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全球最热、全球最低、全球最高,引来一片质疑?

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全球最高综合续航2100km。当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自豪地说出第五代DM技术取得的三项突破后,无疑,比亚迪又创造了里程碑式的记录。

同时,随着第五代DM技术的首搭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以同为9.98万元—13.98万元的价格上市并启动交付,中国汽车行业又将掀起新一轮的“血雨腥风”。

但是,汽车行业从来不缺少细心的人。就在第五代DM技术的突出优势成为汽车圈里热议的话题之时,突然有人掀开了“皇帝的新衣”,并表示,比亚迪在这次的宣传上,动了“手脚”。

第一,比亚迪公布的百公里亏电油耗2.9L是在NEDC工况下完成的,未采用WLTC工况;第二,官方放出的那张媒体续航测试结果图中,在左下角居然用小字标注“测试车为非量产状态”。

经过多方了解,比亚迪确实存在着“夸大宣传”的情况。不过,在我看来,第五代DM技术确实存在着优越性,对于插电混动车型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只是,自称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比亚迪在营销宣传上,还是要有底线思维,不要误导广大消费者,引发友商之间的无序竞争,并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整场发布会看似“漏洞百出”实则你根本没懂,比亚迪这盘棋背后的含义!

亏电油耗3.8L/100km的第五代DM技术

此次,比亚迪的发布会选择在西安城墙·永宁门召开,背后的寓意不言而喻。

随着比亚迪的领导霸气的喊出“秦统天下,海纳百川,双剑出鞘,再创辉煌”的口号,比亚迪的雄心更是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不过,既然提到“秦”,除了秦王扫六合的伟大功绩之外,我们还应该想到秦在统一全国后,推出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自2021年7月,国家就已经明确规定,插电混动车型在此后要采用WLTC标准。

NEDC和WLTC在标准的测试设计、条件和目的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标准相比较,WLTC明显更贴近于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或者说,NEDC标准测试出来的数据看上去会更“漂亮”一些。

对此,企业在向社会宣传测试数据时,前提是必须要采用国家统一标准。这样,有助于消费者可以对不同企业的产品进行直观地比较。

显然,比亚迪用NEDC标准测试出的2.9L/100km的油耗,就是这“标准”在实际场景我猜很难达到。直接误导消费者,将比亚迪在NEDC标准下测试出来的数据,与其他企业采用WLTC标准测试出来的数据进行直接比较,进而得出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具备超强的领先优势。这点不得不给比亚迪营销竖起大拇指——‘牛’。

事实上,翻看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比亚迪新上市的秦L DM和海豹06 DM高配版车型的百公里油耗均为3.98L,而这两款车型的低配版车型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为3.8L。

实话实说,从WLTC标准测试出的数据看,比亚迪大可不必用此等方式进行宣传,因为第五代DM技术还有“三个全球之最”,数据层面有着很高的领先优势。

第五代DM技术加速汽车行业竞争

按照官方的说法,“得益于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赋予强大的技术基底,第五代DM以“快、省、静、顺、绿”的优势再度刷新了插混技术的天花板。”

不过,我想,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词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套技术能让他们得到什么。而从相关数据看,这套技术节约了消费者用车成本。

一方面,WLTC工况下最低3.8L/100km的亏电油耗,在行业内非常具有竞争性,可以让消费者减少加油的费用;另一方面,虽然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一定会与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偏差,并且宣传工作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值得商榷”,但是并不能掩盖他的优势。

此外,除了用车成本之外,购车成本也是比亚迪带给消费者的一大福利。

今年年初,比亚迪掀起的“价格战”已经让中国汽车市场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燃油车、合资车等都在比亚迪的强大攻势下连连败退。

而随着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上市,中国汽车市场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激战。

从指导价看,作为B级车的这两款车型,售价区间居然仅有9.98万元—13.98万元,价格甚至比部分A级车还要便宜。并且在强大的技术赋能下,他的技术水平又领先于市场上的竞品车型。无疑,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秦L DM和海豹06 DM的竞争优势。

难怪,有网友戏称这两款车为“滴滴神器”。让本不景气的网约车市场“锦上添霜”。

让一年降7万的神话不在出现在滴滴市场。

夸张的说,第五代DM技术赋能的比亚迪,足以令很多友商“瑟瑟发抖”。

不太“实在”的比亚迪营销部门

遗憾的是,第五代DM突出的技术,并不能掩盖营销部门“优秀”的表现。

比亚迪以NEDC的标准,细分用户市场,打破原则竞争,消费自行比较,长久下去,势必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而在媒体参与综合续航里程测试的做法上,比亚迪的做法也值得商榷。

不说媒体测试出的续航里程是否具有参考性,这些媒体在测试时是否本着公平、公正,且无任何私心进行的,就说图片角落标注“测试车辆为非量产状态”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的国人太熟悉这种做法了。毕竟,很多行业的很多企业都存在用这样的方式这样“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换言之,就算参加测试的媒体在测试车辆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进行的,但是就凭这个标注,也注定了本次测试的参考价值有限。

除此之外,在比亚迪发布会后的第二天,让他倍感骄傲的“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也受到了争议。

吉利汽车集团品牌用户沟通中心总经理、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徐东卫公开发布中汽中心认证证书。同时表示,早在2023年吉利雷神发动机就获得了最高热效率46.1%的认证,并且称,“全球最高事实说了算!”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及时李云飞回应称:“量产,量产,量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玩虚的,发布即量产!上市即交付!”而在此后,李云飞再次强调,“像这种没有量产,更高热效率的,我们还有大把,只是不想说而已”

其实在事实上,从目前的信息看,从量产的角度出发,比亚迪确实领先于吉利,李云飞的澄清无可厚非。

只是,在发布会和之后的新闻稿上,比亚迪并没有将重点放在“量产”二字。或许,对于他们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要给消费者灌输“全球最高”四个字,至于其他限定条件并不重要。这些,都是比亚迪营销团队的“小心思”。

这么看,比亚迪的营销团队在做事时还要更加严谨。

标签: 比亚迪 秦L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