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奇瑞狂追比亚迪

 

文 王伟

 

摘要: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奇瑞值得敬畏

 

日前,在 2024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奇瑞今年上半年增速非常快,许多维度都超过了比亚迪,而且奇瑞新一代的产品非常不错,营销也做的是有声有色。奇瑞未来两年会加速推出新产品,希望奇瑞能够看到比亚迪的背影,能做到中国的第二。并且,希望奇瑞离比亚迪近一点,离得越靠近越好,因为奇瑞可以帮比亚迪分摊点火力。

 

其实,最早提出奇瑞追赶比亚迪的,是奇瑞自己。去年,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就给自家新能源发展定下这样一个小目标:“2024年年中奇瑞要回到新能源前三,年底要成为新能源行业第二位,要看到王传福(比亚迪董事长)的背影。”

 

奇瑞是否过谦其实不重要,但无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奇瑞是比亚迪很强劲的对手,甚至可能是唯一对比亚迪构成强大“威胁”的国内汽车品牌。

 

5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88556辆,同比增长35.5%,其中出口销量为92481辆,遥遥领先国内其它车企。

 

今年前5个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已超过90万辆,同比增长51%,不少月份的销量已超过丰田大众等合资品牌,销量仅次于比亚迪。

 

一、销量玄机

 

目前各家车企五月份的销量都已经出炉,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比亚迪依旧是国产车销量的老大,而紧随其后的奇瑞也是突飞猛进的增长。不过按照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局势来看,这两家车企的极限远非如此。

 

从数据上来看,比亚迪在5月份总销量达到了331817辆,同比增长38.2%,其中集团5月乘用车出口37499辆,同比增长267.5%。作为全系新能源的车企,比亚迪的后劲依然十足,目前还有不少的重磅车型等待上市。

 

另一边奇瑞汽车的单月销量也达到了188556辆,同比增长35.5%;其中出口92,481辆,同比增长20.4%;新能源销量42,733辆,同比增长279.3%。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出口销量最高的车企,奇瑞并没有放弃燃油车,并且在最近两年集中发力新能源与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进入2024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车企之间“价格战”此起彼伏。业内普遍认同,近期乘用车市场“价格战”的根本原因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过程,在建立市场新秩序过程中,新老厂商替代的竞争激烈。

 

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奇瑞集团1-4月实现逆势上扬,累计销售达71.17万辆,同比增长55.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31万,同比增长1.37倍,成为集团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爆发,外界并不感到意外。尹同跃曾表示,“我们的新能源产品销量很快会进入行业TOP3,兑现去年我们吹过的牛,今年新能源‘不再客气’了。”

 

这份自信可能源于技术奇瑞的底色。依托“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奇瑞以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包含平台架构、芯片、高效混动发动机、氢能、电驱、电池、智能交互、无人驾驶、智云平台等19大核心技术升级。

 

以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为例,由奇瑞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三挡超级电混DHT、无级超级电混DHT和混动专用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新三大件”组成,拥有全域高性能、持续高节能、控制高智能、电池高安全等核心优势。

 

奇瑞推出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并快速“上车”,可谓恰逢其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9万辆,同比增长31.8%;其中混动车型销量为78.4万辆,同比增长81.2%,增幅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

 

另一方面,奇瑞还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根据规划,5年内奇瑞将继续在“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指引下,投资超10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建成300+瑶光实验室;同时培养研发人才2.5万人,支持交叉学科和跨界技术研究。

 

二、油电协同

 

眼下,全球市场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热情有所冷却,也倾向了包括HEV、PHEV、REV在内的多元化新能源路线。

 

近年来,通过油电协同的产品战略,奇瑞正在燃油与新能源双线发力。可以说,油、电两种技术路线对于奇瑞而言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力争通过油电协同,实现1+1>2的市场表现。

 

一方面,奇瑞在传统内燃机领域强大的技术积淀为其混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性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鲲鹏超能混动C-DM等技术赋能,也能让奇瑞将原本擅长的发动机技术发挥出更大潜力。

 

依托先进的底层技术架构,奇瑞品牌旗下风云序列将成为该品牌大规模转型新能源的主要抓手。在以电混为主的主流新能源车技术领域,在奇瑞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鲲鹏超能混动C-DM的加持下,旗下电混车型在性能、节能、安全、可靠性等多个维度上皆是行业佼佼者。

 

比如,奇瑞风云A8在长测中,跑出了一箱油满电状态下1935+km的续航成绩,比宣传口径中的1400km高出不少,妥妥的反向虚标。A8远航版则在高环测试中1小时连续环跑,以180km/h的平均速度完成挑战,其间最高时速达到 205km/h,展现了其持续高强度工况下的稳定性能表现。

 

2年内,风云序列还将推出11款新车,覆盖混动、增程、纯电市场,从A0级到C级,涵盖SUV、SD、MPV等品类。

 

在油电协同战略下,奇瑞品牌希望在燃油车领域,也能持续发挥现有优势基础,打造细分领域受欢迎车型,为此旗下瑞虎序列、艾瑞泽序列、探索序列也在不断迭代。

 

三、出海一哥

 

2023年,中国正式反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以来,中国汽车继续在国际市场大杀四方。一季度累计向海外销售了132.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3.2%。

 

奇瑞的海外销量高达25.3万辆,同比增长40.9%,也就是说,我国每出口5辆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来自奇瑞,妥妥的“出海一哥。”

