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曾经的美系豪华品牌林肯,正在新能源车企的冲击中日暮西山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林肯汽车,曾经作为中国人心中的一代美系豪华车,目前正在时代浪潮的尾端苦苦求生。

近一年来,仍然以油车为主导的林肯汽车销量在7万辆左右,但对比同价位的奔驰宝马奥迪,奔驰仅计算油系的SUV和轿车销量就已经达到了48万辆,宝马和奥迪则是60万辆,即便是与林肯同样出身的美系品牌,凯迪拉克近一年的销量在17万辆,沃尔沃则是14万辆。

2024年5月,位于广州番禺区的林肯4S店彻底关闭,似乎是在诉说着这个美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日暮西山。

那么,林肯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落到今天这种境地的呢?

林肯:二线豪华品牌的尾巴

提起林肯,许多人想到是那款加长的总统轿车。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的座驾,在起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是主打豪华定位。但是早期的林肯,遇到的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剧烈的时代。对于富起来的人们来说,他们用比美国本土昂贵的价格,买到的却是林肯老旧的车型,加上彼时林肯性价比远远低于市场其他汽车,如此诚意之下,林肯没有把握住中国油车市场扩张的最好时代,在2008年灰溜溜地告别中国。

不甘心失败的林肯在2014年看准了中国豪华汽车销量一路飙升的机遇,于当年准备再次试水中国。这次林肯终于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将品牌下的全系SUV系数引入中国。自此,美系林肯的“空间大”、“油耗高”等观念深入人心,2017年销量达5.4万辆的成绩也成为林肯在中国站稳脚跟的标志。

不过,刚刚在中国有所起色的林肯很快就被国际局势拖累: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加征关税,中国不得不做出反制措施。也因此,林肯不得不调高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这直接导致2019年的林肯汽车销量下跌两成以上。

为了突破困境,林肯在2020年与长安合作,自此开始了林肯汽车的国产化之路。凭借着推出与中国消费者契合的品牌、降价以及营销策略,当年度林肯的销量直接上涨三分之一以上,2021年度更是逼近年销量10万辆。

get?code=MjEyOTRiZWU0ZjJlODVhNjJlNzhjMzA4MDJkYjkzMjQsMTcxNzkxOTcyNDU2OA==

也正是在此时,林肯正式将自己定位为“二线豪华品牌”。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林肯一共推出了五款车型,分别是:

30万到40万左右的中型SUV林肯航海家

20万到35万的中型轿车林肯Z

20万到30万的紧凑型SUV林肯冒险家

50万到75万的中大型SUV林肯飞行家

100万元以上的豪华SUV林肯领航员

然而市场再次与林肯“开起了玩笑”:随着2022年的疫情爆发、芯片短缺等影响,林肯销量再次回到了年销量6万辆的水平。

进入到2023年,面对汹汹而来的电动化浪潮,林肯也想在电动上发力,于是推出了混动版的林肯航海家。

但是与市场预期相比,林肯航海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为林肯带来了一定的销量,但其销量增长乏力已经逐步凸显。

比如同价对比,截至目前,林肯航海家的月销量大约在2000辆左右,但奔驰GLC,月销量在10000辆左右,即便是比混动林肯航海家低5万元以上的,属于增程式混动的理想L7,月销量也在10000辆以上。

到此是什么原因,让林肯在中国市场始终是磕磕碰碰、举步维艰,以至于如今只能待在二线豪华的尾部?

林肯:在汽油上的过分守旧,在新能源上的用力不足

2024年6月7日,某著名的二手车经销商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其店内的8辆林肯二手车完全“卖不出去”,平均库存周期在45天到70天不等。

据这位二手车经销商所说,在今年一众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冲击下,奔驰C级从2年前的35万落地到如今的24万,雷克萨斯ES优惠力度达到10万,b级车的标杆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全线降价到二十几万。

在这一大批降价潮中,林肯就成了这一大批降价潮中的“可悲炮灰”,也导致即便二手车商手中的林肯,有许多都是公里数只有10000公里、配置不低的车,2022年、2023年尚能“收一台卖一台”,但进入2024年就始终卖不出去。

二手车商的“哀嚎”只是表面,当我们剖开林肯汽车的内部后会发现,对油车的过分坚持和在电车上的“遥遥落后”,才是林肯一步步衰落的根源。

从品牌力上来说,林肯始终不如“BBA”的名头响。但即便在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的、响当当的油车企业纷纷降价的时候,品牌力不如BBA的林肯,却仍然死守着价格,降价空间小的可怜。

一位车主在网上曾经吐槽过:去林肯的4S店,销售会给你奉上甜品、饮品,会和你大谈林肯的美国汽车文化,可一旦到了问价的时候,面对消费者降价的需求,林肯销售则是摇头再摇头。而且最扣的是,买林肯汽车,对方只赠送免费的脚踏垫和完全透明的贴膜,免费保养?免费质保?对不起,这个得需要消费者自己据理力争人家才愿意送。

