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趋势下,是否只有新造车势力品牌值得选?

我认为不是,相比起传统车企,新势力品牌虽然设计和功能更大胆,但造车并不是在元宇宙里,新能源车有轮子,有底盘,有电池,有电机,也有座椅。而汽车是要扎扎实实的跑在公路上,接触各种地形的。对于底盘调教、乘坐舒适性、乃至电池安全性来说,传统车企的技术储备更多,工艺和安全性的要求也会更苛刻。

新势力品牌开局一台“毛坯车”,后期OTA陆续解锁功能、修复BUG的互联网造车模式催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否还能像之前那样买到一台【一上市就完美的车】?至少在驾驶性和安全性上,我们都希望买到一台到手就底盘调教扎实、安全性高、续航实在的新车。而这些方面也是传统车企更靠谱一些

佐思汽研《2021年全球与中国汽车OTA产业研究报告》

OTA一方面可以说是汽车在逐渐变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刚买来的车并不是【最完美甚至是最完整的状态】。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相比,就造车技术而言,新势力品牌的技术储备并不占优。在新能源趋势下,新势力品牌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硬件整合商。三电系统、车身底盘、内饰方案等等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购买。比如2021年英伟达的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Drive智能驾驶全家桶。而第一批定制这套全家桶的名单上,造车新势力悉数出现。不仅仅是智能驾驶,当各种全套解决方案出现后,新势力造车的“核心技术”这个概念将越来越模糊。


从英伟达提供的定制全家桶名单里看,或许明年国内新势力车企智能驾驶都会搭载相同个数的雷达芯片.

记住这张图,猜猜今年会在多少个新能源车发布会上看到类似的

所以究竟什么才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呢?

调校!或者说算法!

底盘调校

先说底盘调校,虽说底盘调校将来也会有类似的解决方案出现,但底盘调校不像辅助驾驶,需要根据不同车的取向进行专门的调节,所以在新能源领域,底盘是最考验车企调教功底的项目,也是造车新势力不容易做好的方面,优秀的底盘调教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模型,这是传统车企的强项。

不过这里要说一句,底盘的结构和调校是两码事。调校不够,堆料来凑是一些造车新势力的惯用解决方案。所以从宣传角度我们会看到一些造车新势力会宣传它们动辄前后双叉臂,甚至使用了空气悬挂的悬挂形式。但很少提及悬挂调校的相关宣传话术。

所以把家用车的底盘结构调的出彩才是主机厂的实力所在,正如燃油时代的以底盘调校见长的一众德系品牌和即使在家用车领域也被车迷津津乐道的本田

由此可见,选择一个燃油时代底盘就调校的不错的品牌大概率不会踩雷。

熟悉本田的车迷都知道,燃油时代本田的底盘调教一直是同级别领先水平,GK5、思域等等都是民用车底盘调教的典范。

正如燃油汽车运动的保时捷,在过渡到电动领域依旧是霸主。本田有着丰富的赛事挑战史,以此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也造就了思域Type R这样的神车。来到电动领域,也有东风本田的e:NS1,通过对转向指向性、加速响应和顺滑程度的调教,来达到跑车级别的操控性能和行驶性能。

这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另外是算法,虽然来到了新能源领域,线性的动力输出是先天优势。但纯线性的动力输出并不一定是最舒服的。比如我们平时乘坐的新能源汽车经常会有所谓的眩晕感。这就是一个没有经过“驯化”的电动车带来的感觉。评价加速是否舒适不只要看加速度曲线,实际上加速度的加速度才是最能评价一台车加速是否舒适的核心标准,也就是说恒定加速度并不是最舒适的加速体验,加速度的线性变化才是。e:NS1采用全新“e:N Architecture F”智能高效纯电架构,控制程序集成高达20000多个场景算法,是普通电动车的40倍以上,电动车的响应与加速特性和燃油车不一样,很多人刚刚上手电动车都会不适应,而有了20000多场景算法的e:NS1则可以迅速学习驾驶者的驾驶习惯,通过精密控制电机驱动力和响应来主动适应驾驶者的驾驶习惯。这对于电动车来说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同样对于乘坐者来说,驾驶员开车顺手,平顺的动力可以有效避免加减速带来的眩晕感。虽然电动车没有熟悉的VTEC声浪,但e:NS1拥有Honda EV Sound加速声浪同样可以烘托气氛。而如果想要一个静谧的驾驶乘坐空间,Honda独有的降噪技术能够应对低、中、高等各波段的路噪。即便面对复杂的行驶环境,也能为乘坐者带来舒适愉悦的感受。

电池安全

电池安全是电动车挑选的重中之重,提升电池安全一方面是提高车身结构和电池包的刚性,以保证在发生碰撞的时候电池不会因为变形导致起火。对本田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品牌一向都是严谨实用,而传统车企对待电池安全的要求更为严苛。“e:N Architecture F”智能高效纯电架构下,专为电动车打造的e:NS1高刚性专用车架为优秀的被动安全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保障车内乘员安全,高刚性车架对于e:NS1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三电系统以及高压电路的保护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是电池的耐用性以及全天候性能,道路测试方面传统车企也更为谨慎,e:NS1经过了超长时间、超远距离的各种测试,通过多种多样的试验方法,确保达到Honda对品质及性能的严格标准。

续航

一些新势力品牌经常被人诟病的就是续航虚标,比如最近网上流传的某新势力品牌实际续航打2折。而传统车企的宣传相对造车新势力也更为谨慎,尤其是标称续航方面,e:NS1标称续航400km和500km两个版本,在“e:N Architecture F”智能高效纯电架构下,电气架构上就要优于普通的油改电。这套架构整合了超高功率密度的驱动电机,高密度电池以及纯电动车专属平台。行业领先的高密度电机就意味着东风本田e:NS1在跑高速路的时候,不会像现在很多电动车那样续航力大幅度缩水。

综合来说,虽说在互联网浪潮下【一上市就完美的车】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传统车企对于续航、安全的标准会更严苛,对底盘和动力的调教功底一般也在新势力之上,所以我认为,在新能源的趋势下,传统车企依然保持着竞争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