正式开启交付,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也作为首批车主代表参加了这次交付仪式。

这一个月,属于极氪的大事儿可不止这一条。

5月20日,极氪官宣,该品牌累计新车交付量已突破25万台。从首款车型开启交付至完成25万台交付,极氪仅用了31个月的时间,比“蔚小理”中任何一家开启交付至第20万台车交付的耗时还要短。

就在完成第25万台新车交付的10天前,极氪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完成挂牌上市,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截至完成IPO,这一新品牌才刚刚走过自己生命中的第37个月。

至此,极氪也创造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从发布到IPO的最快纪录。

看到一次次刷新造车新势力历史的“极氪速度”,如果要说有人比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更加激动,那个人恐怕就是安聪慧了。

在吉利工作28年,参与了吉利汽车创办的安聪慧,早已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多年。但在极氪成立之时,他仍然主动选择出任极氪品牌CEO一职,承担起带领吉利在智能电动时代走向高端化的重任。

可以说,极氪就如安聪慧的孩子一般。当然,对于54岁的安聪慧来说,“孩子”远不止这一个。

蔚来李斌、小米雷军等大佬早早就凭借高分成为校园传奇不同,安聪慧精彩的生涯则是从运动场上开始的。

1996年,年仅34岁的李书福已经通过摩托车创业成为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当年春季,他来到曾短暂求学过的“母校”湖北经济管理大学招聘。

招聘工作之余在学校操场闲逛时,李书福看到一个挥汗如雨的小伙子在不停绕着操场跑圈。他后来得知,这位让他动容的小伙子叫做安聪慧,也参与了他的这次招聘会

彼时,财务管理专业的安聪慧已经是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在组织了一场年度汇演之后,安聪慧成为李书福此行的最后一位面试者。

“李书福和我谈了十几分钟,”安聪慧回忆道,“他特别有感染力,也很直接,希望找到自己的左膀右臂。”

那个年代,民营企业还被叫做“个体户”。但让安聪慧惊讶的是,“个体户”吉利却在北大、清华等名校一口气招聘了几十个大学生。更让他惊讶的是,自己的名字竟然被列在吉利的录取通知名单的首位。

让安聪慧有些纠结的是,自己当时已经办好了留校任教的手续。于是,他决定去浙江见识一下吉利,再决定自己人生未来的路。当他看到李书福3000人规模的摩托车厂后,这个决定就已经做好了。

出生于西北边疆的安聪慧,职业生涯就这样绑定在了东南沿海的浙江。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即便看了李书福的摩托车厂,他还是被李书福给“骗”了。

进入吉利一开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安聪慧被安排在审计处当审计员。李书福经常开着自己的大奔,带着安聪慧和几个人四处走。基本处于白天做事,晚上赶路的节奏。

有一次赶路时遇到塌方耽搁行程,李书福高价从周围村民那里买下方便面,并优先让给安聪慧等人吃。据此,他认定了李书福:“这样的为人,肯定能成。”

几个月后,安聪慧被李书福叫到了办公室。后者拿出了一张图纸:“你去临海造一个摩托车厂吧。”

听到此消息,刚刚毕业没几个月的安聪慧“被吓坏了”。李书福让他去临海基地,不是让他去听指挥的,而是直接担任副总指挥。要知道,这个项目的总指挥就是临海市市长。

即便如此,安聪慧还是决定:去!

又过了一个月,李书福又给他说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临海,我们要造的其实是一个汽车基地。”

谈到这一话题时,二人正在车里。安聪慧指着自己车前的面包车问“是不是要造这种?”李书福了摇摇头,然后拍了拍自己的奔驰说:“我们要造这样的车。”

“我们也不是骗他们,”李书福却这样解释道,“这个基地一半是摩托车厂,一半是汽车厂。但最终要搞汽车。”

安聪慧的造车生涯就这样被“骗”着展开了。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到极氪进行创业时,安聪慧表示:“我不是到极氪才开始创业,而是从到吉利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创业。”

到目前为止,安聪慧在吉利已经干了28年。

在这28年时间里,安聪慧仿佛始终不知疲倦,始终冲在工作的最前线,不断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或许这就是一个长跑运动员的精气神,或许这也是李书福选择他的原因。

在刚接触造车时,安聪慧就跑到全国各地的汽车公司到处看:“托朋友,找关系,有时候还乔装打扮一下,去看夏利一汽,然后偷偷拍照。”

