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余承东布设的「文字陷阱」,回怼的比亚迪踩进去了?

余承东给比亚迪布设的四个文字陷阱,一个比一个狠。

不得不说,从目前汽车行业的营销玩法来看,传统汽车人永远玩不过互联网就业的,搞技术的也很难察觉在互联网掐架方面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炮儿——在比亚迪回怼余承东后,无论事件如何发展,余承东都是赢家,就像当年加多宝“碰瓷”王老吉,而王老吉进行了回应。

余承东“明褒暗贬”的言论,不像是对比与举例,更像是陷阱,他在今年6月举办的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提出:“全世界第一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有超低的成本,华为不善于卷超低价格,还是善于卷智能化、卷豪华感……”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则回应,“只要有一个好的技术、通过一个好的价格,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益方”,并指出“华为过去一两年也进行了两次降价,这也是卷价格的行为”。

“聪明”的余承东,不仅让比亚迪陷入了“卷价格”的自证,而且站在了“卷价值”的制高点,同时不花一分钱,再次实现了几千万发布会才有的传播效果。

比亚迪是不是在“卷价格”?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降价的角度去看——当然,这也不能怪余承东强行贴标签,毕竟这位“老炮”在中国汽车行业还算是新手。

从2010年走来的汽车行业从业者,几乎都有这样惨痛的记忆,即过去中国品牌的轿车有着“破10万必死”的魔咒,国产SUV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但瓶颈也就在15万元,一旦过了这个区间,消费者就不买单了——这两大坑,“叫好不叫座”、卷所谓“价值”的观致品牌全踩了,让老余搜搜结果怎么样?

在当下的主流市场,比亚迪如今在确立20万级以内产品的定价权,因此在该区间内布局了大量的主流产品,从低至高分别有海鸥驱逐舰05、元系列、秦系列、汉系列、唐系列以及海狮07等等,这才逐步达成了目标,也基本树立了国产汽车20万以内仍然可以走量畅销的公众认知。

从这一角度去看,比亚迪是扎扎实实地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升级,不用扯30万、40万的方程豹,甚至100万的仰望。更何况,把车价格卖的更高本质上和“卷价值”也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包括宝马奥迪现如今也在大幅度降价,如何分辨这些豪华品牌到底是在卷价格还是卷价值?

老余的说法,是建立在造车新势力大规模入局之后,企图以对自身更加有利的“智能化”逻辑,来砸翻传统汽车企业或者说老牌车企的饭碗。当年以及现在的部分新势力,动辄要把车卖到30万以上,这不是因为这些品牌真的有什么技术创新,而是因为卖不到这个价格,他们就活不下去——资本鼓动的市值上涨,那是泡沫,不是价值。

余承东的第二个“文字陷阱”,就是在这种认知上,让比亚迪陷入“卷价格自证”的逻辑闭环。

在汽车有文化看来,车企是卷价格还是卷价值,这个问题本身是没办法自证的,正如李云飞在回应中所言,只要降价,那么也可以给华为贴上卷价格的标签。只不过,大家不在一个细分市场里面卷,“在30万级市场卷的,就能够鄙视在20万级里卷的品牌吗”?这种说法有些荒唐。

在全民降价的今天,没有一家车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卷价格,只不过“卷技术”或“卷价值”是更好听的说法,能够让在内卷中斯文扫地的品牌多上那么一点颜面——就像当年的福特T型车,本质上也是控成本、卷价格的产物,只不过在情怀层面,我们更愿意用开创流水线作业的先驱来美誉。

从另一个层面去谈,“油电同价”甚至“电比油低”亦是趋势,比亚迪只不过先做到了这一点。

而第三个“陷阱”,则是“卷价值”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一件事。

从词义上分析就能察觉到这种矛盾,内卷本身代表着短期行为,是内需过剩催生的市场淘汰过程,而价值则带有长尾效应,是用户认知层面的体现,对于无车且经济压力较大的人而言,秦、元这样低能耗、高实用性且好开耐造的产品就是最大的价值体现,30万的华为贴牌的智能技术再香,对于负担不起的他们来说或许也没有价值。

在汽车有文化看来,突破内卷的方式不在于卷价值、卷技术或是卷价格,而是在于提供具备差异化能力的产品。

如果华为的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系统是行业独一份,那么华为根本无需在意内卷,也不必去谈“卷豪华感”、“卷智能化”等,既然内卷,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价格为标尺,而用户买单的关键,也始终都是价格,这对于所有竞争者而言是极为公平的一件事——新创车企埋怨内卷,本质上在于他们薄弱的行业积累,不具备内卷的能力。

长安汽车朱华荣在近期的2024中国重庆论坛中也曾谈到,“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不像数十年前行业留存着大量技术空白,如今中国汽车在全球领域的扩张,首先依靠的就是产品的成本优势,而全球的消费者的购车逻辑也始终在于产品更加物美价优。

最后,余承东在评论比亚迪时看似客观,实则将比亚迪推至了风口浪尖——虽然所有品牌都在卷价格,打出的产品也多有“卷王”标签,但在品牌层面,却没有一家车企乐于承认自己是“行业第一价格卷王”,因为这必将让企业成为众矢之的。这波捧杀,则是余承东的第四个陷阱。(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