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合资品牌突围新能源 为何上汽通用最“猛”

无论中国品牌、合资品牌,抑或豪华品牌,想要留在中国汽车市场这张“牌桌”上,新能源成为必选项。

相对于中国品牌积极 All in 新能源而言,合资品牌们的态度相对淡漠;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的态势下,合资品牌压力剧增。

中汽协数据显示, 5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国内新能源销量 85.6 万辆,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只有 4.9 万辆,仅占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的 5.7% 。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表现乏力的原因并不复杂——产品的性价比相对不高。

决定性价比的是成本;汽车行业明面上拼技术,本质上是通过技术降低成本,进而以高性价比的产品获得规模效应,最终赢得利润。与中国品牌“完全自主”不同,合资品牌往往是外方提供品牌、技术、产品及标准,中方负责生产制造、销售,而降本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实施降 本的难度非常高。

图片

相对大多数合资品牌,上汽通用是比较“特殊”的——在上汽通用成立的同时,通用汽车就与上汽成 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首家合资设立的专业汽车设计开发中心——也就是说,上汽通用从技 术、产品、标准到生产制造及销售都是“深度合资”模式,有别于“代工模式”。

图片

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就具备了快速应对市场、开发更符合中国市场车型以及更好成本控制的独特优势 。而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上汽通用率先在合资品牌中全面发力新能源;尤其是搭载全新插电混动技术的别克GL8 PHEV和雪佛兰探界者PLUS PHEV车型的快速落地以及制定的非常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

图片

上汽通用总经理庄菁雄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 上汽通用汽车看好中国插混市场,而且上汽通用要做“合资最强插混”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主要是源自上汽通用背后有强大泛亚技术中心。

上汽通用最新的插电混动技术路线是P1+P3串并联架构,搭配Ecotec 1.5T混动专用发动机,这是泛亚技术中心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全栈自研,并通过独“AI智控算法”实现全时域、全工况、全场景下的稳定动力性能输出和精准长效的电池能量管理,以保证车子即便是在亏电工况性能无衰减,杜绝插电混动可能存在的高速工况下的“失速、动力受限”等问题。

图片

前不久,在上汽通用广德研发试验中心,部分专业媒体就对亏电状态下插电混动别克GL8做了测试,最高时速超过180公里,而且在这个速度下持续行驶动力并无衰减迹 象。


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上汽通用发力插电混动更重要的杀手锏是“成本”。

插电混动别克GL8的起售价格为35.99万元,顶配车型也不过41.99万元,作为上汽通用的“王牌”车型以及高端MPV市场中的IP,插电混动GL8的定价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雪佛兰首款插电混动SUV探界者PLUS定价也非常接地气,14.99万元的起售价格基本与中国品牌同级插电混动车型看齐。

图片

插电混动别克GL8与探界者PLUS两款车型相当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足以看出上汽通用在插电混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实力。

图片

根据走访经销商了解,插电混动别克GL8的销售情况非常不错,单店定单辆在40个左右,基本都是中高配车型。根据销售经理介绍,插电混动GL8在4月下旬上市到6月底才实现批量交 付,这个过程中对订单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他表示,随着交付的开始,插电混动 GL8 的订单会再次迎来一个“小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专门为 GL8 老用户置换插电混动 GL8 ,推出了置换补贴 3 万元的政策,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圈层用户”实现产品与技术的快速传播,进而夯实上汽通用插电混动在业界的地位。

如果说全新的插电混动架构是上汽通用全面新能源化的标志,那纯电奥特能平台则是上汽通用面对未来更高阶新能源化的未雨绸缪。

早在 2021 年,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与通用汽车共同研发的奥特能平台正式“落地”。

图片

奥特能平台更智能、更安全、更性能,在业内首创可无线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相比较传统电池包,无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把以前负责传输功率和电池模组信号的线束省略 ,这 样可以杜绝线束老化和松动风险降低,减少 90% 的线束及连接器,避免传统电池包一处通信故障引起着 整个电池包 趴窝 的情况,电池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此外,奥特能还匹配了更高效的模块化驱动系统,动力更强能耗更低,比如,中型纯电动 SUV 的别克 E5 百公里 电耗仅 13.5kWh ,与同级车型相比,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据。

图片

截至目前,基于奥特能平台,上汽通用已经推出了凯迪拉克锐歌、傲歌以及别克 E5 E4等 纯电动车型。根据规划,到 2025 年,上汽通用将推出 12 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包含奥特能智能纯电车型和全新一代 PHEV 智电插混车型。

纵观合资品牌阵营,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技术储备可谓遥遥领先;加之更为本土化的泛亚技术中心的“加持”,上汽通用应对中国市场开发全新技术与全新车型的实力也是无出其右的。

中国已经连续 15 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最重要”是每一个国际性汽车公司的战略箴言;近几年,中国品牌凭借新能源的先发优势已经开始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对合资品牌而言,如何在新能源时代重构竞争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合资品牌对如何破局各有其法,但就目前看,上汽通用新能源战略最为积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