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BBA售价打起了“骨折”,谁掰断了合资车的翅膀?

“五折凯、六折虎、七折豹”,成为了汽车行业现在的流行语。虽然很多民众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互相价格比拼,不断给消费者“降价不降质”。但是谁能知道,传统的外资豪华品牌轿车价格更是打折让人不敢想象。

01

量价齐跌的外资豪车

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型的不断发展,国产品牌日益崛起,已经逐步蚕食豪华品牌的市场空间,甚至给包括奔驰宝马奥迪以及保时捷在内的外资豪华品牌带来巨大冲击,似乎降价已经成为唯一吸引消费者的方法。

一家位于哈尔滨凯迪拉克经销商日前发布海报称,“买一辆送一辆”——消费者若以指导价贷款购置一辆XT5或XT6,可免费送一辆最低配的CT4。与此同时,网传宝马i3纯电动车售价暴跌,官方指导售价35.39万元的2024款eDrive 35L降价至不足19万元,折扣力度空前。

“宝马i3打五折多一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负责卖车,老板说降就降。”上海宝诚悦鑫一位销售人员说,6月本身是车市淡季,临近端午节,经销商希望通过打折促进消费。记者发现,店内新车打折幅度都较大,宝马i5起售价43.99万元,端午节优惠价31万元左右,降价也高达13万元。

与此同时,今年保时捷的销量大幅下滑,纯电车型更是销售困难,导致车价跳水,甚至出现了亏本卖车的情况。像Macan优惠11万,入门价格低至46万元,Taycan降价40万元等消息都被媒体到店得到证实。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保时捷中国区选择了压库存,这无疑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双方矛盾也因此激化。

多家媒体报道称,三家保时捷中国区经销商因为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已联合多家集团投资人向保时捷发函,要求总部就近期销售新车亏损进行赔偿或补贴。

贴着“保时捷”这么一个大标签,此事也迅速发酵起来。5月底,保时捷总部派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了解情况,随后,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发布了联合声明,称“共同面临着若干复杂的问题”。

除保时捷外,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等超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问界、理想等国产新能源品牌销量持续增长,要知道这部分可是30-45万级的传统豪华品牌的核心价格区间。

事实上,主流合资品牌、豪华品牌降价与其在中国市场销量表现有关。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63.5%,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已不足四成;其中,德系和日系市场份额还勉强保持在10%以上,美系、韩系、法系等市场份额均维持在个位数。

而从品牌表现来看,今年4月一汽-大众零售销量同比下滑15.6%,至此已经连续三个月零售销量下滑;今年4月丰田中国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7%。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随着中国品牌竞争力增强 ,市场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目前跨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

03

新能源汽车打通出海路径


除拿下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外,被誉为“新三样”的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中国产品近年来在出口市场上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新三样”产品的出口总额达到惊人的1.06万亿元,不仅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还实现了同比增长29.9%的骄人成绩。这一飞跃式的增长不仅彰显中国制造业的强劲实力,也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进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愈发抢眼。

比亚迪为例,其在全球市场已进军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近60个国家,扎根之后还要深入,比亚迪便开启自有渠道的扩张之路。

1月31日,比亚迪与匈牙利签署乘用车工厂土地预购协议,标志着其在欧洲本土化新突破,在更早前,已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选址建厂。不难看出,自有工厂的建立将为比亚迪自有产销渠道的建设铺设更稳定的根基。

新能源车企出海大军中,传统车企处于领先地位。从销量来看,吉利、比亚迪、上汽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清晰。

闷声发大财的上汽,是2023年新能源车企出海大潮中的大赢家。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为120.8万辆,官方虽没有公布新能源车的具体销量,但据上汽集团副总经理赵爱民透露,销往海外的新能源车占比大约为24%,即28万左右,足以傲视群雄。

其中,名爵品牌和大通MAXUS品牌的表现最为突出。去年下半年,上汽名爵明显加快了新能源转型速度,并将“高价值”、“全球化”列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赵爱民则透露,未来两年上汽还会在海外市场上市14款新能源车型,包括智己、飞凡等高端新能源车子品牌,也已将出海提上日程。

利润是驱动新能源车企们出海的最大动力。“由于出口市场的高利润率,出口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利润往往能抵上国内销售近三辆同款车。”正是这一诱人前景使得各大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国内巨头已经将出口提升至核心战略地位。企业深知,在海外市场,价格往往是消费者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未来,车企将通过优化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以降低出口车型的价格,从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04

东南亚为跳板的出海策略

若问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首站选哪?多家中国车企会直接给出答案——东南亚。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井喷始于2022年。首先东南亚部分国家紧邻中国,占据独家地理优势;其次,该地区主要国家均于2022~2023年推出针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税收补贴政策,也提出充电桩数量目标和汽车电动化率的路线图。双重优势之下,泰国起步最快,印尼市场基数大,马来西亚及印尼已有初步布局。

在泰国当地,比亚迪、长城、名爵、广汽埃安等新能源纯电或混动车型已初露头角,EqualOcean创始合伙人黄渊普曾带领团队去到泰国考察当地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出海现状,在泰国当地,广汽埃安的旗舰店十分气派和敞亮,埃安部分车型在店铺正中摆放,供消费者进店参观。

与逐渐增长的新能源出口数据相反的是,在东南亚的很多地方,民众对新能源的认知以及当地新能源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现实中有些人并不熟悉新能源车,对于如何利用新能源车以及能带来哪些好处并不深切了解,他谈到一个事实是,在柬埔寨,人们买了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用了几个月就想卖掉。

新能源汽车出海除要适应道路、充电桩等本土化“基建”外,海外市场的政策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在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政策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此外,潜在的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也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造成影响。例如,德国港口堆积的中国电动汽车问题就反映了潜在的贸易壁垒。

05

写在最后:产业链出海

回顾全球汽车强国的国际化历程,大致都经历了从整车出口到海外建厂的过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也进入到纵深发展阶段,正逐步从“产品出海”转变为“产能出海+产业链出海”。

对整车企业来说,产能出海相对更具有经济性。海外建厂情境中,产能利用率达到50%时,车企海外建厂毛利率即可转正;产能利用率突破60%时,即可超过国内销售毛利率;产能利用率达到80%时,毛利率大幅领先国内销售和整车出口情境,海外建厂经济性凸显。鲜明比较下,新能源汽车自主车企选择产能出海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能持续扩张,为适配北美、欧洲等地区的车企客户需求,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开始全球布局、扩大产能。一方面,就近建厂有利于零部件供应商快速响应当地客户需求,同时降低运费、关税等成本,稳固零部件企业在海外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在海外设厂的零部件企业也有望通过拓品类、拓车型、拓客户等路径,实现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并成为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