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销量跳水、持续亏损,北汽蓝谷押宝享界能有多少赢面?

图片来源:度哥

2024年4月摄于北京车展


在“华为汽车”概念的加持下,去年四季度以来,北汽蓝谷(600733.SH)的股价多次走高,市值从去年9月27日时的272.54亿元一度上涨到今年最高时的468.17亿元,随后震荡调整,最新市值定格在385.69亿元。


虽然股价走势整体向好,但从销量上看,北汽蓝谷依旧是属于行业内掉队的存在,旗下极狐和BEIJING两个品牌声量似乎越来越小。按照最新产销快报,今年5月,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量仅为5433辆;本年累计销售1.84万辆,同比下滑23.07%。


月均销售三千多辆,这不该是一个曾经霸榜中国电动车的行业翘楚该有的成绩,此前的北汽新能源,从2013年开始曾连续7年摘得国内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的年度销量冠军,如今的处境可谓是“天差地别”。


与此同时,近几年北汽蓝谷还深陷亏损泥潭,自身造血能力较差。据统计,从2020年至2023年,北汽蓝谷净利润累计亏损约226亿元,今年一季度再亏逾10亿元。


困则思变,现在能够寄希望的是,不久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宣布,与北汽蓝谷合作打造的首款旗舰轿车享界S9开启预订,预计将于8月上旬正式发布。


押宝华为深度智选,能成为北汽蓝谷绝地反击的“杀手锏”吗?


1

行业先锋跌落神坛


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商品的创新科技公司,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因此,北汽新能源算是国内新能源车企中的先锋,早早便抢占了电动车市场。2011年,北汽新能源就正式下线了首款纯电动汽车E150EV,之后又相继推出了EC系列、EX系列、EU系列等多个细分市场产品。


彼时,新能源汽车尚未普及,新势力还未“诞生”,依托强大的“国家队”背景,叠加网约车发展红利期,北汽新能源主要面向出租车、网约车、租车行业等B端市场,旗下车型又都是高性价比的入门级车型,很快便占领了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2013年北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居全国之首,共销售1629辆,同比增长99%,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整车业务。到了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售纯电动汽车达到15.06万辆,持续稳坐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之位,连续7年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或许是那几年北汽新能源的优异表现给了北汽集团勇气,在2018年北汽集团召开的一场发布会上,时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徐和谊直接说:“北汽就是走新能源化创新之路,燃油车不玩了。”


他甚至公开表示,除了特种车、专用车以外,2020年北汽集团将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在《车圈能见度》看来,抛弃燃油车走新能源之路的战略并没有什么不对,还可以说很超前,只是那会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后来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能有多拥挤,甚至把行业先锋、多年销冠直接挤到了边缘。


按照北汽蓝谷产销快报,2020年-2023年,北汽新能源的全年销量分别为2.59万辆、2.61万辆、5.02万辆和9.22万辆,虽然这四年同比一直有在提升,但相较其2019年时的15.06万辆还是跌去了不少。


与行业内其他企业销量相比,北汽新能源的差距亦很大。去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302.44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理想汽车的销量超过37万辆,蔚来销量超过16万辆;另有零跑、小鹏、深蓝、哪吒、极氪销量均在10万辆以上。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差距还在加大。今年前5个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仅1.84万辆,同比去年下滑23.07%。而同期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销量都是上涨的,一增一减之间,北汽蓝谷在曾经最擅长的道路上似乎越走越难。


2

亏损不止负债高企


在汽车市场大规模价格战下,新能源车市场增长但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只有达到一定规模,车企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而北汽蓝谷这几年销量的“大跳水”,自然对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翻阅北汽蓝谷的财报发现,2016年~2019年,北汽蓝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77亿元、132.50亿元、180.91亿元和235.89亿元,成长态势良好;净利润分别为9480.12万元、5940.13万元、1.55亿元和9201万元,虽说有波动,但也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而接下来的2020年,北汽蓝谷营业收入仅为52.72亿元,同比下滑77.65%,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64.82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86.97亿元,亏损收窄至52.44亿元;2022年营收95.14亿元,亏损54.65亿元。


