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智驾龙头,上市1年后业绩“变脸”

近期,受特斯拉FSD进入国内以及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等消息影响,A股智能汽车概念走强,智能驾驶龙头股经纬恒润也迎来了一轮上涨。

经纬恒润曾是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视系统第二大供应商,2022年4月上市后受到市场高度追捧,市值一度超过300亿元。但从2022年8月以来,经纬恒润股价持续下跌,当前市值不到80亿。

在上市一年后,经纬恒润业绩“变脸”,在2023年营收增速下滑明显,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出现大幅亏损。这一趋势甚至延续至今年第一季度。

在当前市场上,智能驾驶行业高速发展,经纬恒润这个智能驾驶龙头为什么会大幅亏损呢?

上市一年后业绩“变脸”

经纬恒润专注于为汽车、高端装备、无人运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在汽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电子产品上,经纬恒润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招股书介绍,在2020年,经纬恒润乘用车新车前视系统(即其ADAS产品)装配量为17.8万辆,市场份额为3.6%,是国内乘用车前视系统前十名供应商中唯一一家本土企业。

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中,2020年经纬恒润前视系统市场份额占比16.7%,位居市场第二,仅次于博世。

受到汽车行业复苏及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等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20年和2021年,经纬恒润业绩实现了较快增长。

2020年,经纬恒润营收为24.79亿元,同比增长34.35%;归母净利润为7369.38万元,2019年同期亏损5966.75万元。到2021年,经纬恒润营收增长31.61%至32.6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98.37%至1.46亿元,近乎翻倍增长。扣非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87.83%。

随着智能汽车景气度上升,经纬恒润高增长的业绩拉高了资本市场的期待。2022年4月19日,经纬恒润科创板上市,IPO定价121元/股,对应发行PE则高达244倍。

进入2022年,经纬恒润业绩增速开始放缓。2022年,其营收为40.22亿元,同比增长23.28%,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60.48%。扣非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增速仅7.55%。

到了2023年,经纬恒润出现业绩“变脸”。2023年,经纬恒润营收为46.78亿元,同比增长16.30%;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84亿元。

今年一季度,经纬恒润亏损状态依然持续。2024年第一季度,经纬恒润营收为8.89亿元,同比增长了20.35%;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2023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8750.25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本应借助智能驾驶浪潮实现高增长的经纬恒润,究竟怎么了?

技术被追赶,大搞研发求发展

经纬恒润的业绩“变脸”,核心原因是智能驾驶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导致经纬恒润产品竞争力大幅下滑。

在2020年,用于辅助泊车的前视系统就是高级辅助驾驶(ADAS)的核心组件。经纬恒润与以色列智驾公司Moblieye合作,利用后者的自动驾驶芯片和感知算法来打造ADAS解决方案。在这个时期,经纬恒润仅包含一个摄像头的ADAS产品在当时的乘用车市场已经是领先技术。

近几年来,“1摄像头+N雷达”的前视一体机开始成为主流ADAS方案,在此基础上增加环视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的行泊一体域控方案也已经成为ADAS的典型配置。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2023年高性价比的前视一体机方案占ADAS市场比重约75%。

在这个技术迭代过程中,经纬恒润的竞争对手迅速崛起。根据地平线招股书,2023年,地平线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ADAS解决方案供应商,仅次于Mobileye,也是最大的本土供应商。2023年,地平线在国内ADAS市场份额为21.3%,较2022年提升了17.6个百分点。

地平线的快速崛起,夺走了经纬恒润的一部分客户。如早先搭载经纬恒润ADAS产品的上汽荣威RX5车型,现在搭载的是由宏景智驾设计、基于3颗地平线征程3芯片打造的行泊一体方案。

此外,经纬恒润之前的大客户——一汽集团,在2022年投资了地平线,一汽红旗多款量产车型将采用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打造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纬恒润包含ADAS产品在内的电子产品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2021-2023年,其电子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7.56%、24.69%和19.82%,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

目前,经纬恒润已经研发出行泊一体域控方案。在2023年1-8月,经纬恒润在国内行泊一体域控市场上排名第6,份额仅为1.7%。市场前五分别为和硕/广达(44.2%)、德赛西威(28.3%)、伟创力(6.9%)、大华(6.2%)和知行科技(5.9%),CR5高达91.5%。

为了保持竞争力,经纬恒润在2023年继续加大了研发投入,这也是其出现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3年,经纬恒润研发费用高达9.68亿元,同比增长了47.66%,较2022年增加了3亿元以上。

2023年年报显示,经纬恒润在研的ADAS开发项目,已经累计投入了3.28亿元。该项目可实现驾驶员确认换道、高速公路驾驶辅助、交通拥堵驾驶辅助等功能,截至2023年底尚未量产上车。

此外,经纬恒润在研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开发项目,已经累计投入了1.32亿元,能够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领航辅助(高速NOA)功能、记忆泊车等功能,截至2023年底尚未量产上车。

进军高阶智驾任重道远

由于智能驾驶技术迭代较快,现阶段行业内一般将ADAS视为中低阶智驾,与之对应的是智能化程度更高的高阶自动驾驶(AD,高阶智驾)。

当前情况下,高阶智驾的代表性功能是高速NOA和城市NOA,前者可以称为“高阶智驾入门标准线”,后者则是当前车企新车的关键卖点之一。此外,高阶智驾还包括自动泊车辅助、记忆泊车等功能。

根据地平线招股书,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单车价值量是ADAS方案的十倍以上。2019-2023年,国内高阶智驾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44.2%,远高于ADAS市场增速。

高增长、高价值的高阶智驾市场,也是经纬恒润的发力目标。其2023年在研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开发项目,可以实现高速NOA和记忆泊车等功能,即属于高阶智驾“入门标准线”范畴。

目前来看,高阶智驾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厂商之间已经掀起了价格战。

根据华福证券,在高速NOA解决方案中,毫末智行HP170硬件成本仅3000元,大疆成行平台基础版硬件成本仅5000元。此前搭载大疆高阶智驾的宝骏KiWi EV大疆版,售价仅10万元出头。

具备城市NOA功能的高阶智驾方案,目前成本已经下探到7000-8000元。在今年3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大疆发布了新的智驾迭代产品,其中支持城市NOA功能的高阶智驾方案硬件成本仅7000元。

除毫末、大疆外,地平线、百度Apollo小鹏、易航智能、轻舟智航等智能驾驶公司都在加速推出高性价比高速NOA和城市NOA高阶智驾方案。

经纬恒润当前在研的高阶智驾方案进度如何?根据经纬恒润5月24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当前已有高速NOA客户项目量产。基于辉羲大算力芯片、可实现城市NOA功能的高阶智驾域控产品,预计将在明年进入量产交付状态。

当前的高阶智驾市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明年才推出新产品的经纬恒润显然慢了一步。在智能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经纬恒润明年的新产品究竟有多大竞争力,最终仍然需要市场来验证。

同时,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快、研发投入高,行业龙头地平线都处于巨额亏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经纬恒润高研发投入状态预计将长期持续,这对其利润数据将造成一定影响。以此来看,经纬恒润进军高阶智驾市场仍然任重道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