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蔚小理零Q1财报横盘:赚钱很难,没有人能轻言上岸

2024年,车市厮杀已然一片血海,央企国企都已经直言艰难,聚焦到造车新势力阵营,最大的悬念就是:全面贴身肉搏的当下,它们能挺多久?谁最冲出血海笑到最后?本文我们就通过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四家企业的一季度财报,来分析它们的经营情况和实力。

△蔚小理零一季度业绩表现总览

理想:一季度盈利但危机暗伏

仅从第一季度(以下简称Q1)财报透出的营收和盈利数据看,理想汽车好像是造车新势力里面最有实力的,Q1实现总营收256.3亿元,同比增长36.4%;净利润达5.9亿元,是目前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唯一实现正向盈利的企业。

但与2023年的业绩相比,这样的数据显然令理想和投资人失望。

首先,理想实现正盈利是因为一季度有10.7亿元的利息收入抵消了汽车主业务的亏损;其次,理想早在2022年第四季度就实现了正向盈利,2023年更是创造了营收超千亿净利超百亿的傲人成绩。按照预期,理想的汽车主业务理应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贡献更好的利润而非拖后腿。

△理想一季度靠利息收入实现账面数据正盈利

如果问理想一季度为何折戟?那么答案一定与MEGA的失利相关联。MEGA是理想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于3月1日正式上市,被寄予厚望的MEGA在原有剧本里,是要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销量第一名、为理想2024年冲击80万辆销量加足燃料。

但现实上演的剧情却是,MEGA上市即因为产品定义定价和外观等问题遭遇重大舆情。

而且由此引发了理想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下调年度销量目标(从80万辆下调至56-64万辆)、裁员降成本、L789及MEGA全线大幅降价、相关纯电车型推迟……这对于理想来说可谓是一记记重击,这些重击也将在财报中渐次显现。

第一记重击是,L系列的车型降价意味着理想引以为傲的高毛利或持续走低,业内预计理想二季度的汽车毛利率将下滑到18%左右;当然其单车均价也将走低,按照理想在财报中给出的Q2销量指引和收入预期,其单车均价将由Q1的30.2万元下降到Q2约27.5万元

第二记重击是,MEGA的销量不及预期,不仅引发了裁员和下调销量KPI等动作,还导致其新建工厂的空置以及配合MEGA上市新增的门店等投入失误,这些重资产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理想的财务负担。

第三记重击是,据知情人透露,理想的纯电系列产品和L系列一样采用套娃策略,MEGA的设计语言在遭到市场否认,意味着后续的纯电产品也需重新调整,这不仅延误理想纯电产品上市的时间,还可能导致相关研发的成本浪费。

可以说,MEGA的失利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危机,是市场给顺风顺水的理想的一记重锤,这一锤也让外界明白,现下的造车新势力实力仍很单薄,哪怕是已经实现年盈利百亿的理想,也经不起一款主打产品的重大失利

不过理想在MEGA失利后很快就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来自四面八方的反馈也让这家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位置和市场的残酷,这是理想的暗夜时刻,也是真正考验理想实力的时刻。

蔚来:Q1亏损最大但Q2有望实现大翻身?

蔚来Q1的账面数据不太好看。

首先是亏损大,今年Q1净亏损51.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亏9.4%;其次是销量下跌,Q1总交付3万辆,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39.9%;最后是毛利水平不佳,Q1毛利率4.9%,环比上季度下降了2.6个百分点,也是蔚小理里毛利率最低的一个。

针对毛利率环比下跌,蔚来在Q1财报会上解释称,是因为一季度车型的升级、ET5等售价较低的车型交付较多、旧款降价优惠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

虽然一季度财报数据不好看,但蔚来对第二季度信心满满,并给出了预测数据:预计Q2将交付5.4万-5.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29.6%至138.1%;营收预计为165.9亿-171.4亿元,同比增长89.1%至95.3%。

同时蔚来接下来也将把重心放在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从6月份开始,蔚来将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一线高毛利率产品的投放比率,收窄短期促销的政策。

“整体来说,在保证销量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优化毛利率是我们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整车毛利率预计在二季度回归到两位数,三、四季度持续改善。”

除了销量提升,蔚来信心的另两个支撑,就是第二品牌乐道的发布和换电布局的开花结果。

据悉,乐道首款产品L60将在9月开启交付,换电业务则从去年底开始陆续和长安、吉利、江汽集团、奇瑞、南方电网、路特斯、广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据李斌介绍,一个换电站每天大概60单就能实现收支平衡,而蔚来2000多个换电站当前的水平约30单,随着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蔚来换电业务的盈利可期。

而且理想在高端纯电的初战折戟,也让人看到了蔚来在高端纯电领域布局的稳健,再加上第二品牌乐道和第三品牌萤火虫的加入,蔚来的产品策略似乎给了市场和投资人更多信心。

但蔚来盘子大、花钱地方多,何时能自我造血仍不明晰,这份财报显然也没有解决这些疑问,因此在蔚来发布Q1财报当天,其美股下跌6.93%。

小鹏:销量不高亏损不少,“卖技术”成盈利亮点

2023年是小鹏汽车反思与变革的一年,其导火索在于小鹏G9的失利,可以说一年前的小鹏很像当下的理想,而在产品、价格、营销、渠道、组织等方面重新梳理与变革后,小鹏汽车来到了恢复和爬升的一年。

