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是被“智驾”骗了

在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业也迎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智驾”。这个词汇如同一阵风潮席卷整个汽车市场,无数消费者为之心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检验,人们开始意识到,所谓的“智驾”并非完全如想象中那么神奇。


最近,一起由高阶智驾系统引发的事故再次将“智驾”的安全性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位理想L9车主在使用辅助驾驶系统时,系统错误地将广告牌上的小货车图片识别为障碍物,导致急刹车和后车的追尾。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公众对“智驾”功能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一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现状。


“智驾”一词已成为汽车圈的热门话题,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误解。最普遍的两个误区:一是许多人将“智驾”等同于自动驾驶;二是一些车主误以为配备了“智驾”系统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安全。汽车品牌利用各种新颖的术语进行市场营销,使得消费者往往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对这些系统抱有过高的期望。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智驾”系统仍然没有达到L3级别,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大多数系统仍处于L2级别,这一级别用专业术语来说只能算作“驾驶辅助”。这些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减轻驾驶员的负担,而不是取代驾驶员的操作。尽管一些厂商声称他们的“智驾”系统能显著提升行车安全,但权威机构如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研究所(IIHS)的研究结果却表明,现阶段的驾驶自动化技术并没有使驾驶变得更安全,反而可能因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而带来新的风险。

IIHS的研究发现,“智驾”系统的过度信任甚至滥用,已成为当前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为何现今的“智驾”既不够智能也不够安全?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仍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自动驾驶需要汽车具备像人类一样的“眼睛”和“大脑”,既能准确感知环境,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操作。遗憾的是,现阶段的技术尚未能达到这一水平。


因此,尽管“智驾”系统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仍需保持警惕,避免对其能力的过度迷信。直到技术真正成熟之前,驾驶员的责任心和专注力仍然是安全行车的关键。


标签: 理想L9 智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