真正开始造车,吉利没有机械化生产线,没有像样的模具,全部开发和制造过程都是靠人去完成。一个座椅装不上,试几百次;一个车门能否关好,再试上千次……

安聪慧记得,在刚开始造车的那段时间,自己曾一天24小时不睡觉,连轴转过三个白天、两个夜晚

1998年8月8日上午8点,吉利批量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豪情”正式下线。

1999年11月,吉利豪情以5.8万元的售价推向市场。这款新车在上市2个月内就卖出了1600多辆,并在上市第二年实现销量破万。

把车造出来还只是第一步。为了更长远的发展,吉利还想要掌握核心技术——发动机。这一次,又是安聪慧来挑大梁。

2002年,吉利开发出了自己的MR479QA发动机,正式告别了发动机外采的历史。

2003年10月,安聪慧又牵头成立了吉利CVVT发动机项目组。三年后,中国首款CVVT发动机JL4G18正式投产。没错,它是由安聪慧所带领的团队开发的。

新变速箱下线的当年,安聪慧又迎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开发一款售价在8~10万元且月销量过万辆的中高级轿车,从过去的低价竞争转变为质量、技术和品质的竞争。

2009年,吉利首款中高级轿车帝豪EC7上市。这款车型也开启了吉利旗下延续时间最长的车系帝豪系列。截至目前,帝豪家族累计销量超过380万辆,仍是当下吉利汽车的销量担当之一。

在吉利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后,也正是由于后者看到了帝豪EC7高品质和低成本,才最终促成了两家车企间的积极合作。

2013年2月,吉利与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了中欧汽车技术研发中心(CEVT)。CEVT成立的目标,就是推动吉利的汽车开发进入架构化时代。二者联合开发的首个项目,就是CMA架构。

“TNGA和MQB一发布,丰田大众就等于宣告了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他们仍然能占据汽车市场的头部。”安聪慧表示,“而CMA架构的发布,同样意味着吉利势必进入全球主流汽车企业行列。

2016年,CMA架构正式发布。同年,吉利推出基于该架构打造,直接竞争大众、丰田等合资车企的全新中高端品牌——领克。您没有猜错,牵头的又是安聪慧。

与此同时,安聪慧还承担着另一项重任,那就是开发一个面向智能电动化未来的全新汽车开发架构。这一全新架构就是后来的SEA(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浩瀚架构。

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就是开启极氪品牌的“极氪001”。

极氪品牌发布时,安聪慧已经51岁,在吉利工作25年,甚至出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都已有10年。

即便人到中年,即便身居高位,即便功成名就,安聪慧依然选择主动迎向新的挑战,依然眼里有光,依然希望更进一步。仿佛时光和磨砺从未在这位年过半百的西北汉子身上留下任何伤痕。

安聪慧曾表示,他对长跑的喜爱,是因为这是一项没有终点的运动。在他看来,当马拉松比赛主办方把终点线划在了42.195公里之外的时候,跑者心里就不能总想着终点了,否则一定难以完赛。

很多人习惯给自己设计一个终点,不然就不知道如何前进。如果这样,这个终点一定不会很远。显然,安聪慧不喜欢这样的设置。

2017年3月,吉利汽车曾联合承办了一场“向上马拉松中国公开赛”。那次的比赛场地是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座楼共101层,从一楼爬到顶楼就算完赛。

团队为彼时担任领跑的安聪慧制定的计划是,爬到20层,之后从一个小门出去,然后坐直梯到顶层,最后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比赛开始后,安聪慧的助理在20层左等右等,始终没等到人。如果安聪慧不在,意味着接下来的流程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云集了社会各界人士以及诸多明星的公众活动上,这种不确定性是绝不允许发生的。

实在等不到人的助理马上问楼道执勤的保安,是否看到领跑的人。结果对方表示:“早就上去了。”

最终,安聪慧和助理相见的位置就是位于顶楼的终点线前。他解释自己临时改主意要登顶的原因是,“爬到20层身体没什么感觉,我想再挑战爬一爬”。

担任吉利汽车总裁期间,安聪慧参加了所有帝豪品牌主办的向上马拉松比赛,并且每次都能名列前茅地完赛。在完赛半小时后,他会简单冲洗,再换上西装,又精神焕发地参与之后的环节。

对待长跑如此,安聪慧职业生涯中对待工作也是如此。每当看到有机会挑战新的“赛段”,他就会积极迎向它,比如1996年挑战造车,2000年的挑战造发动机,2006年挑战造高品质汽车……

不止是喜欢迎接挑战,安聪慧还不喜欢输。从踏入吉利的大门开始,他总是去挑战最难的、最具战略价值的工作。28年来,他所接手的每一项挑战,最终都走向了同一个结局:成功。

