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蒙迪欧 新款上市

百年福特在华惨遭“滑铁卢”,127万销量跌到30万?巨亏70亿元!

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业内人士,眼看着百年车企福特近年在中国市场的境遇,我不禁扼腕叹息。

曾几何时,这个来自美国的汽车品牌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国人心中树立了无比正面的形象。

福特旗下的经典车型如蒙迪欧福克斯翼虎等,更是凭借过硬的品质和不俗的性价比,成为了无数消费者心中的”Dream Car”。

2016年,福特在华年销量达到127万辆的巅峰,稳坐中国车市”一哥”的宝座。

豪华车型如金牛座锐界等亮眼的市场表现,也昭示着福特在中国市场一片大好、前景无限。



然而,谁曾想到如此辉煌的局面,却在短短几年内急转直下,福特就这样遭遇了中国市场上的”滑铁卢”。

数据显示,2017年福特在华销量骤降至120万辆,仅一年就蒸发7万辆之多。

2018年跌幅更大,全年销量仅为75万辆,同比大跌37.5%。

2019年前11月,福特在华累计销量不足28万辆,同比又下滑了63%,全年恐怕连30万辆都难以达到。

短短3年时间内,福特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暴跌近80万辆,利润也从盈利到巨亏7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过山车”式表现,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百年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遭此重挫?



细究其因,我认为福特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了 innovation 和 localization 上面。

简而言之,就是创新不足、本土化不够。

长期以来,福特似乎过于依赖其百年品牌积淀所带来的先发优势,在更新换代和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足,导致近年来推出的新车型乏善可陈,跟不上市场的节奏。

以旗下主力中型车蒙迪欧为例。

自2013年上市以来,该车基本就没什么大的改款,直到去年才换上了一张略微修改的”新脸”,然而无论外观内饰还是动力配置,相比竞品都没什么亮点,自然难以吸引消费者为其买单。

而在SUV市场,福特虽有翼虎、锐界等产品,但在紧凑型SUV这一最火爆的细分市场却后知后觉,直到去年才匆忙推出领界,早已错失良机。



可以说,在”少、慢、差”的恶性循环下,福特几乎丧失了在华市场的话语权。

另一大症结就是本土化做得不到位。

尽管福特在中国有长安福特江铃福特两大合资公司,但无论研发、生产还是营销,似乎都过于受制于美国总部,难以及时根据本土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来调整策略。

相比之下,通用、大众等竞争对手早已实现研产销一体化,新车型也能快速反映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品质问题频发,也进一步重创了福特的品牌形象。

动力总成异响、变速箱抖动、断轴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让不少消费者对福特的品质失去信心。



近期曝光的大规模召回事件,更是让其品牌口碑雪上加霜。

诚信缺失、不重视客户体验,再好的品牌也逃不过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综上所述,福特在华遭遇”滑铁卢”,根子还是出在自身。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守成有风险,裹步不前就意味着退步。

唯有及时革新,勇于变革,紧跟时代潮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福特而言,重振中国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力,加快新车型的更新换代。

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本土化进程,及时根据中国市场反馈来优化调整战略。

唯有如此,才能重拾消费者信心,重塑品牌形象。

道阻且长,但只要方向正确,相信这个百年品牌仍有重生的机会和潜力。

毕竟,福特深厚的品牌底蕴和技术积累,仍是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所在。

关键是要以开放心态拥抱变革,以创新谋求突破,方能在逆境中绝处逢生,再创辉煌。



作为一个理性的中国消费者,你是否愿意再给福特一次机会,见证这个百年品牌的涅槃重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