与蔚来、理想相比,小鹏汽车的销量表现不佳,Q1仅交付2.2万辆;亏损不少,Q1经营亏损16.5亿元,净亏损13.7亿元。但与自身相比,小鹏汽车的各项数据都有所提升,比如总营收同比提升62.3%至65.5亿元,虽未实现正向盈利,但净亏损相比上年同期收窄41.5%,车也比上年同期多卖了3591辆。

同时,这家以技术见长的造车新势力,也走上了凭技术输出赚钱的道路。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Q1的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0亿元,同比增长93.1%。小鹏汽车强调,这部分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相关

从汽车主业务来看,理想的汽车毛利率为19.3%,蔚来是9.2%,而小鹏的汽车毛利率仅5.5%,也就是说小鹏在卖车上的利润远不及理想和蔚来。但凭借大众支付给小鹏的技术服务费,小鹏Q1的整体毛利率达到了12.9%相较上年同期的1.7%可谓是急遽增长。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强调,和大众的合作产生的收入并不是一次性收入,这部分收入未来每个季度都会有,而且二季度更多,这意味着凭借大众支付的技术服务费,小鹏的毛利率接下来仍将有不错的表现。

根据财报指引,小鹏汽车预计Q2将交付新车2.9万-3.2万辆之间,同比增加约25.0%至37.9%;二季度总收入将在75亿元至83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48.1%至63.9%。

△新创品牌5月销量榜上,小鹏汽车位于尾部

不过对当前的小鹏汽车来说,除需要提升毛利率水平外,更重要的课题还是提升销量。

今年5月,小鹏仅卖出1万辆出头,不仅在蔚小理阵营中落后,也在问界、极氪、深蓝、启源等新品牌之后。

小鹏汽车已经意识到了销量提升的迫切性,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上称,从今年二季度起小鹏汽车将会启动创新的经销商合作模式,通过建立半个月左右的渠道库存,加快终端交付速度并充分激活经销商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销量。

同时,小鹏MONA系列首款车型将于今年6月亮相,三季度上市交付,加上四季度将交付的小鹏全新B级纯电轿车,“预计四季度月交付量会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从何小鹏透露的各项积极信息和Q1业绩提升的各项数据表现看,小鹏汽车已经走出G9失利后的低谷,进入发展正循环。因此,尽管和同阵营的选手相比其财报表现中规中矩,但相比理想蔚来财报发布后股价下跌,小鹏财报发布当天美股港股的应声上涨,显然市场和投资人对小鹏汽车接下来的预期看好。

零跑:毛利率跌回负数,出海或是出路?

跟蔚小理相比,零跑整体的业绩表现不佳,尤其是毛利率方面,一季度跌回负数为-1.4%。零跑自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毛利转正,2023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6.7%,且得益于第三第四季度的表现,零跑在2023年全年毛利转正,给了市场很大信心。

为何在今年第一季度录得毛利率为负呢?零跑的解释是,因为2024年一季度对2023款全系车型的促销以及销量下降导致单车制造成本上升。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零跑被今年开年的价格战中伤,导致利润微薄进而毛利率下跌。

营收方面,零跑Q1录得34.86亿元,总营收同比上升141.7%;营收的增加主要来自销量的提升,其Q1共交付3.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17.9%

亏损方面,录得净亏损10.1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净亏11.33亿元也有所收窄。

跟小鹏蔚来努力提升毛利率一样,零跑也有着相同的目标,“2024年零跑汽车的目标是能够实现5%-10%的毛利率,2024年我们还会有一定的亏损,但希望能维持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

△从单车均价看,零跑走量的优势在于其执行的低价策略

从销量来看,凭借增程和纯电的双动力布局,零跑汽车如今经常出现在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靠前位置,但这是零跑用低价策略换来的。如今叠加价格战的因素,零跑在国内市场的突围空间有限,但零跑更值得期待的或许是海外市场。

5月14日,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共同宣布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按照规划,借助Stellantis集团的分销渠道,零跑国际将于今年9月起在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希腊和罗马尼亚欧洲9国市场推出零跑汽车。

然而,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7月初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零跑很可能被征收21%的进口关税,这对于零跑汽车来说是个不太妙的消息,也将为所有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出海之路蒙上一层疑云

不过按照规划,零跑国际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将进军印度和亚太(不含大中华区)、中东和非洲以及南美市场,如果欧洲市场进展不顺,零跑进军欧洲以外海外市场的计划很可能提前。

从四家公司的一季度财报看,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增收不增利甚至降利的情况较为普遍,除理想外,蔚小零均未实现正向盈利,而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普遍情况,也是外界对它们“能活多久、能否挺到最后”持疑的原因。

虽然各自也都怀揣穿越风暴的一技之长,比如理想的组织能力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蔚来的品牌积累、用户服务和换电布局,小鹏的技术优势,零跑主打的产品性价比等。

但能否持续提升毛利率水平、能否稳住现金流持续研发投入、何时能够迈过盈利门槛……摆在造车新势力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在重重压力之下,没有谁敢轻言上岸。

标签: 蔚来ES6 财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