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的一款电动车,把美国车企和政客快整崩溃了:美国贵3倍

工业巨头垂垂老矣,而新贵后浪已经拍岸。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风起云涌之际,一辆来自中国的"海鸥"悄然飞抵美国。它虽然身价不高,却有着不输豪车的精良做工和令人惊艳的质量。这只"海鸥"的到来,让美国汽车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从零部件到整车,中国造的痕迹无处不在

当这辆比亚迪"海鸥"被运到位于底特律的Caresoft Global公司时,大家都对它充满了好奇。这家公司的总裁特里·沃乔夫斯基可是通用汽车的前总工程师,从业45年的他见多识广,一眼就能看出车的门道。

他和一位资深汽车媒体人决定先试驾一番。当两人仔细端详"海鸥"的时候,第一个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后备箱的接缝处理。焊点和封胶工艺简直完美,丝毫看不出一辆仅1万美元的平价车该有的粗糙。座椅缝线和内饰用料同样令人惊喜,绝非"豪车即视感"。更让他们心生敬佩的,是"海鸥"的四轮盘式制动器,要知道这在同价位车型中几乎不可能出现。

试驾中"海鸥"在颠簸路面的表现略有瑕疵,但胜在车内安静。沃乔夫斯基由衷感慨,要在美国买到同等质量的车,怕是要贵出3倍。他认为"海鸥"的超高性价比,正是得益于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装配,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和品控能力,是美日车企望尘莫及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电动车,美国车企和政客坐不住了。他们先是惊呼,再无关税壁垒,中国车将摧毁世界车企。随后便急不可耐地把关税从25%提到100%,妄图用政策干预市场。

对此,美国普通百姓怨声载道。他们质问:凭什么要为本土车企的低效买单?消费者渴望买到价廉物美的好车,政府却在人为设障,逼我们多花冤枉钱,到底是在为谁服务?

受保护的温室,是创新的坟墓。我们或许可以从宝岛台湾的车市窥见端倪。长期以来,台湾靠高关税扶持本土车企,结果呢?岛内车企大多昙花一现,至今难觅知名品牌。当区域市场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靠小圈子过活只会加速灭亡。

面对逆境,中国车企并未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开疆拓土。在欧洲,以匈牙利为桥头堡进军欧盟;在美洲,借道墨西哥打入北美。面对不公的游戏规则,中国企业学会了弯道超车,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寻求突围。

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本就是一个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当守成大国还在搞小动作、设置障碍时,中国车企已经在加速奔跑,尝试参与全球市场的再分配。机遇永远眷顾有准备的人。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事之秋,中国车企正以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用过硬的产品诉说野心。

科技树的枝叶在哪里扎根,未来产业地图就将如何重绘。当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之时,守旧者岿然不动,进取者奋楫争先。电动车革命才刚刚起步,下一个弯道,中国车企会否后来居上?让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