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理想AEB刹不住,可能是研发方向跑偏了

wps_doc_10.jpeg

 一次理想汽车的“集体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AEB功能的讨论。

近日,一张网传的照片显示,多台理想汽车发生连环追尾事故。不少网友纷纷质疑,主打智能化的理想,怎么连这么基础的AEB(自动制动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都没做好? 

wps_doc_0(1).jpeg

6月16日,理想汽车智能驾驶产品负责人在微博上回应称,这起事故发生在广东汕头的理想车友会聚会上,当时大约十几辆车组队行驶,平均时速大约60km/h左右,头车遇到红灯刹停并减速,后方车队跟车距离较近的几台车出现了连环追尾事故,碰撞前这几台车都触发了碰撞预警和AEB,由于尾部一台车车速较高,与前车贴得也很近,加之雨天路滑与前车发生了碰撞,但随后车队中11台车的碰撞预警都启动了。


从网传的图片来看,在发生事故的五台车当中,确实最后一台的“伤势”看起来最严重,前机盖已大幅隆起。

wps_doc_1(1).jpeg

由于这起事故发生时的视频与详细信息并未公布,因此很难评价AEB功能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但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驾驶员都是第一责任人,因为AEB功能只是一种安全上的辅助,而并非百分百的保险。

AEB没刹住,固然遗憾,也说明理想的AEB功能有待加强。要知道,在去年12月的理想OTA 5.0升级当中,理想宣称其AEB功能的可激活速度区间达到4km/h至135km/h,但这起事故车速仅为60km/h左右。

但AEB更大的问题,其实反倒不是刹不住。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新势力对于AEB功能的追求有点跑偏。AEB功能应当追求的,是能在更多场景下稳定发挥作用,以此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带来的影响。但不少车企一股脑儿追求速度,谁能在更高速的场景下刹停、谁就更厉害。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AEB功能的边界,怎么越变越高了?

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并不是新鲜事物。其技术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在21世纪初开始逐渐落地在乘用车上。其工作原理,是传感器感知到前方有障碍物且将会发生碰撞时,自动让车辆进行刹停,以实现避免碰撞或减轻碰撞后果的目的。但通常对车速、使用环境会有一定限制。作为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它并不能保证每次都达到预期水准。

从国家标准来看,《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9901-2021)中对AEB功能做出了详细规定。该标准要求车辆在30±2km/h的时速不碰撞静止物体,对于时速20±2km/h的移动目标,要求车辆在50±2km/h的时速下不发生碰撞。此外,对于制动物体方面,要求车辆在50±2km/h的时速下不会碰撞到同速度,减速度为-4+0.25m/s2的制动目标。

wps_doc_2.png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国标要求的,也是在规定的测试环境下,可以达到这一水准即可,在遭遇一些极端情况时,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有相同的表现。

国标只是合格的基准线,大多数车辆还会选择通过C-NCAP或E-NCAP等标准测试。其中,C-NCAP在主动安全 ADAS 系统试验方法中规定(2024版),AEB的最大测试速度为60km/h,FCW(前方碰撞预警系统,不会进行自动刹车)的最大测试速度为120km/h。

wps_doc_3(1).png

也就是说,从测试角度来看,AEB的速度上限仅为60km/h,而FCW为120km/h。

但就拿理想来说,其AEB功能激活上限已经达到135km/h、问界的多款产品AEB激活上限甚至可以达到150km/h。


AEB的上限忽然集体“提高”,相比说是技术进步了,更像是一场攀比。去年11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多条言论引起热议。

