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欧洲加征关税,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中国车企如何应对?

图片


当来自吉利汽车的高端品牌领克正在瑞典哥德堡宣布正式进军纯电领域的时候,欧盟举起关税大棒砸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

此时此刻,正在与特斯拉争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的比亚迪,组织了大批中国媒体代表和中国足球少年奔赴德国,观看四年一届的欧洲杯赛事。为了推进欧洲战略,比亚迪首次成为欧洲杯的官方赞助商。

图片

就在中国车企奔向欧洲之时,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让中国车企向往欧洲的努力,蒙上了一层阴影。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通知各汽车制造商,它将从下月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至38%的临时额外关税。

这部分关税将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现有的10%关税基础之上额外征收,不同制造商适用的加征税率不同,取决于他们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调查的配合程度。

在欧洲销量规模最大的中国国有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因拒绝透露电芯配方,而被顶格加征38%的关税。

而获得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的比亚迪则适用17.4%的加征税率,在欧盟委员会点名的三家中国公司中是最低的。这个税率大幅低于此前市场预计,因此比亚迪股价甚至一度大涨9%。

图片

相比于1个月前,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欧洲的关税政策显得并不那么激进。

面对欧盟的关税政策,反应最激烈的,却是来自欧洲的车企。

宝马、奔驰、大众纷纷发表声明,批评欧盟的保护主义。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直接指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大众汽车集团则指出,长远来看,施加反补贴税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反对这一决定。欧盟委员会作出这一决定的时机并不恰当。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洲所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的监管环境。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中国是德国三大车企最大的单一市场,而且也是这些国际车企最重要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

所以,欧盟的关税政策也将使在中国进行生产的欧美电动车企业遭受损失。

可以说,欧盟针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措施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图片

欧洲智库T&E(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调查显示,欧盟在从中国进口的EV中,有六成是欧美厂商的产品。 

在上海拥有工厂的美国特斯拉占比最高,达到28%。还包括在湖北省拥有工厂的法国雷诺的低价品牌“达契亚”(Dacia)、在辽宁沈阳有拥有纯电车生产基地的德国宝马、以及在安徽新基地生产出口欧洲市场纯电动车型Cupra Tavascan的大众汽车等。

尽管德国、瑞典、挪威等国家第一时间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欧盟的决定似乎很难扭转。显然,欧洲人希望通过加征关税,要么让你退却,要么让电动车生产回归欧洲。

当欧洲厂商把EV生产都放在中国,然后再出口到欧洲时,这是欧盟不得不应对的政治课题。

摆在中国车企面前的选择也并不多。要么离开,要么选择在当地生产。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由中国民营车企吉利控股集团控制的瑞典沃尔沃汽车已开始着手将EX30和EX90等部分电动车型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比利时。

为避免额外关税,中国汽车大型企业也纷纷表示将在欧洲境内进行生产。奇瑞汽车4月宣布,将与西班牙企业合作,在西班牙开始生产销售EV。比亚迪于2023年12月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欧洲第一家组装工厂。 

不过,奇瑞汽车及比亚迪在当地开始量产的时间是2027年左右。

图片

对于大多数在欧洲销量不高的车企来说,在欧洲建厂似乎有些奢侈。

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至少销售规模要达到10万辆,才会考虑在欧洲建厂。

浙江的新势力零跑汽车以出售股权的形式,与法国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该合资公司独家拥有向全球其他所有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独家拥有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

另一家以EV为主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董事长何小鹏,在出席美国NBA总决赛的活动后,特意考察了墨西哥的营商环境,并表示“墨西哥供应链产业很完善,适合制造业发展。”

今年2月份,比亚迪也被传出已向墨西哥派出代表团,考虑在当地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工厂。

目前,网络上也情绪化很严重,嘶吼着要让对方付出代价。

然而,在我们看来,其实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第一,借由高额关税,提高售价,出口高质量、高价值、高品位的产品到欧洲,利用这个机会,彻底摆脱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刻板印象。打造中国EV,好就是贵,贵就是好的品牌印记。

第二,要做长期打算,在商业模式上创新。比如,多尝试欧洲人喜欢的订阅制。出口一批车,通过订阅和租赁的方式,分摊掉进口关税所增加的成本。也可以尝试只租不卖的方式,让欧洲人先用租赁的方式,充分体验中国EV的优秀之处,并建立服务体系,打造品牌信赖度。

第三,放眼更广阔的世界。相比于欧美市场,一些没有自主汽车工业的市场可能更需要中国汽车,中国车企应当对有需求并友好的市场加大投入力度。

当全世界都跑遍中国车的时候,欧美市场自然也就静静花开。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