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两年之内见分晓!上汽祭出“底座技术”决胜新能源赛道

5月24日,上汽集团正式发布面向“新赛道”的新一代底座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成果落地的时间,最远不超过2026年。也就是说,两年之内,上汽集团旗下的品牌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新能源赛道的竞争之中。

微信图片_20240526222857

请记住这些对于上汽集团和中国汽车消费者有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2026年,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全固态电池量产;

2026年,电驱总成功率密度4.4kW/kg,混动驱动系统的热效率提升到46%;

2026年,融合整车运动集成控制(VMC)技术的线控底盘系统分阶段投入量产;

2025年,“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3.0全面落地,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

……

速度越快,成本越低,能力越强

两年,对于当前汽车行业的技术规划周期,可能已经是极限了。就在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举办之后第四天,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正式发布,而且还带来了两款首搭车型的上市售价。幸好幸好,上汽集团的底座技术不只有发动机热效率一项。

所谓专业,就是同样效果的事情能够更快地完成。上汽系列底座技术的成熟落地,首先显露的好处就是快。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认为,汽车行业在跟消费电子产品学习:“传统汽车研发周期,原来我们最早跟通用学习,是48个月,后来降到36个月。后来进一步,我们自己的开发周期是26个月,现在是18个月,整车这么大的一个复杂件,开始向消费电子的速度迈进。”

快,直接对应到市场竞争能力。一方面是研发验证的时间和硬件成本缩短,祖似杰表示:“原来测试的样车很多,但是我们现在有了技术底座,充分验证底座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样车基本上减少一半,同时有一些实验已经在底座完成。”另一方面,实实在在的物理成本也会减少,“在底座技术上,包括控制器,实际上是控制器数量减少一半。不管哪一个控制器,芯片、PCB板,外面的壳都可以减少。一个模块开发出来之后,不同车上的应用都可以复用。”

微信图片_20240526222919

快,也直接对应到用户的体验。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上汽零束CEO李君说:“最早我们迭代一版整车软件需要一个月,现在迭代一版整车软件几十个控制器做到只需要一个星期,如果应用和软件的话可以做到只需要三天,如果一些小的软件可以做到T+0。”2022年,上汽推出汽车行业首个智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上汽零束银河全栈1.0,目前已进化至3.0版本。2024年银河全栈3.0正在分步“上车”,2025年将全面落地。它的好处不太明显:将有效降低整车低压功耗,控制器数量减少一半以上,数据带宽提升5倍,线束长度减少30%。对于用户来说的体验优势是,OTA下载和安装时间均可缩短至30分钟以内,后续可实现可变驾驶特性、驱动和制动永不打滑等功能。

固态电池抢得量产先机

固态电池是上汽集团这个两年规划的杀手锏。根据目前发布的信息,2026年,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交付;后续,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而在这之前的今年10月份,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将正式交付用户,这类半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已经超过300Wh/kg,让智己L6的最长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微信图片_20240526222924

上汽固态电池量产上车为什么能够走在丰田等日系车企前面?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承认,“日本在全固态电池领域起步是非常早的,所以在知识产权积累和原始知识产权积累上是非常充分的。”但是,全固态电池到现在为止,日本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量产阶段。而中国广阔的市场和非常明确的产业引导思路,再加非常完备的产业供应链。李峥认为:“我们在锂电池领域是奋起直追。中国在全固态电池量产的领域,最大的优势还是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我们有最完整的产业链、有最大的市场、最多的研究人员。所以实际上,我们对全固态电池量产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路线是非常有信心的。”

星云、珠峰、星河、蓝芯、绿芯全面升级

微信图片_20240526222948

“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全新“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全新“蓝芯”混合动力总成和全新“绿芯”电驱总成都将获得性能升级。其中全新星云平台的升级最为抢眼,它覆盖了豪华车、中级车和入门级市场,将实现“一度电续驶里程”达到行业领先的12公里,比现有水平提升超过30%。全新星云平台线控底盘的应用使得整车制动响应时间缩短40%、行驶稳定边界提升20%,四轮独立控制实现整车操控提升、整车续航提升3%以上、整车减重3%以上。

写在最后:

“现在从整个车发展的趋势来说,通过电动智能,让整体市场的价位往下走这是我们技术进步的表现,所以我们在不断推出技术之后,我们的品牌会继续往上走。”祖似杰为我们描绘了上汽集团从现在到未来的发展路线。2023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2.3万辆,较2014年增长280倍,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头部阵营。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等重磅底座技术能否助力上汽集团在未来重新领跑新能源赛道,两年之内就会有结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