 

奇瑞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529604辆,同比增长60.3%,这意味着国际市场占了奇瑞的一半身家。这样的比例在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极少有过。

 

与20年前中国汽车给外界留下“低质低劣低价”的印象不同,如今,设计务实的奇瑞靠的是过硬的技术。

 

在俄罗斯,奇瑞一年就卖出了11.9万辆乘用车,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构成。奇瑞主品牌、星途欧萌达捷途组成联合舰队,合计销量仅次于本土汽车巨头拉达汽车。

 

由于历史问题以及主要靠燃油车,奇瑞在国内市场如今仍然卖不上价,销量也不在前列,但海外消费者却是相当的买账。

 

例如连续两年霸榜中国SUV出口冠军的瑞虎7,在海外被看做神车一般的存在,海外月度销量几乎是国内的五倍。

 

多年自主研发,奇瑞发动机参数超越本田等企业,自研的8AT变速箱让海外用户翘首以待。同时奇瑞还根据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调整配置,做到因地制宜。曾有一则新闻,在安哥拉发生的两起武装抢劫案中,两辆瑞虎防弹车成功抵御数十发近距离子弹的射击,保护了乘客的生命安全,让瑞虎在当地名声大噪。

 

奇瑞在国外的售价远高于国内。比如,瑞虎7海外售价最高约合20万人民币以上,而在国内仅需8-13万左右;瑞虎5x国内的售价约7-9万元,出口到海外要卖到15万元以上。国内起售价不到20万元的星途揽月,在俄罗斯售价竟然超过50万元。

 

海外狂赚,让奇瑞在2023年营收一年就增加了1000亿,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

 

目前,奇瑞集团的战略已向国际化更加侧重。奇瑞在欧洲、中东、南美建立了10个海外工厂,同时也在拓展东南亚市场。2023年11月,奇瑞与越南本地Geleximco集团合作建厂,计划2035年产能20万辆。

 

凭借海外爆卖,奇瑞在今年一季度强势晋级乘用车销量第二名,反超一汽长安、吉利,仅次于比亚迪,而且还是TOP10中增速最快的车企。

四、三种模式


别人最多是“两条腿”走路,奇瑞却像八条腿的蜘蛛。自研、智米+奇瑞、华为+奇瑞,奇瑞可能是目前中国造车模式最多元的传统车企。


先说第一种自研模式。


目前,奇瑞集团旗下有奇瑞、星途、捷途、iCAR 四大乘用车品牌,尹同跃把奇瑞、捷途这样有历史沉淀的品牌留给自己,本意是将根基留下。


原因是,奇瑞和捷途作为顶梁柱仍然是奇瑞集团收入大头,2023 年奇瑞集团销售汽车 188.1 万辆,其中奇瑞品牌 123.1 万辆、捷途 31.5 万辆,而 iCAR 才刚开始销售、星途品牌 12.5 万辆,月销 1 万辆优势并不明显。


而 iCAR 与星途,一个是成立于 2023 年的新品牌,另一个则是被奇瑞寄予高端化转型厚望的品牌,对这两个品牌,奇瑞更愿意“跨界”。


于是 iCAR 引入智米团队深度融合,而星途作为母版,诞生了首款车型星纪元 ES,而后与华为合作诞生了智界。


面对刚起量的品牌,奇瑞是聪明的,开辟了两条跨界合作路线,选定了两个流量王者——小米和华为。


第二种模式,智米+奇瑞。


iCAR 定位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主打性价比,所以打了个与小米的“擦边球”。


小米有造车业务,与奇瑞合作的可能性不大,但奇瑞却看向小米生态链,与掌握了小米“性价比”方法论的智米合作。


相比于其他车企学雷军营销、学小米做性价比,iCAR 和智米融合,就相当于奇瑞直接“复制”小米。从组织架构来说,智米与 iCAR 深入融合。智米团队入驻 iCAR,智米团队的核心成员均入职 iCAR 担任要职。


从产品层面来说,智米融合则能为 iCAR 能带来一套小米爆款方法论。


第三种模式,华为+奇瑞。


华为+奇瑞与智米+奇瑞差别非常大,后者是“请救兵”,而前者则相当于“另起炉灶”,在星途基础上另立门户。


另起炉灶的意思是,智界的诞生不涉及奇瑞和华为的组织架构调整,而是把大多数主动权交给了鸿蒙智行(前身华为智选车)。


对于一家传统车企来说,开放没有外界想象中简单,涉及部门融合、合作分工、车企谈判等等,力度过轻不行、火候过猛不行,奇瑞的姿态放到了合适的位置。


小米和华为,都是在 3C 领域创造过历史且拥有国民流量的巨头,事实也证明,他们进入造车领域,在汽车制造、智能化、营销方式上也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白热化竞争。


奇瑞的开放,就是吸收这两家跨界造车的火花,比起大多数传统车企“原班人马”想破脑袋,奇瑞经历了转型碰壁的痛苦期,已经迈入 NEXT LEVEL

 

五、结语

 

目前看来,奇瑞的快速增长趋势很明显。


通过品牌的布局、产品的进化、技术的研发,海外市场的拓展等等,奇瑞已经为品牌的快速井喷打下了几乎所有需要的基础。

 

而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的是,一个已经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奇瑞,将成为比亚迪更强劲的对手。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