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大众手握3张牌 合资车企开启智驾反击战

近日,据《36氪汽车》报道,奔驰纯电CLA车型目前已确定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将搭载由Momenta提供的不依赖高精地图高阶智驾方案,实现城区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这款车计划于2025年4月投产。

更早之前,另一则消息也在业内流传,丰田将与华为、Momenta合作智能驾驶方案,搭载于丰田全球车型上,Momenta与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撑。

与此同时,奥迪与华为合作智驾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有消息称,奥迪和华为正计划进行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该技术将会从2025年开始搭载在一汽奥迪的产品上。

如果说上述信息都没有被官方证实,不过是外界捕风捉影,那大众在智驾上歇斯底里的投入,足以引起新势力们的高度重视。

手握3张牌 大众打头炮

5月30日,上汽大众发布了最新款途观L Pro,官方给这款车喊出的口号是“最聪明的燃油车”,这款车最大的亮点还是要落到大疆车载的智驾系统上来。外界都认为传统油车很难智驾,但上汽大众用实际行动打破质疑。

智驾一直是新势力区别于传统车企最大的亮点,如果失去了这个支柱,新势力的故事还怎么讲。大众值得新势力们警惕的地方在于,它在智驾上绝不是小打小闹,已经全面梳理出了完整的组织架构。

来看看大众在智能驾驶上的3张牌。

除了已经出牌的大疆车载,大众智驾的第二张牌就是地平线。大众和地平线2022年10月官宣合作,2023年双方的合资公司酷睿程成立。大众 CARIAD 投资地平线和酷睿程总计 24 亿欧元,其中投资酷睿程的金额约为 13 亿欧元,占股 60%,地平线占股 40%。显然,话语权在大众手上。

这里有2个细节值得注意:1、酷睿程主要聚焦智能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2、酷睿程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众中国。

对接大众中国并不局限于大众中国,大疆车载最开始的签约方也是大众中国,但是目前已经辐射到了大众旗下的多个合资公司。途观L pro和帕萨特属于上汽大众,迈腾属于一汽-大众,都搭载大疆车载的智驾系统。

我们不难做出如下推测,酷睿程将来大概率会服务大众3个合资公司旗下的不同品牌车型。因为大众中国进口也没几台车,而且也不是重点。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地平线在征程6发布会也提到,酷睿程是首批定点的意向合作伙伴之一。

目前酷睿程在开发的智驾系统包含低阶和高阶。其中,低阶方案采用 6V1R方案,现阶段尚未定点。更高阶的L2+、L2++ 高阶智驾产品计划在2025 年、2026 年量产。

考虑到酷睿程与地平线的关系,这两款产品大概率都会采用地平线征程6计算平台。地平线已经基于征程6搞出了SuperDrive智驾系统。而且地平线余凯在征程6发布会上也提到SuperDrive获得了不少头部外资巨头青睐。猜一下会不会有大众。

除此之外,大众还有第3张没有发力的牌:小鹏汽车。2023年7月,大众与小鹏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计划于2026年问世。

2024年 4 月 17 日,大众和小鹏又宣布,将共同开发电子电气架构 CEA,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宽。涉及区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平台、云平台、后台互联,智能驾驶等多个板块。

这里很多人推测大众会不会采用小鹏的智驾系统。目前看来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小鹏毕竟不是智驾供应商,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大众做大量的量产落地干活,即便要落地小鹏的智驾系统,前期大概率还是会聚焦在双方合作的车型上。

至此,大众智能驾驶转型的3条明线已经一目了然。但是,大众还有暗线。大众目前在华有3家合资公司,除了大家熟知的南北大众(不包含奥迪品牌),专注于智能电动转型的安徽大众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有接近大众内部人事表示,大众在智能驾驶转型上一定会采取多线并行的思路。与南北大众的转型不同,安徽大众是专门针对智能电动汽车的全新品牌,具有很高的独立性,集团给了很多资源。在智驾方案选择上也有更多独立性,将来不排除引入第三方供应商的可能性,“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是大众一直以来的风格。

2023年,大众集团全球销售924万辆,中国市场占比三分之一,大概330万台。它有绝对的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而中国车企即便是目前排名第一的比亚迪也只是300万,也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

如果大众集合全球市场的优势来围攻一个中国市场。新势力很难有还手之力。对于这样一头睡醒的雄狮,新势力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合资智驾摩拳擦掌

大众只是传统车企转型智驾里的冰山一角。大众之外,更多合资车企在摩拳擦掌。先来看几个案例:

2023年11月3日,东风日产旗下启辰VX6上市,其520Pro及520Max版本均搭载地平线征程®3计算平台以及Mono 3单目视觉感知方案,可实现ICC全速域智能领航、ELKA紧急车道保持、LKA车道居中控制、TJA交通拥堵辅助等多项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2018年,上汽通用旗下的Super Cruise引入中国。当时只是简单的跟车功能,2022年升级之后可以实现自动变道。受高精地图限制,目前依然只能在高速使用,功能上限也仅限于自动变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LCC。

2023年底,奔驰上市了全新E级。智驾功能是亮点,其硬件包含了4个全景摄像头、双目立体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可实现自动变道、自动远离大车、自动驶入/驶离匝道(将于2024年交付)等功能。属于基础的L2领域。