去年,北汽蓝谷的亏损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公司虽然实现营业收入143.19亿元,同比增长50.50%,然而净利润却亏损54亿元,跟2022年基本持平。


计算可知,2020年-2023年这四年间,北汽蓝谷的累计亏损约226亿元。而这还没完,今年一季度,北汽蓝谷的净利润再次亏损10.16亿元,很难不让人担心其的后续生存能力。


并且,连年亏损下,北汽蓝谷的资金也有些吃紧。负债方面,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5.05亿元,短期借款有55.53亿元,长期借款有19.52亿元。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达到79.87%,相比上年末增加约2.46%。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只有33.72亿元,不足以覆盖短债。


值得一提的是,《车圈能见度》观察到,北汽蓝谷还是一家颇为依赖政府补贴的企业,每年都会收到一大笔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这几年公司获得的补助也在减少。


2018年-2023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9.18亿元、10.42亿元、1.13亿元、1.31亿元、8162.59万元和6977.86万元。可以看出,补贴退坡之后对北汽蓝谷的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谈及盈利问题,在2023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北汽蓝谷曾表示,公司产品销量仍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暂未显现,导致产品成本阶段性偏高。随着后期新产品的陆续上市,产品结构逐渐丰富,渠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销量及盈利能力将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只是截至目前,我们还没能看到北汽蓝谷销量的快速提升,所谓的规模效应和盈利改善要等多久才能实现?


3

押注享界救命稻草?


众所周知,目前北汽蓝谷主要打造的是极狐、BEIJING两大品牌。其中,BEIJING品牌是公司基于北汽集团六十年造车经验打造的经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BEIJING汽车的产品阵容中包括EU7、EU5车型,2023年8月,EU5升级为EU5Plus。


极狐则是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售车型包括全地形性能纯电SUV极狐阿尔法T森林版、智能豪华纯电轿车极狐阿尔法S森林版、定位高阶智能驾驶纯电轿车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智能亲子车考拉、超能纯电SUV阿尔法T5。


按理说,两大品牌共同发力,面向不同客群,北汽蓝谷能“爆单”才对,但实际情况却是,不管是极狐还是BEIJING,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都好像没有多少立足之地。


就拿极狐汽车来说,去年全年销售新车30016辆,月均销量才2500辆左右,很难与其他新势力抗衡。要知道极狐的诞生,可是承载着北汽蓝谷在新能源C端和高端领域突围重任的,并且拥有华为赋能,如今反倒像是一个“包袱”。


或许是北汽蓝谷也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重回巅峰可能性微乎其微,鸡蛋要放在多个篮子里。于是与华为再次展开合作,只不过这一次选定享界,押注智选模式。


就在上个月底,由北汽新能源与华为共同打造的首款智选模式车型、鸿蒙智行首款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举行了预售发布会,标志着北汽与华为之间的智选模式合作正式“开花结果”。


当时,余承东亲自站台讲解,公布了享界S9预售价为45万-55万元,预计将于8月上旬正式发布。并称享界S9将会重塑行政级豪华,在车内空间方面可以对标奔驰S级长轴版和宝马7系长轴版等D级豪华轿车。


不可否认,近年来“不造车”的华为在汽车市场一路高歌猛进,问界的火爆,让市场对华为智选模式产生了更多期待,而花落北汽的第三个“界字辈”能达到什么高度,也让吃瓜群众充满好奇。


《车圈能见度》认为,于北汽新能源而言,享界S9是有可能成为其品牌回升的催化剂的。但是这款定位于行政豪华轿车的新品,能在市场上激起多大水花还有待考察,毕竟所属赛道依然较为小众,一起参与竞争的还有蔚来ET9。


如果换个角度说,曾经不靠外力也能持续多年拿下销冠的北汽新能源,或许也该想想,怎样在不依赖华为的情况下,也能找到重回辉煌的好路子。



作者 | 柏源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