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纯电成了“少数派”|汽势观察


汽势传媒
汽势Auto-First|撒马尔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谁能想到,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十年前集体发起的纯电攻略(理想汽车增程例外),以及传统自主新能源品牌,如今集体倒戈,热情拥抱插混和增程。

2019年,媒体的标题是《十字路口的智能电动汽车》,内容聚焦在:“彼时,一批早已成立四五年的新势力造车,正在经历创立以来的至暗时刻。资本市场的态度降至冰点,李斌、何小鹏、李想、沈晖……这些走在前列的创始人都在四处奔走筹钱,不得不自掏腰包为公司续命。”

汽势传媒

那个艰难的时刻,绝大部分新势力还在坚守纯电。到了2024年,剧本逐步改写为《得插混或增程者得天下》,如哪吒、零跑、岚图、阿维塔、深蓝、银河、iCAR、吉利银河腾势方程豹仰望等,无疑不给自己加了个发动机。

除了特斯拉,纯电仅剩下蔚来极氪、小鹏、小米等少数派。而小米汽车有消息称大概率涉足增程,小鹏汽车也不排除这种可能,纯电动阵营几乎是战斗性减员。

也难怪业内人士分析称,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技术曾经只被看作新能源车市的边缘性衍生品,没想到在2024年初夏,插混车型的销量甚至已经能与纯电车型相媲美,涨幅更是遥遥领先,这也再次成为中国车市的独有特征。

只是当下的局势,正在上演一出新剧,即《消失的纯电》或《纯电少数派》。

01、果然还是离不开发动机啊

纯电的弱势,正在建立在插混和增程的强势之上。

插混和增程不仅挤压燃油,更让曾经浓眉大眼的纯电有了无所适从之感,分几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从正在进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前后上市新车来看,混动风愈演愈烈,大有席卷之势。

看新势力,问界新M7 Ultra版上市,同样是一款插混车型。

看超豪华品牌,保时捷发布了911系列史上首款混合动力车型——911 Carrera GTS,这是继兰博基尼Revuelto法拉利296、阿斯顿·马丁Valhalla推出以来的又一款混动超跑。

看BBA,6月1日,梅赛德斯-奔驰全新长轴距插电式混合动力E级车在车展上正式上市。

再早一周,比亚迪则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官方宣称其热效率达到了46.06%,可实现2100km的综合续航。而你能记住的燃油车,也只有途观L Pro,其主打的标签还是最聪明的油车!

果然是离不开发动机啊!

第二,新势力榜单。5月新势力销量榜单TOP10中,只有四家纯电品牌,分别是蔚来、极氪、小米、小鹏。分列前两位的是理想汽车和鸿蒙智行,以增程车型为主。

汽势传媒

第三,以销量最高的比亚迪和势头正猛的吉利汽车为例。

5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3.18万辆,纯电动车型和车型的销量分别为146395辆、184093辆。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透露,“截至目前,比亚迪插混车型累销超360万辆,在中国市场,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超过中国市场第二名到第十名的销量之和。”

汽势传媒

吉利新能源汽车5月销量为5.87万辆,同比增长约146%,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暴增超9倍。

汽势传媒

02、向现实低头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4年1-4月:

纯电渗透率21.8%,2023年全年为22.7%,下降了0.9 个百分点;

插混渗透率11.1%,2023年全年为8.0%,上升了3.1个百分点;

增程渗透率4.3%,2023年全年为2.9%,上升了1.4个百分点;

数据说明,纯电的增速已经远远低于新能源的平均增速。整体市场增速40%,纯电只有22%,插混为66%,增程为134%。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纯电车销量在新能源车市场占比达到59%,插混占比为32%,占比为9%。而一年前,这三个比例分别为72%、21%和7%。

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里,纯电车在新能源车市场占比下滑了13个百分点。

汽势传媒

作为纯电动汽车最坚定的践行者,蔚来创始人李斌谈增程时曾比喻,插混车和增程作为过渡阶段是有意义的,但不代表它一直有意义。就像小孩子断奶之后需要安抚奶嘴,但是不能一直有。

比喻是很形象,但现阶段终究败给了现实。

增程的优秀课代表理想汽车,在2024年第1季度财报管理层业绩沟通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公司今年不发布纯电SUV车型,会放在明年上半年。”

“原来想当第一,现在只想熬过淘汰赛”,何小鹏这句话不仅代表了小鹏汽车的生存焦虑,同时也是对纯电车型无法实现销量跨越的无奈。

汽势传媒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表示:“只要做到将高速和乡镇的充电设施布好、将充电速度提上来、并将电池的价格做到更低这三点,纯电汽车就能取代燃油、混动汽车。”

因为纯电市场上走量大的车型只有特斯拉,插混或者增程打的还是顺风球,而纯电的路太难走。“省油”“无续航焦虑”“油比电低”,插混三大杀手锏,某种程度堵死了纯电的广阔前景。而比亚迪和国内一众传统车企掀起的插混军备竞赛,卷燃油效率、卷亏电油耗、卷总里程,让纯电面临的环境显然更为严峻。

03、纯电的机会在哪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很适合比喻纯电,尽管遭遇插混的强力狙击,尤其2024年处于插混大年的包围中,但在800V、超充、第三方补能体系、换电、固态电池研发等的推进下,纯电的明天也没有那么悲观。

近日有几个消息全是利好纯电,但需要耐心,需要时机。包括中国或投入约 60 亿元,用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的开展和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六家企业或获得基础研发支持,这也是相关部门首次对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进行的规模资金支持。

汽势传媒

截至目前,广汽集团宣布了全固态电池研发,并将在 2026 年搭载了昊铂车型上,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 比亚迪宣布在 2025 年试装全固态锂电池;上汽集团发布了搭载 " 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 " 的智己 L6,按照计划在 2026 年量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超过 400Wh/kg。

另外,进入2024年,蔚来的换电联盟极速扩张。目前,蔚来能源已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集团、江汽集团奇瑞汽车、路特斯、广汽集团、中国一汽、智己汽车达成充换电战略合作。截至5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建设换电站2427座、充电桩22595根。

因此,纯电战略尽管路途曲折,但依旧曙光闪现。

汽势观:偏执者才能成功

有意思的是,看看新能源汽车最成功的两家企业,一个特斯拉,一个比亚迪,其创始人都符合“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商业法则,手机界的乔布斯也是如此,而死磕换电、只做纯电的李斌,又是否会笑到最后。

有意思的是,按照当下流行的“周期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插混周期”,而汽车行业尤其是中国汽车产业,无论是销量、市值、技术路线,都处在风水轮流转的循环。2024年是当之无愧的插混大年,而何时等到纯电大年,等到纯电周期来临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