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秦发展简史(上):十年之约,秦扫六合

前几天的秦L和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会看了吧?

先是船夫哥在舞台上激情演讲,然后是大多数人看不太懂的技术分享,最后上来俩人说对口相声,依然是很比亚迪的发布会。

但这都不重要,大家最后记住的,只有2.9L每百公里的亏电油耗,虽然这个数字被不少人质疑是假的,采用了老旧标准等等。

我也认为是假的,还说什么开创油耗2时代,人家纳智捷多少年前就达成的成就,你现在才拿出来说,比亚迪就是逊啦~

当然,不论这些讨论结果如何,秦L的热度都空前爆炸,比亚迪把发布会地点选在西安,当年第一代DM系统的诞生地,也是历史上那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发源的地方。

毫无疑问,搭载第四代DM技术的秦plus DM-i已经抢下了相当大一块A级车市场,A++级秦L的加入,比亚迪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我就是要统一A级车市场。

本期二楼话题,我们就借着热点,回顾一下比亚迪秦“统一天下”的过程。

初代秦(2017-2017)

秦这个车系非常神奇,与其说它是为了接比亚迪F3的班,拿下A级车市场搞的车,不如说是为了验证DM技术而搞的车。

正所谓一代DM一代秦,比亚迪秦系列上市十一年,累计销量突破一百五十万辆,第四代秦L上市之后,这个数字必然还会快速增加。

2012年,比亚迪搭载初代DM技术的首款插混车型F3DM已经上市四年了,所谓DM,就是Duel Mode双模的意思,可油可电。

从历史意义上说,这辆车是全球首款量产的插混车型,是国内插混车型的起点,是绕过日系油混专利的另一种混动技术,也把插混这个概念带到主流市场的视野中。

但从销量看,大家并不在乎这背后的意义,也不在乎节约的那点燃油,大家看到的只是它比燃油版F3贵了大几万,即便算上补贴也要贵不少,还找不到地方充电,纯纯脱裤子放屁。

所以从2008年上市到2013年停产,F3DM累计只卖出了3000多辆,其中大部分还是被各地政府的“十城千辆”活动消化了。

这就尴尬了,当时的比亚迪不说是腹背受敌,也可以说是被前后夹击吧,经销商大规模退网的风波刚刚平息,跟J品牌的口水仗成了乐子。

2010年左右,比亚迪还放出豪言,我们是新能源技术领导者,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这在当时看来纯纯就是个笑话,但谁也没想到,如今比亚迪把它变成了现实。

第一代DM技术虽然和今天大获成功的DM-i技术理念上最为相似,但领先半步是先驱,领先一步就是先烈,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就卡在50万辆上下,止步不前,一直持续了10年。

怎么整?DM系统还搞不搞?

王传福曾经在多个场合进行过自我反思,说F3DM失败的原因就是发动机和电机的功率都太小了,光想着省油了。

所以第二代DM系统要搞,性能还要一步到位,直接298。

2012年开始,国家对新能源车免征车船税,同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推出了搭载第二代DM系统的秦概念版,一年后,开始在各地预热,2013年底正式上市,售价189800-209800元。

这是第一款以朝代命名的汽车,还是开万世之先河的秦朝,看得出来,比亚迪是想用这款车打个翻身仗,甚至开了个全新的车系,断了以前的所有念想。

设计上也做了大胆突破,跟比亚迪以前所有的车型都不一样,就很……科幻,前脸张牙舞爪,尾灯恶魔微笑,大晚上谁在后面见了都得吓一跳。

前面说,第二代DM系统来了个180°大转弯,从1.0L三缸自吸发动机+P1+P3电机的节能取向,变成了1.5T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P3电机的性能取向,百公里加速直接干到5.9秒,这可是售价20万的5.9秒,比亚迪也很自豪,甚至把这个数字印在屁股上,这个传统也留到了今天。

所以那段时间,比亚迪官方还搞了个“秦战六国”直线加速擂台赛,说有一个算一个,谁来都行,赢了我就能拿1000块钱,参赛选手大概有30多个,最后比亚迪秦赢多输少。

一时间,比亚迪秦被冠以性能猛兽的标签,粉丝群体甚至流传出了一句:纽北跑不过秦,用来嘲笑那些傻大憨粗的燃油车,所以这次秦L这帮自媒体的行为,也算是致敬当年比亚迪当年。

第一代秦和第二代DM系统的这种性能取向,也影响了后续比亚迪车型的定位。

2014年,比亚迪提出了542战略,就是5秒级加速、电4驱动力、2L以内油耗,比亚迪把这件事叫“弯道超车”。

后来的唐、宋基本都是这个取向,车主在路上,只要满电,看谁都想崩,什么牛马伦,见一个杀一个,杀红了眼,轩逸都不放过。

性能强的同时,还有一点非常引人注目,2L以内油耗,当年迪子的卫星放的高高的,秦搭载的这套第二代DM系统,当时宣传的百公里油耗只有1.6L,哦……所以比亚迪这么多年的技术算是退步了~

可能迪子自己也知道这数据放到今天有点打脸,所以在第五代DM发布会上标注的数字是5.9L,历史果然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啊……

好在,当年的互联网还没今天这么发达,大家虽然都认为这个数字不真实,但很少有人付诸实践去测试,而且发不了短视频开不了直播,即便测了没收益,所以大家也吵不起来。

事实上,只依赖P3电机的第一代秦,性能虽猛,但发动机充电效率太拉跨,有电时候傻快,没电了跟普通1.5T没啥区别,甚至更顿挫,这就好比俩技师给你四手联弹,一起捏脚,总有一个劲儿大一个劲儿小的,不平衡。

但好在,第一代秦的配置足够吸引人,甚至还有遥控驾驶和车载语音系统这种奇妙的配置。

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秦最高还能拿到7万元左右的补贴,落地成交价比同级别合资车型低不少,充电桩也越来越多,充电越来越方便,所以买起来省钱,用起来省钱,性能也有,最后销量也还算可以,甚至有不少被当作出租车和网约车。

2016年,比亚迪推出了秦的纯电版本:秦EV300,字面意思,续航300公里,同时推出的还有同平台换壳的E5,对,比亚迪那时就已经开始干这种一鱼两吃的事了。

2017年,为了符合国家补贴对纯电里程的要求,比亚迪把改款的秦改名为秦100,油箱缩小,电池加大,纯电续航100公里,后来又出了秦70、秦80几个版本。

到2019年,平行时间线上的秦Pro已经上市了,老款的秦也迎来了改款,换上了家族式的龙脸造型,轴距没变,但受限于定位,车长短了不少,动力形式也从插混+纯电,改成了纯油+纯电组合。

其中这个纯电版本只更新到了2021款,但现在还在售,不少城市的出租车都还在用它,上个月还卖了1000多辆,介于海豹护卫舰07两个贵物之间。

总的来说,第二代DM系统和第一代秦算是给比亚迪吃了个定心丸,虽然销量一般,但证明了插混这条路是能走得通的,市场接受度也是可以培养的,还得接着干。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