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死磕氢燃料电池车,能助海马走出低谷?

经历持续性亏损之后,海马汽车把希望押注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日前,海马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生产下线,相关示范运营推广工作正在落地实施。后续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中。

死磕氢燃料电池车,能助海马走出低谷?

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海马汽车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下降57.14%;净利润亏损8591.17万元,同比下降64.89%;扣非净利润亏损8640.65万元,同比增长3.20%。同期,海马汽车销售量为1871辆,同比减少82.58%。

亏损已经是海马汽车的常态。初步统计,2017年至2023年,海马汽车扣非净利润合计亏损超73亿元。

2019年,公司通过“卖房自救”之后“摘星脱帽”。2023年,海马汽车“重操旧业”,转让海马物业100%股份,以免再度被“戴帽”。

另一边,海马汽车主业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销量惨淡,营收不足。为摆脱困局,海马汽车选择聚焦氢能源战略。2023年3月,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业务合作。

今年,3月30日,海马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海马汽车共投入车辆25台。海马汽车方面还表示,公司力争“十四五”末累计投入200台实现全场景示范运营。

不过,氢燃料电池汽车虽然被看作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重要板块之一,然而,对于海马汽车而言,远水难解近渴。死磕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助力海马走出低谷吗?

亏损不止,多次自救

海马汽车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的车厂之一。经过如今面临困境,海马汽车也有过巅峰时刻。

2016年,海马汽车凭借海马S5取得21.6万辆的年销量,同比增长19.3%。全年的营业收入为138.90亿元,同比增长17.05%,实现净利润2.3亿元。

死磕氢燃料电池车,能助海马走出低谷?

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巅峰之后,海马汽车便一路下滑。2017年,海马汽车全年销量下滑35.1%至14万辆,全年营业收入约96.83亿元,同比下降30.29%,相比于2016年2.3亿元的净利润,跌幅超12亿元,同比下降531.9%。

2018年至2020年,海马汽车销量分别为6.76万辆、2.95万辆和1.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88%、-56.41%和-39.66%。

在营收方面,2018年,海马汽车全年营收继续下滑,跌至50.47亿元,同比下降47.88%。由于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深交所对海马汽车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海马汽车”股票名变更为“*ST海马”。

2019年5月,海马汽车创办人之一的景柱再次出任海马汽车董事长,全面接手一汽海马的管理权,并迅速组织对一汽海马输血再造。

在一系列操作之下,2019年海马汽车实现归母净利润8519.6万元,成功扭亏为盈。2020年6月,海马汽车成功“摘星”,2021年5月,海马汽车成功“脱帽”。此外,在景柱的带领下,海马汽车销量也一度“灵光一闪”,但又陷入沉寂。

2021年至2023年,海马汽车销量分别为2.95万辆、2.44万辆、2.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7.01%、-17.35%、14.62%。进入2024年,海马汽车销量又开始大幅下滑,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量合计1871辆,同比下滑82.58%。

业绩方面,海马汽车自然也一如既往拉胯。4月26日,海马汽车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下降57.14%;净利润亏损8591.17万元,同比下降64.89%;扣非净利润亏损8640.65万元,同比增长3.20%。

整体来看,如果计算扣非净利润,海马汽车2017年至2021年分别亏损10.68亿元、17.09亿元、7.31亿元、14.61亿元和4.33亿元,5年累计亏损逾54亿元。

2022年,海马汽车再度陷入巨额亏损,净利润-15.74亿元,同比下降1509.77%;扣非净利润-16.13亿元。2023年,海马汽车业绩有所回暖,净利润亏损2.02亿元,同比增长87.16%;扣非净利润亏损3.23亿元,同比增长79.98%。

综合历年财报信息发现,海马汽车7年以来,扣非净利润合计亏损超73亿元。换言之,如果没有变卖资产、转让物业股份等操作,海马汽车早已入不敷出。

目光转向氢燃料电池汽车

在销量的连年下跌中,海马汽车不断寻找破局之道,一方面加大对东南亚等市场的出口,另一方面押宝氢燃料动力汽车。

死磕氢燃料电池车,能助海马走出低谷?

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在出口方面,海马汽车想要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契机,传统车与新能源车并进,聚焦重点“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集中资源打造中东和东南亚两个海外重点市场。

早在2020年,景柱就曾驾驶着一辆海马7X氢燃料电池车在公开场合亮相。据悉,这款车型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高功率电堆和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到800公里。

2021年,海马继续着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当年12月,海马汽车宣布在海口落地了光伏制氢高压加氢一体站,可以实现制氢和加氢的自动化控制。按照海马的计划,未来还会在海南建设更多的加氢站。

为了加快氢燃料千尺汽车的推广,海马汽车还采用“借力模式”。2023年3月24日,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快速普及和产业化。

协议内容显示,双方将海南岛整体作为一个大型体验测试场,在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搭载运用包括日本丰田第二代Mirai电堆在内的成熟部件及系统,完成整车适应性开发,并结合海马汽车自建的氢能供应体系及出行网络实施测试。

根据协议,双方争取于2024年投入小批量开展示范运营,并于2025年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

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海马汽车基本按照原有计划逐步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月30日,海马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据悉,本次示范运营,海马汽车共投入车辆25台,其中20台率先在海口市内提供网约出行服务。另有5台将应用于公务租赁、会务接待、预约体验和公众科普等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投入示范运营投放的海马7X-H是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合作打造的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搭载丰田电堆系统和70MPa高压储氢罐。

从性能表现上来看,海马汽车的氢燃料电池车,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据介绍,海马7X-H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百公里氢耗低至0.87kg,可在零下30℃高寒环境中正常使用,电堆使用寿命长达30000小时。

相比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具备续航里程长、可快速补充能源、低温使用性能好、可彻底回收利用等优点,是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海马汽车方面还表示,公司力争“十四五”末累计投入200台实现全场景示范运营,打造全岛交通干线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体系,助力海南交通率先跨入“氢能时代”。

死磕氢燃料汽车也难破局

选择死磕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与海马汽车自身的原因无不相关。

近年来,海南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支持打造清洁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海南还具备清洁能源结构优势,岛屿地理位置优势,自贸港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势。作为海南本土汽车企业,海马汽车相中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发展的突破口。

死磕氢燃料电池车,能助海马走出低谷?

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不过,在推广过程中,并未如想象的那般顺利。据悉,海马汽车示范运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自用阶段,尚未到生产阶段。此外,由于目前加氢站很少,再加上氢燃料电池成本高企,实现规模化运营还需要很长时间。

与海马汽车合作的丰田便是前车之鉴。据悉,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Mirai在国内的起售价高达74.8万元,几乎与BBA等豪华品牌旗下的高端车型同价。海马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售价同样高企,并不具备竞争力。

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售价之所如此高昂,背后是氢燃料电池技术无法压低的成本。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成本接近1000元,相比之下一辆燃油车百公里综合成本为528元,而锂电新能源汽车的百公里成本只有441元。

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受制于制氢、运氢、储氢等环节的制约。无论是化石制氢、工业副产物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等方式,成本都不低。

可以看到,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实现规模化落地,会受到生产端、运输端以及使用端等方面的重重限制和困难。只能说,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大规模普及,还在遥远的未来。

不过,对于长期亏损状态的海马汽车来说,能够等到氢燃料电池上量的那天?此前,海马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在氢燃料电池汽车、B端赛道产品等创新与转型工作方面,公司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或许,远水难就近火,海马汽车要走出低谷,还要等待时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