“友商讲了AEB,我认为99%是假的”“纵向AEB在触发时速度应该在60km时速以内,否则对用户将是巨大的惊吓,是无法接受的。”何小鹏表示。

这也引发了华为余承东的回怼,称“连AEB是什么,居然有车企的一把手还根本没有搞懂呢!”。 

wps_doc_4.png

随后,不少媒体也掀起一波AEB对决,比的也只有一个,谁能在更高速度、更多场景下刹停,谁就是胜利。

也就是在那个阶段,理想、问界等品牌,将部分产品的AEB功能速度上限再提高。

但这反而蕴含着不少危险。


高速下的幽灵刹车,更加致命

今年4月,一位湖北襄阳的理想车主表示,自己刚刚购买的理想L9 Pro在高速公路上突然自动刹停,导致后车反应不及发生追尾事故。而刹停的原因,是车辆误将前方广告牌上的汽车识别成了真车,因此触发了AEB功能。

wps_doc_5(1).png

而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去年5月,一台理想L7误将路边广告牌上的人像照片识别为真人,触发了AEB功能,使车辆自动刹停,好在并未引发事故。

wps_doc_6.png

这两起事故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AEB功能存在“幽灵刹车”的可能性。

AEB作为主动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本身驾驶员就不能过度依赖它,因此那些“刹不住”的情况,驾驶员也要反思是否出现分心、车距过近等问题。

但在高速上突然刹停,则是另一种情况。面对车辆突如其来的“误作用”,驾驶员很难迅速接管车辆并做出正确操作。并且,在高速状态下的“幽灵刹车”危害性远大于中低速状态,如果后方是一台大型车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部分车企的高速AEB会选择将车速降至一定范围内,或是只对驾驶员进行提示,而不自动刹车。

在一些“民间测试”的驱使下,人们将重点放在了谁能在更高速度下刹停,但忽略了误作用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C-NCAP测试中,虽然也有关于AEB误作用的测试,但整体来说难度较低。而AEB的误作用通常是在多种巧合或极端情况下才会偶发出现,通常的测试很难发现所有问题,只能靠慢慢积累数据来改进。

wps_doc_7.png

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事实是,新势力在AEB上的能力,可能还不如一些传统车企。尽管新势力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能力确实更强,但AEB其实是一项“传统科目”,与那些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并非在一个框架之内。

因此,那些传统车企,或是采用传统供应商方案的车企,反而在AEB上能有更好的表现。2022年,有媒体对数款车型的AEB进行评测,结果发现,看起来没那么智能的奔驰EQS反倒是排第一,而“蔚小理”三家排倒数。

wps_doc_8.jpeg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确实新势力在AEB上的技术积累还不够;另一方面,对于不少新势力品牌来说,AEB功能根本不是它们的首要任务。就拿理想来说,既然去年就已经出现AEB错将广告牌识别成真人的情况发生,为何今年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要知道,这一年里,理想的智能驾驶可都进行了数次更新迭代,城市NOA功能也开始落地,AEB反复出现一样的问题,说白了,还是AEB的研发优先级不够高。

而这也不是理想一家的问题,是不少新势力的通病。理论上,如果城市NOA功能真的能覆盖全国,并且好用,那么AEB功能就算没有也没关系,因为城市NOA同样具备避障刹停功能。但事实上,目前的城市NOA不仅可用范围还不够广,也还没那么好用。

因此,新势力也该多用心做好AEB,毕竟这是安全的防线,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功能。


写在最后

今年年初,同一家媒体再次对多款车型进行了AEB测试,这次理想L9从倒数第一变成了第一。而一向在AEB上有着不错名声的沃尔沃成了倒数第一。 

wps_doc_9.jpeg

如果说理想在AEB上没下功夫,好像又显得有些冤枉。但要说下功夫了,误识别广告牌这种低级问题还会再次出现,又有点说不过去。


去年年底,在媒体、行业与车企的推动下,人们开始对AEB功能有了空前的关注。而不少新势力也开始注重起AEB来。

但关注的重点似乎围绕测试,而并非实际用车。都在比谁的刹停速度更快、谁能在更多环境下刹停。

为了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去改进,从一开始,这种出发点就跑偏了,实战结果已经能说明一切。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