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少点套路,多点真诚!“遥遥领先”式的汽车营销何时休?

5月底,比亚迪正式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首搭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9.98万元的亲民起售价和2开头的油耗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核心。“秦;引领油耗进入2时代”的话题甚至一度冲上了热搜。



显然省油已经成为了比亚迪的代名词,秦L低至2.9升的油耗表现也的确称得上“工业奇迹”,但深究之后我们发现事情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比亚迪公布的2.9升油耗是采用了NEDC循环测试法得出的结果!



根据GB15978-2021乘用车燃油消耗限值的规定来看,2021年7月1日之后申报的新车,能耗试验工况均由NEDC切换为WLTC,也就是我们目前买的的新车,车窗上张贴的汽车能源消耗标识也均为WLTC工况下测得的数据。而在国标要求的工况下,秦L两款车型的“最低荷电状态燃料消耗量”分别为3.8升和3.98升。作为对比,同级车型五菱星光为3.98升、奇瑞风云A8为4.2升。我们能够看出比亚迪秦L具有一定的油耗优势,但绝不至于像比亚迪说的“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开创油耗2时代”那般夸张。



关于油耗的问题,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公开回应称,“我们沿用了NEDC,我们相信NEDC是评价油耗相对更科学,和老百姓实际使用情况更接近的一个工况。” 杨冬生称,NEDC的平均车速是在33km/h,国家的工况升级到WLTC的时候,平均车速是在47km/h。但比亚迪发现主要的一线城市的平均车速是在25km/h,甚至23km/h,二线城市也是在30km/h以上,中国的正常行驶工况车速是在30km以下的。


显然这样的说法并不能够服众,毕竟WLTC和NEDC两种不同测试方式的差异,绝不只是平均时速的高低不同这么简单,二者所涉及的测试工况均有显著的差异。即便只是说平均时速的问题,走走停停、忽快忽慢工况下达成的平均车速25km/h和稳态工况下行驶达成的平均车速25km/h,油耗表现也是完全不同的水平,只盯着平均车速也是不科学、不严谨的。


而除了“油耗进入2升时代”之外,秦L还有一个数据是非常亮眼的,那就是满油满电续航2100公里,其中部分媒体的实测数据更是超过了这一数据。其实实测续航超过2000公里也算不上什么大新闻,就在不久之前,东风风神L7这款搭载1.5T马赫混动系统的PHREV车型就在羌塘无人区完成了2162.8公里无补能往返穿越。



而在3年前广汽本田第三届极限挑战赛中,4款广汽本田的混动车型均实现了60L油续航超过2000公里,其中凌派锐混动车型的续航甚至达到了2994.2km!要知道的是,当时的广汽本田锐混动车型没有能够实现长距离纯电续航的大电池,60L油的用量也低于比亚迪秦L的65升。



当然了,不论是比亚迪、东风风神还是广汽本田,我相信他们超过2000km的续航水平都是能够实际跑出来的,毕竟节油赛大家都是以相对极限省油的风格去驾驶的,而我作为一个经常取得车企节油赛冠军的汽车编辑,我驾驶某款1.6L合资燃油A级车开出过3.2升的综合油耗,所以我也有信心把比亚迪秦L开出超过2000公里的续航。但从消费者实际用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数字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谁会这么开车?



是比亚迪有问题吗?其实也没问题,毕竟秦L确实能够在NEDC循环下跑出2开头的油耗,用比较省油的驾驶方式,也确实能够续航突破2000km。所以我们认为整个事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比亚迪在发布会上传播油耗数据时,没有做出任何标注,很容易让大家产生误解,误以为比亚迪公布的数据和其他车企的数据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的,这一点上,比亚迪做得确实不够严谨。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在做传播的时候或许更应该多一点真诚。


蜀锦畅言:其实不止是比亚迪,“遥遥领先”、“80万元以内最智能的油车”等激进、夸张口号层出不穷,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他们确实都做到了不错的传播效果,甚至做到了出圈。但长远来看,如果用户基于对品牌的信任选择了旗下产品之后,发现实际的用车体验和宣传有显著的差距之时,可能会出现口碑的反噬,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狼来了”的故事,讲三遍就没人信了。毕竟造车是一场马拉松,不论是产品还是营销,注重长期主义才是关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