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国企里面“拖后腿”,北京汽车到底还有多少胜算?

近两年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加入,越来越多的国企品牌开始向高端市场拓展,以脱离过去那种平价、低端的产品调性。

但事实证明,对于“国家队”而言,这一招确实管用。举个例子,像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在成立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就利用梦想家稳坐国产高端MPV的第一把交椅,成功将丰田埃尔法拉下神坛;而背靠长安阿维塔,也顺利打入了高端纯电市场的行列中。

只不过在所有“国家队”选手中,并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如此上进。背景固然重要,它可以助力企业不断向上突破,但同时也给足了它们“躺平”的理由,而北京汽车就是这么一个反面教材。

那为何小编会这么说呢?首先,北京汽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于东风汽车上海汽车成立的时间都要早不少。因此,从某种角度上看,它基本可以代表共和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汽车发展历史。只不过进入纯电时代以来,北京汽车似乎有点“自我放弃”的迹象,不仅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布局,甚至旗下推出的几款纯电车型,也基本无人问津。

从市场角度来看,新能源这块“蛋糕”固然诱人,但想要上桌跟主流品牌争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早期的北京汽车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决定选择一条较为小众且低廉的赛道开始竞争,那就是网约车。时至今日,旗下EU5和EU7依然活跃与各大城市的网约车和出租车服务平台中,几乎大部分人都接触过。

而这个套路大家觉得是不是很熟悉?早些年其实广汽埃安也用过类似的模式,将自家车型大量投入营运市场,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可观的销量收益,但长期来看,却因为网约车的身份而产生过高的局限性,带来的后果就是普通消费者为了面子根本不愿意买。所以光广汽这两年为了让埃安成功转型,背后不知投入了多少。

但北京汽车就不一样了,不仅没有积极发动转型,反而感觉很享受这种模式,旗下主流纯电轿车,几乎全部投入城市营运市场。另外,但凡你经历过2018年“共享汽车”大崛起的年代后,就会发现,北京汽车旗下新能源产品EC和EU几乎是各大共享出行平台的标配,那拙劣的驾驶体验也让不少普通人第一次认识北京汽车。

那么,这种模式放到如今的新能源市场还能玩得转吗?根据此前北京汽车公布的数据来看,北汽蓝谷在2024年前两个月的销量下滑43.2%,公司亏损严重。因此,哪怕此前非常吃香的网约车市场,也迎来了内卷的局面,各大主流厂商纷纷将低端车型下放,甚至有不少品牌专门为营运市场开发产品,所以这个时候北京汽车也迎来了当头一棒。

但你说北京汽车这么多年来一点进步也没有?那也不全对,2023年它还专门针对年轻市场开发了魔方和X7这两款车,但销量确实一般般。举个例子,定位更加低廉的北汽魔方在四月仅卖出了648台,在众多紧凑型SUV排行中几乎垫底;而X7的表现则更为惨淡,单月销量仅为592台,两款年轻化产品成交量加一起甚至不如比亚迪宋Pro的一个零头,惨淡程度可想而知。

一蹶不振,“换帅”就能解决问题?

面对北京汽车惨淡的局面,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在今年三月底,北京汽车时隔四年成功迎来换帅,拥有国资委背景的张建勇接替了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位置,而他此前了北汽拥有着近20年的工作履历。

那么,换个人领导就真能让北京汽车走出困境?其实未必。在小编看来,目前北汽遇到的困境,是一种经过长期积累后的问题。

首先,需要扭转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廉价现象,就必须忍痛割掉一部分网约车产品,但北汽真舍得这么做吗?去掉这部分业务之后,北汽靠什么盈利?以魔方和X7现在的情况显然难以挑起大梁。所以北京汽车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押注在新产品上,据说2024年会推出六款全新车型,至于最后表现如何?能否帮北汽扭转局势?还得看市场的反响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