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维权车主哭诉:买车前是大爷,背刺后是孙子

图片

新能源前瞻(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路上的新车越来越分不清楚谁是谁了。买车的时候呢,什么真皮座椅、辅助驾驶、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全都给你配齐,好像小A家的车跟这个小B家的车几乎没区别(此处没有暗指任何品牌,请勿带入)。

图片

图/傻傻分不清楚的“双胞胎”车型

来源/网络图片 新能源前瞻截图


我们汽车界的超级网红雷总曾经说:这是产品的同质化。都一个模样了,一个技术了,大家也就没得创新了。没有人再去纠结发动机/电机能压榨出多少极限动力,没有人再去纠结加速——你的零百我的零百好像都一样,电机一上千匹马力肆意释放。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车在不降价或者降价打不过别人的时候,咋卖呢?

近年来,车企开始疯狂研究消费者,开始把抓住用户的心和抓住老公的胃类比,当成了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的破局之道。

于是我们可以看见各种口号:为用户造车、情感智能汽车、最懂你的汽车等等。

图片

图/车主在4S店维权

来源/网络图片 新能源前瞻截图


但是,似乎欲速则不达。在各位车企大佬们不断强调车主价值,为车主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的时候,车主们却一次又一次站出来大喊“背刺”。

小鹏汽车作为智能化的先锋企业,技术迭代变革太快,几乎全系车型的老车主都会喊出“背刺”;近期有华为光环的问界M7中期改款,也因为配置升级迭代过快过高让老车主十分痛苦,甚至拉横幅维权;就连“国货之光”比亚迪也遇到过第一代汉车主联合维权投诉“背刺”。

好像从前车马很慢,新车换代也很慢,十年只开一辆车。但如今,时代的内卷已经让汽车具备了手机一样的“快消品”属性。

时代在变化我们都能理解,但车企如果最终选择用口号来凸显消费者的尊贵,而非用高价值的服务来呵护用户,最终“回旋镖”只会打在自己身上。


1.换代如换车,是好是坏?

“未来车就是电子产品,传统车企三年一小改,五年一换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一年一新款,会成为行业的常态,不这样做的车企会被淘汰破产。”在问界新M7 Ultra上市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坦言。

图片

图/问界车主在4S店维权

来源/网络图片 新能源前瞻截图


在这场发布会上,问界新M7 Ultra起售价比老款提升4万元,但带来了海量的配置升级,如超高性能的激光雷达、更好的乘坐体验等。这让购买老款M7不久的用户大喊被背刺,甚至有车主组团在问界门店前拉横幅维权。

与问界境遇相似的是小鹏汽车。

小鹏G9在上市时定价最高可达40万元,但一年不到改款车型价格下降幅度近10万元。让老车主们纷纷大喊“背刺”。

甚至有些品牌和产品在宣传OTA升级后,一两年只更新过寥寥几次系统,因为销量不佳就放弃了更新。

图片

图/创始人何小鹏介绍小鹏G9

来源/bilibili小鹏G9发布会 新能源前瞻截图


在消费者买车时,他们得到的信息是自己的车独一无二,自己的车智能化能力极强,自己的车绝对是时下同级别最好的产品。这样铺天盖地的信息让消费者以为购买了某款智能化汽车,他就拥有了极客的身份,拥有了智能潮流弄潮儿的标签,拥有了独特的生活体验。

但在智能化变革的今天,这些消费者在拥有车之后,更多的是感受到“被抛弃”。

小鹏智驾预计年内可以实现全国“无图也能开”,但老款搭载激光雷达的P5车型不可以;最初的汉EV用户作为比亚迪高端轿车最早的支持者,连车载5G技术都没有应用。

这些信息都是老车主们在网上释放的真实情绪,并非我们故意去“黑”某个品牌。

此类现象愈发频繁地发生,“以用户为核心造车”似乎成了一种嘴上的“宣传语”。


2.智能化变革下,消费者必须忍受“背刺”?

虽然一些高管认为汽车具备了手机的迭代属性,技术的变革无法惠及所有老车主。但这核心是“成本”。

在越来越卷的汽车市场,很多车企都在压缩成本,打价格战,不愿意提升产品智能化领域的硬件实力,以应对未来的技术升级。但也有车企选择补贴用户,提前做好硬件预埋。

图片

图/蔚来ES8

来源/新能源前瞻拍摄


简单举个例子,作为以服务见长的蔚来汽车和新生代自主豪华品牌阿维塔,它们为了让用户体验更好的智驾,预埋了更加强大的智驾芯片,即为车辆提前做好算力冗余。

虽然福特电马销量惨淡,但这家车企也曾应对市场变革,在推出新款产品的同时,免费为此前购买福特电马的用户升级8155芯片,赢得了一些好评。

但在价格上,上述三个品牌的产品也都并非价格战的主要参与者。

同时,真正的“服务型”车企会让用户感受到真实的尊贵,而非为用户“画饼充饥”。

图片

图/风神元宇宙-风之星社区

来源/网络图片 新能源前瞻截图


此前,东风风神曾经以“元宇宙”的噱头卖车,号称为用户打造了属于车主自己的“元宇宙”。但如今再看,这个社群已十分惨淡,甚至东风风神都没有再做主动传播。

而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车友圈”则枝开叶散,在用户心中得到了深度认可。可见把用户放在心上,不是一件动动嘴的事情,也不是一种营销手段。

所以,这里有一条温馨提示:消费者在选购智能电动汽车时,除了选择靠谱的车企,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比如选购硬件和软件都有冗余的车,日后更新换代,也不至于落后太多。


3.吹牛太满又舍不得投入,回旋镖终会打在自己身上

关注过车企发布会的朋友一定知道,现在的车企太会包装了。

让我们看一些车企的宣传语:“有温度的汽车”“智能汽车机器人”“陪伴用户的朋友”。明明是一串串代码,却被车企添油加醋地打造成了有情感的朋友。

可能有一些车企确实拥有一定的智能语音技术,但用华丽的辞藻包裹的真实技术却并不能让用户满意。就像是一些高分的初中语文作文,一段段绚丽的辞藻下,是少年们尚未真正经历理解世界的苍白。

汽车市场越来越卷,消费者们要求越来越高。车企们找准用户服务这个痛点值得肯定,但是如果车企们只知道狠狠地吹牛营销,却不能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服务,甚至用新产品“背刺”老车主,最终的反噬就会越来越强。

再次声明,我们的内容不针对任何企业与产品,而是向大家分享一些行业发生的事实。哪一位消费者朋友,在买车后仅仅一年,甚至几个月,几周时间,看到自己的车不仅配置不如下一代,价格还比下一代高,会舒心呢?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那些车企还在把用户叫做“家人”“朋友”,还在用同一套话向新人推销产品。

图片

图/极越01 用户共创版汽车机器人

来源/网络图片 新能源前瞻截图


就好像有一种渣男骗女孩子时候说的情话:我永远会爱你,永远会把最好的给你。

然而每年他们的“最好”都在变化,他们还会PUA你,我当时就是把最好的给你了,你怎么能不满意?

所谓永远的爱,也只是他们口头的承诺,真是动机无非是想收割一波再一波。


标签: 问界m7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