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全新比亚迪汉,三连杆升级为五连杆,馈电油耗再降1.3L?

(网传全新比亚迪汉谍照)

比亚迪秦L将馈电油耗打入2(L)字头(NEDC工况),只是一道前菜。试想比亚迪全新DM技术,加持在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的高销量车型上,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比如说,按计划也将升级混动技术的比亚迪汉,近期被曝出疑似谍照信息。此外,部分谍照的车顶处,还增加了激光雷达。这或将意味着,全新比亚迪汉将在底盘部分,也会迎来大尺度升级。

换全新DM技术,新车油耗低至百公里3.8L?

先聊升级DM技术后,全新比亚迪汉油耗水平到底会如何这个话题。在解放双电机与发动机的串并联灵活性之后,全新的DM混动技术,能够带来更大的电机综合输出功率。从而减少内燃机介入的工况,以及降低介入时的发动机转速。最终实现性能增强,但油耗降低的效果。

结合比亚迪秦L最低馈电油耗3.8L(WLTC工况)的表现,我们作出以下推算。参考比亚迪秦PLUS,两款车在加速性能上表现基本一致(基础车型零百加速7.9秒)。而馈电油耗方面,比亚迪秦L在同等工况下,要低0.8L/100km。并且整备质量上,比亚迪秦L由于是中型车身份,还要重160kg。换算成比例,也就是不考虑性能因素的情况下,升级全新DM技术,能够使同一款车型馈电油耗理论降低约25%。

如果将这个结果套用在比亚迪汉身上,意味着其插混版本,有可能将馈电油耗做到3.8L/100km左右(WLTC工况)。这对一款中大型新能源轿车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成绩。当然,即便是新车在车身重量、性能、风阻等方面完全没有变化,这个测算方式也并不严谨。另外,作为换代级别的产品,全新比亚迪汉也势必在车身尺寸、设计等方面,带来升级。所以该数据仅作参考。

除了油耗有可能被大幅降低之外,谍照上明晃晃的激光雷达,如果能够最终在量产车上落地,也意味着新车的智能驾驶能力,将有望被大幅提升。考虑到比亚迪此前披露的城市NOA落地计划,以及比亚迪汉作为王朝系列的旗舰车型之一。在换代级别的更新中,至少给高配车型配备激光雷达,这一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聊到这里,接下来并非要延展新车的智能驾驶表现。因为在眼下的内卷氛围中,激光雷达这类感知硬件,不仅意味着智驾水平的差异,背后还隐藏着底盘悬架的升级方向。

全新比亚迪汉底盘,前双叉臂+后五连杆?

在底盘部分,比亚迪汉也通过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来升级驾乘质感。但面对一众卷双叉臂、多连杆的竞品。身为中大型车的比亚迪汉,在底盘部分,显然还有升级空间。而假设新车会提供答案激光雷达的方案,那么也就意味着主动悬架功能,在全新比亚迪汉身上将会有更多可能性。

(网传全新比亚迪汉谍照)

所谓主动悬架,其实就是聊底盘的执行硬件部分。在眼下的比亚迪汉身上,就全系搭载了CDC可变阻尼减振器,也就是云辇-C系统。激光雷达背后的感知、算力和算法升级,显然不会满足一套云辇-C系统的执行能力。前者的升级,意味着全新比亚迪汉,有可能在底盘部分得到空气悬架的加持。

在这里,我们先抛下空气悬架的腔室,以及应用范围的问题。因为,车辆的悬架基础架构,是很难因为配置差异,而区分开的。这也意味着,只要全新比亚迪汉有装配上激光雷达+空气悬架,这一套感知和执行硬件。那么,新车的悬架结构,将很可能被升级为前双叉臂式+后多连杆式。

(网传全新比亚迪汉谍照)

其中,前悬架的逻辑很简单。有空气悬架,就意味着前悬架必须用双叉臂。因为只有一个A臂的麦弗逊悬架,如果勉强使用空气弹簧,其多方向应力的局限性,容易导致空气悬架的耐用性被降低。考虑到新能源车的整备质量水平,甚至会导致车辆底盘支撑性的冗余不足。

但这是将激光雷达与空气悬架视作一个整体时来聊的,如果只考虑有激光雷达的方案,那么前悬架继续用麦弗逊也不是不可以。比如零跑C10、吉利银河E8问界M7等车型上,便是如此搭配的。由此也可以发现,以上车型的共同特点,都是主要倾向于舒适性考量,包括比亚迪汉也是如此。但在效果上,高配车型主动悬架的潜力自然不会是“满血版”,其余基础配置车型的操控极限也不会得到质变。

聊完前悬架的可能性,再看全新比亚迪汉的后悬架情况。延续三连杆显然不是可行方案,即使不聊空气悬架,考虑到新车的尺寸、空间大概率还要得到提升,以及比亚迪诸多A级、A0级车型在底盘部分的升级。比亚迪汉提升后悬架结构,也是理所应当。问题是,四连杆、五连杆,甚至H臂多连杆,到底会是哪个?

首先基本可以排除H臂多连杆。旁证是比亚迪在后悬架结构部分,鲜有采用H臂多连杆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这种锁死后轮的悬架结构,与追求舒适性为先的比亚迪汉,本就不在一颗科技树上。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四连杆与五连杆如何选择。

首先,两者在舒适性上都具备天然优势。相对而言,标准五连杆在操控性方面,调校上限要高于四连杆。至于四连杆结构,相对所谓的操控极限,其更大的局限性,其实在对空间的影响。一方面,较长且深的纵臂,会挤占车辆纵向的空间,甚至是影响电池包布局时的宽度。另外,其粗壮的下摆臂,与副车架的连接点,也过于靠近车身中心的位置。导致车辆后桥难以适配大马力电机。举例而言,以上特点,使得诸如MPV这样的大块头,同时极为注重舒适性的产品,会毫无顾忌地使用四连杆悬架。

落脚在比亚迪汉身上,尺寸空间当然不是问题。全新DM技术的能耗优势,也使得车辆无需通过堆砌电池容量,来实现降低油耗、增加续航的效果。进而甚至还可以降低车身的重量,实现提升操控灵活性,并降低车辆负载。

问题的关键在性能部分。如果只讨论DM-i版本,那么现款比亚迪汉采用的都是前驱系统。顺着这个思路,全新比亚迪汉,采用后四连杆悬架,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总结下来,全新比亚迪汉的底盘存在这几种可能性:

前麦弗逊+后四连杆悬架。优势是,新车价格可能有惊喜,底盘舒适性有提升。但这一搭配,即便有激光雷达,其主动悬架的潜力也有限,更多效果会落在城市NOA身上。同时,底盘硬件也将止步于云辇-C,而不会有云辇-A。

前麦弗逊+后五连杆。优势是,新车在升级舒适性的同时,也将在操控灵活性上得到提升。虽然这套方案仍然不会有空气悬架的加持,但性能操控部分仍然值得期待。最明显的当属普通版本也能迎来后桥电机的加入。所以,即便没有云辇-A,新车也很可能会带来电四驱的稳定性,以及五连杆的灵活性。

(网传比亚迪部分新车底盘信息)

满血配置当然就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包括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等等,所有的天赋也都将得到兑现。比如城市NOA,比亚迪的主动悬架调校,包括未来的OTA升级等等。即便不讨论高配有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的方案,低配车型的操控性和舒适性也将来到新高度。当然,这也意味着新车的价位可能会得到一定提升。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