现在,安聪慧要面对的挑战就是极氪。如今面对极氪项目,他也不想输,也不能输。

扛起极氪,安聪慧所要解决的不只是一个51岁的创业者能不能在跨入新赛道后仍取得成功的问题,而是他作为主力建立起的“吉利帝国”未来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之下究竟能否再进一步的问题。

“大家认为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简单,容易进入这个行业,我不这么认为。”

安聪慧表示,电动汽车实际上比传统汽车更难。因为虽然零部件的数量比燃油车少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也比燃油车起码多了10亿行代码。

换句话说,新能源车的胜负手在于智能化。为了收获智能化时代消费者的心,极氪6~7成的员工来自汽车行业之外,包括互联网、手机等行业。17位高管中,也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来自吉利体系。

极氪提倡平等、多元、可持续的品牌价值观,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不断驱动自己去适应时代的变化。”安聪慧说。

要适应时代变化,就得从自己开始。在加入极氪后,安聪慧将自己的花名改为“聪聪”,并会主动更正那些还在称他“安总”的员工。他希望让大家感受到他对拥抱新时代、拥抱年轻群体的决心。

目标已经清晰,要从哪里开始走?

“从最难的产品和技术细分市场切入。”安聪慧为极氪选择了这样的开篇。

特斯拉或其他新势力相比,极氪是一名“后发选手”。别人做什么,极氪也做什么,就会永远比别人慢至少一步。所以,极氪一开始推出的产品都是切入了绝大多数对手未入局的市场,比如中大型猎装车极氪001、大型MPV极氪009、紧凑级豪华SUV极氪X等。

在安聪慧看来,一上来先把难的事情做成了,后面的路就容易走了

在极氪001的规划会上,当工程院提出把空气悬架应用在新车上时,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空气悬架虽然能带来行驶体验的质变,但由于成本过于高昂,此前一直都是在百万级豪车才有。这场讨论持续过相当长的时间,相关项目甚至一度因财务压力过大,在开始后又出现过一段停滞。

有一天,安聪慧找来几个部门的负责人,语气和缓地说:“空悬还是要上呀。”

在安聪慧看来,这不止是单纯的配置或成本的问题,而是将奠定公司文化的选择:极氪要做一家怎样的企业?

如果在最初的产品规划上就有所保留,那么极氪只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品牌。安聪慧认为,极氪想要杀出重围,就没有退路,必须释放全部能量。顶住多大的压力,他都不在乎。

虽然做了非常多准备,但在极氪001刚刚发布后,面对如暴风雨般迎面袭来的用户反馈时,安聪慧还是觉得,“难度超出了想象”。

智能化,还是拖了极氪001的后腿。网络上有不少相关负面声音,座舱软件等问题反映强烈。

有段时间,极氪App上有一些不好的评价,运营人员屏蔽了一些帖子。安聪慧知道后,表示不要屏蔽,甚至还在App上开设了一个“吐槽建议”专栏,专门收集用户反馈。

在2023年的新年内部信中,安聪慧写下这样一句话:“不怕用户抱怨,就怕用户无声,疏通用户抱怨的渠道,把差评放在台面上。

作为产品副总裁,徐云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持续迭代。她的团队每晚上都有“日清”会议,专门处理用户反馈的售后问题,努力将影响用户体验的每个细节问题都在最快的时间解决。

经历过痛苦的改进后,如今的极氪已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

在2022年7月的“极氪进化日”发布会当晚,安聪慧宣布,对所有用户免费升级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现场和直播间一片欢腾,“聪聪YYDS”的弹幕刷屏。

长跑考验的是速度、耐力和策略结合起来的综合能力。

如今的极氪已走过三年多的时光,也已完成25万辆新车交付。他们有速度,IPO、交付等方面跑赢了蔚小理;他们也有耐力,三年内交付25万辆车的同时仍保持着无自燃的记录;他们还有策略,那就是先难后易。

2024年1-4月,极氪累计销量超过4.9万辆,同比增长111%。随着极氪007的产能爬坡,再加上两款全新车型将于下半年推出,他们将挑战全年23万辆的交付目标。

虽然一切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安聪慧和他带领的极氪都还没有减缓前进的步伐。

加入吉利28年以来,安聪慧依然保持着几乎不怎么休息的工作状态。恐怕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就是他仅有的休息时间了。他也从来没有连续休假4天以上,包括春节。

一到大年初三,安聪慧就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想给各位高管打电话。意识到还没有开工,他再默默地将手机放下。

这就是安聪慧,这就是一个长跑运动员的素养。

文丨张宇喆

编辑丨王歆

出品丨有驾报道

标签: 帝豪 安聪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