结果车主转头去了凯迪拉克店,对方销售从一开始就拿着报价单一步步和消费者探讨降价空间。

get?code=MzE1MTUzMWY4YmU5ZjJlOWRhYjFkMzRhZDUwMjY2NjEsMTcxNzkxOTcyNDU2OQ==

品牌力不如BBA,甚至降价幅度还比不上同样的美系车,林肯不受消费者待见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相比于同价位的BBA来说,林肯的性价比确实要跟高。就以尊睿版的混动林肯航海家为例,作为落地40万出头的林肯航海家顶配版,不仅有着同价位BBA没有的超宽大连屏,还有BBA需要加价才能享受的全系四驱、前后排座椅按摩、通风和加热。

可即便如此,把林肯买回家的消费者还是要面临林肯固有的毛病:油耗高。

普通的林肯Z、林肯冒险家这样的2.0T的油车,普遍油耗都在百公里10升以上,甚至有的还到12升。即便是混动的林肯航海家,油耗也在8以上。

作为一家传统的油车车企,林肯对于油车的调教或许有优势,但对于油电混动的调教尚属稚嫩。

于是消费者看到20几万的林肯汽车,需要每月掏几千块钱的油费,于是纷纷转头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电车。

哪怕是比林肯航海家官方价格普遍低5万元以上的理想L7系列,其综合油耗约在7.4左右,也比林肯航海家混动版要低。更不用说同样是长安旗下,与林肯汽车同样配置的福特锐界系列,价格比林肯系列车型都要便宜,体验却与林肯系列一致。也无怪乎许多网友把林肯系列冠名为“换壳的福特锐界”。

油耗不占优势,混动打不过新能源,同样体验下价格还比自家车型高,更不用说还让消费者吐槽最多的林肯车机。

林肯虽然号称具备L2级别的智能驾驶,但是也就仅限于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碰撞预警等风险提示等,与五花八门的新能源智能车机相比,还经常存在车机卡顿、死机等情况,更不用说林肯车机连CARPLAY都不能标配。内置APP无法卸载,无法安装其他APP,就例如林肯车机自带的百度地图导航,比一般手机的百度导航阉割不说,连普通的红绿灯读秒功能都不具备。这样的车机水平着实是浪费了林肯主打的“大连屏”。

哪怕消费者能够放宽心,接受以上林肯的种种“缺点”,但保养维护的不方便也是大部分林肯车主吐槽的地方。

且不提北上广这些4S店“遍地走”的一线城市,林肯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就不多。比如一个县城里面,必然有奔驰宝马奥迪的4S店,但却很难找到一家林肯4S店。即便是一座地级市,顶多也仅仅只有一家能够提供服务的林肯4S店。买林肯汽车的消费者想要进行维护保养,动辄就得开100公里以上才能到店里,十分不方便。

但是,如果消费者想出手自己手里的林肯汽车,会发现,这车的保值率低的惊人。

诚心而论,林肯汽车的品质、内饰等各方面质量可以,但保值率太低。一般买车一年后卖出,这车就得以低于原价10万元左右出手了,再往后,可就是折价一半的价格了。所以,许多消费者在买林肯汽车的时候,都得掂量一下,这车会不会就此砸在自己手里。于是导致许多消费者对于林肯汽车都望而却步。

于是以上种种,导致林肯在中国市场已经沦落到了二线豪华品牌的尾端。

你可以说座位一家百年品牌,林肯的车质量还行。但不可避免的是,这种多年来对油车的守旧,和对新能源市场行情变化的不敏感,确实是林肯在中国市场日暮西山的决定性因素。

林肯,在中国市场还会有翻身的那一天吗?

林肯,未来之路在何方?

可以预见的是,林肯如再不变革,是不可能在中国市场翻身了。

首先,林肯无法打入竞争十分激烈的低端市场。

在10万以下的中国市场中,比亚迪已经打下了大部分江山。无论是王朝系列还是海鸥海豚,已经成了低端系列的主流,更不用说,比亚迪自研的DM技术已经把油耗弄到了“2”。

手里没有电车技术,林肯根本不可能在低端市场上分一杯羹。

高端市场林肯更加打不开。

我们刨除劳斯莱斯迈巴赫保时捷911等超豪华车型,哪怕是在100万上下的高端豪华品牌领域,目前消费者也是更加偏向于国内车企的智能驾驶。尤其是以比亚迪仰望系列为代表的新能源豪华品牌和以AITO为代表的智能驾驶系列,都猛烈地冲击着高端豪华品牌市场。消费者从过去注重高端豪华的内饰、驾驶体验等方面,转而更加关注例如仰望U8的“原地掉头”和“下水”、“无人机伴飞”,AITO的高端智能驾驶等创新点。

get?code=Y2ZkYjE1Yzk2MDRmMmYxZDU4NzNkZTNlZWUyMGQ1NzQsMTcxNzkxOTcyNDU2OQ==

而在二线豪华这一林肯原有赛道上,林肯也没有更多的竞争力了。

比品牌,林肯拼不过BBA,比降价,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都在拼命降价。

林肯在二线豪华品牌的优势已经逐渐缩水,反映到汽车销量上,恐怕2023年林肯航海家的带动将会成为林肯在中国市场最后的一点“辉煌”。

林肯如果想在困难重重的中国市场生存下去,唯有在电车上发力,借助林肯原有的车辆品质,在30到40万的价位上推出更有竞争力的电车,方能继续在中国市场继续立足。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