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推动龙舟入奥,协助青少年足球出征欧洲

  • 作者: DearAuto
  • 2024-06-15 18:33
  • 3.70万



最近比亚迪又有两个大动作。

这两个动作或许和造车无关,但其所代表的精神却是比亚迪发展成国内最大的汽车品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的关键。

6月5日,比亚迪与国际皮划艇联合会、中国皮划艇协会在深圳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原有的与中国皮划艇协会合作的基础上,升级到与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合作,联合国内外的两大机构,共同 推动龙舟入奥,将中国传统民俗推向世界。



去年年底,比亚迪取代德国大众,成为欧洲杯唯一的汽车赞助厂商,也是历史上首个与欧洲杯牵手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比亚迪只是想在入欧卖车之前制造点品牌声量的时候,它却在最近从全国各地召集百余名足球少年,前往欧洲杯现场观战,甚至举办了一系列与欧洲出名的青训俱乐部竞技的友谊赛,让青少年的足球梦始足于世界舞台,陪着中国足球慢慢长大。

这两件事情都很好地证明了,比亚迪拥有这个行业非常缺乏的从“0”到“1”再到“∞”的长期主义精神。



最近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很多老总都在大谈长期主义。

其实长期主义,并只不是放弃目前短浅的利益,去谋取更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毅力和韧劲,还有就是坚定目标,坚持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的勇气。哪怕这件事情现在依旧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短时间内或许也看不到胜利的曙光,甚至可能会让你输掉所有家当。

比亚迪上述的两个大动作,其实都有点后者的味道。



在过去,龙舟是一项非常小众的运动,别说走出国门了,走出南方地区都非常费劲。所以,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推动龙舟事业其实并不是一项性价比非常高的投资。任何一项流量运动的赞助——例如国足、男篮和羽毛球——,都要比赞助龙舟收效更快更显著。

为什么比亚迪执着于龙舟入奥呢?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虽然咱国家在奥运会上的表现非常不错,在很多运动项目上都能拿到绝佳成绩,也常年位居金牌榜前三,但是奥运会上33个运动大项中却少有起源于中国的运动。要知道,才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也有两项运动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有着强烈民族情怀的比亚迪,看到奥运会上少有起源于中国的运动,心里不是滋味——中国由大变强的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能坦然接受中国的文化,就像中国的汽车品牌由大变强就需要走向全球一样。

所以,比亚迪不断促进龙舟事业:不仅协助他们研发出符合竞技标准的龙舟,而且也联手国内外两大机构推动龙舟成为奥运会的竞技项目,让这个能体现中国民族精神文化的运动也能走向世界。

比亚迪支持青少年足球也是一样的道理:它可以和现在任何一家甲级联赛的俱乐部展开合作,以获取泼天的曝光量,支持青年足球很多时候都只是赚个吆喝。你看最近的U19国足踢了那么多场比赛,也是最后这一轮战胜了韩国才登上热搜,其他的赛事基本上都没人关注。



但是比亚迪很清楚,没有一个足球巨星是横空出世的,都是从青训俱乐部慢慢走向国际一线俱乐部,所以助力青少年足球,或许并不能获取足够的关注度,但其本质是给中国足球浇筑根基,只有根基足够牢固,中国足球才能走得更快更稳,才能瞄准世界杯的大力神杯,而不是只看到世界杯的入场券。

但老实说,这种长期主义不一定有结果。龙舟能不能入奥取决于很多因素,除了标准和评价体系外,还关乎其他国家能不能接受这么一项具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的运动;与青少年足球合作就更不用说了,短时间内肯定看不见效果。



但是,明知道正确却因为不知道结果而不去坚持做,很多事情就注定做不起来——比亚迪就不可能成为现在国内销量最大的车企、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国汽车也不可能成为现在欧美政客惧怕的对象。

要知道,比亚迪自2008年推出国内首款插电混动车型F3DM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新能源汽车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边缘的市场,不仅没有其他主机厂跟进,甚至连买单的消费者都少之又少,哪怕在2009年就已经有相关的扶持政策。

曾经我们采访过国内某位车企的老总:“为什么你们不继续推新能源产品?”“因为没有市场。”他直接了当地回我们一句,“我们已经推过PHEV的产品了,但是卖不动,就先放弃了。”



在那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市场渗透率长期在1%以下,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也劝退了很多入局者。

也正因为市场不大,也就没有完善的供应链,想要供应商配合研发一个系统都会被收取天价的费用,所以新能源汽车在那时候每走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

没人配合就只能自己做!所以,从半导体,到电池,再到电驱和电控系统,甚至连充电桩标准和搭建,比亚迪全部包揽在身,壮大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你能看到比亚迪是国内垂直整合度最高的车企,没有之一了。

可以说,在这十年时间里,比亚迪就是新能源市场里面的孤勇者!



2014年4月20日,比亚迪在北京车展上首次发布542战略,从性能、安全、油耗三方面重新定义汽车标准,助力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坚持了七八年时间,新能源市场在2015年总算是迎来了一丢丢希望——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支持政策正式在全国范围推广。

2015年之前,哪怕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了,但是渗透率还是没能突破1%,但随着补贴力度的加大,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有些许起色,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突破了5%,产销量也终于在2018年突破百万辆。

万万没想到,就当所有人都觉得新能源市场要起飞的时候,新能源市场在2019年却遭受当头一棒!



2019年,随着补贴力度的退坡,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开始下滑,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在这之前,新能源市场还是保持着百分之五六十的同比增速在快速上涨。

还没起飞就开始走下坡路,大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味道,让人绝望。

还记得去年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让比亚迪王传福泪洒舞台的那一句话吗?——“2019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当很多人都劝比亚迪放弃的时候,它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悟出了一个道理:新能源市场要发展,一定是依靠硬核的技术,而不是补贴。所以在2019年,在净利润只有16个亿的情况下,比亚迪一下子投入了84个亿到研发当中。

84亿,这可相当于比亚迪17年、18年、19年这三年的净利润总和。意味着比亚迪要奋身拼搏。

幸好比亚迪还是搏赢了!不然就真有人不相信长期主义精神了。

2020年11月,比亚迪正式发布了DM-i 超级混动技术的核心部件:骁云-插混专用 1.5L 高效发动机,这也是DM-i这三个字母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两个月后,比亚迪在深圳正式发布了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平台,搭载这一技术的三款产品也正式启动预售。



比亚迪的高速增长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0到100万,比亚迪用了13年时间;

2022年5月,比亚迪的生产线迎来了第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第二个“100万”只用了1年时间;

同年11月,比亚迪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迎来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

2023年8月9日,连“第400万辆”这个里程碑都没来得及庆祝,比亚迪就迎来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目前,比亚迪的销量还在快速增长。在上个月,比亚迪乘用车的总销量来到了33.04万辆,同比增长了38%,继续领跑中国汽车市场。

很显然,比亚迪的成功就是长期主义者的胜利。这种胜利也势必会延续到龙舟入奥和中国足球身上。

标签: 豹5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