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外资豪车为何频频“骨折式”打折? 车企江湖如何变了?

“五折凯、六折虎、七折豹”,成为了汽车行业现在的流行语。虽然很多民众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互相价格比拼,不断给消费者“降价不降质”。但是谁能知道,传统的外资豪华品牌轿车价格更是打折让人不敢想象。


外资车企品牌的优惠不是大家能想象到的优惠万儿八千,而是达到了让人倒吸凉气的几万十几万的力度。例如凯迪拉克XT5优惠12万元,路虎揽胜极光优惠19万元,捷豹XEL优惠15万元。过去民众认为高不可攀的豪车,现在花一辆经济型轿车的钱就能买到,现在进入到一个什么竞争江湖?

不过换一个思维角度,那些外资进口或者合资品牌的传统豪车,之前的利润率是不是很大很大?否则如何能降价如此多呢?再深度思考,是不是也意味着我国的本土国产品牌,是不是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的能力,质量和成本控制经受住了考验?

可以下结论,国产本土品牌汽车确实站起来了!如果没有本土品牌的崛起,怎么可能有这些进口品牌豪车的大优惠呢!中国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曾经一度被这些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汽车垄断着,但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真正实现了产业崛起和升级,带给消费者也是满满的,更多选择和持续的价格优惠。

看看目前这些国外品牌的国内价格,凯迪拉克CT4裸车价只要13万元,优惠10多万。而宝马i3裸车车价仅仅只有17.95万元,记者在广东调查,发现报价可以整整优惠了17万元。仅仅从价格方面考量,真是已经是入门级的最低C级家轿了。那么降价的核心原因在哪里?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过程中,本土车企品牌也经历了从模仿与跟随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汽车的需求增加,本土车企品牌开始崛起。而外资车企在新能源电动化的过程中,彻底的保守落后了。即使现在他们推出了新车型,也并不能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卖不出去也只能打折了。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1—4月,中国本土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466.4万辆,同比增长26.7%,市场份额达到60.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更快。这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首次超过60%,结束了近十年来在40%红线上的反复拉扯。本土车企品牌的崛起,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实现了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的转变。

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所有类型汽车(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总计)销售的50%。而在新能源汽车销售中,除了特斯拉个别车型还能占据销售前20榜单,其他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在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弯道超车”竞争中,我们看准了时代趋势,现在本土品牌合在一起,真的是遥遥领先。

现在我国本土车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不限于在国内攻城略地了,而是“加速出海”竞争全球。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我国乘用车整车累计出口383万辆,同比增长62%;2024年1-4月出口总量累计148万台、同比增长37%。全球汽车江湖将重新构造。

其实只要有着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还有着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未来我国本土品牌汽车可以遍布全球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新科技时代,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已经成功在望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