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沃尔沃EX90计划在今年推向市场。据说这套系统是沃尔沃旗下自己的软件供应商提供,搭载Luminar激光雷达,以及英伟达 Orin-X芯片。

此外,EX90是沃尔沃首款面向消费者的搭载安全冗余车控系统的车型。可以在自动驾驶失效时接管车辆。

2024年初宝马上市了最新款5系,新车在此前基础的L2功能上带来主动变动功能。

尽管速度很慢,但外资品牌并没有坐以待毙,智驾大军正在浩浩荡荡杀来。与国内车企相比,外资品牌在智驾系统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非常注重安全可靠性。

比如凯迪拉克的Super Cruise功能在开启状态下有太多的监测条件,它通过方向盘上方的红外线发射器和转向柱上方的摄像头检测驾驶员当前的视觉方向、双眼状态,判断是否有分心,并且Super Cruise 也会在方向盘上设置压力传感器。

宝马新5系在外后视镜上加一个红外摄像头,通过监测驾驶员视线和头部来完成变道,官方的说法是“实现控制自动变道”。

在跟车启停路段,宝马也设置了各种“障碍”,跟车功能只有系统在检测到驾驶人员的视线是关注在路面上、并双手轻扶方向盘,才能够自动跟随前车起步、停车。这套系统在行车过程中,会始终关注驾驶人员的状态,在发现驾驶人员出现分心、疲劳等情况时,会通过图像、声音、震动等方式逐级发出警告,从而确保驾驶员全程“在环”。

有智驾供应商技术人员向《圆周智行》透露,新势力和合资车企在推进智驾项目时看重点并一样,新势力更关注功能的先进性,而传统车企更关注安全性和稳定性。

 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介绍,大众与大疆的项目双方磨合了6年之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众对系统安全验证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通常开发一套智驾系统从0到1差不多2年左右时间,快的话可能1年就能搞定。

 如果新势力还没有在传统车企转型之前占领用户认知,外资品牌以更稳定可靠的产品力反扑很容易让前者陷入被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

“别以为人家啥都不知道,人家信息现在透明着呢。”

上述人士表示,合资品牌在整个技术方向把握上与国内车企没有信息差,之所有没有出手,是在等最佳时机。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另一方面智驾还没有成为消费者的首要购车因素。

尽管落地的产品并不多,但外资品牌在智驾上的布局一点都不少。

2017年,奔驰投资了Momenta;2020年又和芯片巨头英伟达达成合作,英伟达将为奔驰的下一代车型提供AI软件架构,包括了自动驾驶软件方案、智能座舱等;2022年,奔驰宣布与腾讯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合作,以支持奔驰与英伟达在自动驾驶研发领域的合作开发;2023年,奔驰自研智驾系统上线。

一向被视为“老蜗牛”的丰田其实在2016年就已经涉足智驾领域。

2016年,丰田成立了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TRI),专注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的研发。

2018年,丰田与爱信和电装共同成立了“丰田研究院-高级开发”TRI-AD,重点发力自动驾驶。

2019年CES,丰田改装雷克萨斯LS500自动驾驶车辆TRI-P4亮相;2020年,丰田智驾路线逐步清晰。技术开发,高精地图和风险投资,三驾马车并行;2021年,丰田收购Level IV,并投资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Momenta和Aurora。

此后,丰田投资了自动驾驶出行平台Ridecell,并收购高精地图公司CARMERA,Woven Planet还收购汽车操作系统公司Renovo Motors,还投资了风险投资基金UP.Partners。

2021年,丰田基于雷克萨斯LS展示了全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TAD。2022年,丰田通过改进计划将该功能量产上车。在高精度地图条件下,支持高速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变道和超车,并且允许驾驶员脱手驾驶。

而目前最新流出的消息是,丰田分别与华为,高通的计算平台都展开了合作,均由其投资公司Momenta提供算法支持。准备大举进攻智驾领域。

七年前,奥迪就在新一代奥迪A8上开发出了号称全球第一款具备L3功能的量产车。但因为各种安全问题,一直到今天都没有量产上车。

大众与大疆的项目历时6年,往前推大概是2018年,那时候新势力连产品都没有。

合资车企的觉醒让国内自动驾驶们也闻风而动。除了大众,大疆车载更大的野心是推动“油电同智”,给燃油车装上辅助驾驶系统。

被传牵手丰田之前,Momenta已经与通用,戴姆勒在海外展开合作。如果这些车企要在国内选择供应商,Momenta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选项。

这几天,有消息称,元戎启行拿下来奔驰smart车型定点,基于Orin-X负责感知模块,年底量产,明年一季度上车。

轻舟智航也被爆出在与多家外资品牌接触。

对外资品牌而言,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隐形优势,新势力一直依靠新用户提供增量,而外资车企具有很高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忠诚度。其向智能电动切换时,这波消费群体依然会是主力军。

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认为,在全国3.3亿的汽车保有量中,合资占3亿多。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基盘用户,合资车企都在琢磨如何加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转化率。上汽通用也曾表示,其新能源客户40%来自基盘用户。

“现在买合资品牌的人中,有62.2%的人还想买合资的电动车。”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

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凭借先发和本土优势,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但久经沙场的传统车企绝不会轻易就能被降服。如果把智能驾驶比作一场长途赛跑,此前较长一段时间里,外资品牌都在修高速公路。而国内车企虽然起步早,但是走的都是崎岖路段,如果外资品牌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追赶,未来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