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自主和合资真纠结?比亚迪秦PLUS对比朗逸和轩逸


当你手握十五万左右的购车预算,渴望找到一款心仪的座驾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市场上有着丰富的选择。其中,一款驾驶便捷、停车方便且耐用可靠的紧凑型家用轿车,无疑是明智之选。五年前,这一价位区间可能主要被合资车型占据,但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众多优质车型纷纷涌现。

比亚迪秦PLUS便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其品质与性能备受认可。与此同时,合资品牌的老将们如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也不甘示弱,它们通过全面的产品升级,在外观、内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三款车型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风格和理念,让许多消费者在它们之间犹豫不决。

今天,我们将对这三款车型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它们的优缺点,帮助您更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无论您是偏爱自主品牌的创新与实力,还是钟情于合资品牌的经典与品质,相信在本文的对比中,您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外观对比


比亚迪秦PLUS整体设计风格沉稳大气,前进气格栅位置偏低,给人一种沉稳感。内部点阵式的中网辨识度不错,两侧大灯组造型犀利,像鹰眼一样炯炯有神,内部的鱼骨光源清晰可见,下部则采用横置的进气口设计,大灯配备有LED前大灯、LED日间行车灯,拥有自动大灯、大灯高度调节和大灯延时关闭功能。

从车身侧面来看,车头微微低趴有种蓄势待发的感觉,细腻的腰线有种若隐若现的感觉,A、B、C柱采用熏黑式处理,并且在车窗边缘加入了银色镀铬亮条进行包裹,精致感不错,下部配备了16英寸的铝合金轮毂设计,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65mm、1837mm、1495mm,轴距为2718mm。

除此之外,比亚迪秦PLUS车辆尾部的后挡风玻璃较为倾斜,再加上圆润的尾部设计,整个尾部展示着极强的运动感,而贯穿式后尾灯经过熏黑处理,显著提升车辆质感,并且灯腔内部拥有独特的构造,辨识度方面完全不用担心,此外还强化了横向视觉宽度,行李厢盖上的小鸭尾式设计也带来了几分运动观感。

在外观方面,大众朗逸和它的老大哥帕萨特一样,大众朗逸同样提供了两种风格的设计套件,即新朗逸和新朗逸星空版。两种设计风格最主要的差异来自于前脸。新朗逸经典版采用了镀铬饰条横纵相织的格栅样式,而星空版则用点阵式布局取而代之。就视觉效果而言,前者大气从容,后者则更偏时尚运动一些。

从车身来看显得干练,一根凸起的腰线从车头延伸至车尾,A、B、C柱采用熏黑式处理,并且在车窗边缘加入了银色镀铬亮条进行包裹,精致感不错,后视镜也是全黑色的,下部则采用16英寸的铝合金轮毂设计,大众朗逸的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678mm、1806mm、1474mm,轴距为2688mm。

大众朗逸的尾部造型还是足够耐看的,具体来看,其两侧尾灯组采用对称式设计,尺寸比较大,并且在内部加入了黑色元素进行点缀,夜间点亮视觉感不错,下部配备的是隐藏式排气布局。

改款后的日产轩逸依旧采用了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倒梯形的中网搭配蜂窝状的底纹,外部轮用用U型镀铬装饰条,进一步提升了前脸的质感和辨识度。引擎盖上贯穿式的线条让前脸棱角分明,两侧大灯设计也十分个性。

侧面来看,日产轩逸的车身造型比较修长,整个车型的线条流畅,两段式的腰线也增加了车身的视觉效果。车窗下边缘设计了银色的镀铬饰条装饰,在提升层次感的同时看起来比较时尚。日产轩逸的车身的长宽高分别为4631x1760x1503mm,轴距为2700mm。

尾部方面,轩逸的变化就比较小了,具体来看,其呈现出上窄下宽的风格,日产轩逸并没有采用现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尾灯造型很有运动感,点亮后的辨识度也很高,下包围加入了亮黑色材质搭配,视觉效果也不错。


内饰对比


比亚迪秦PLUS整体采用环抱式座舱布局,主要以双色进行搭配,显得精致细腻,并且在多处使用软性材质进行包裹,质感方面不错,方向盘采用皮质设计,支持上下+前后调节功能,同时配备了8.8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0.1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幕,内置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拥有GPS导航系统、导航路况信息展示、车联网、蓝牙/车载电话、语音识别控制系统、OTA升级、应用商店等功能,还有手机APP远程控制,可以实现数字钥匙、车辆监控、远程控制、充电管理、服务预约等功能。

至于配置方面,比亚迪秦PLUS提供了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道路交通标识识别、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前/后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驾驶模式切换(运动、经济、标准/舒适、雪地)、自动驻车、上坡辅助、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等丰富配置。

内饰层面,大众朗逸的中控台依旧是采用较为中规中矩的设计理念,但整体的用料材质有一定的升级。大众朗逸内饰最吸睛的莫过于两块屏幕,一块是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另一块就是中央8英寸多媒体屏幕(高配版本是12英寸)。车机系统支持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手机互联,且支持无线连接。两块屏幕的分辨率都非常高,仪表盘屏幕的信息排布和显示精细度几乎和奥迪虚拟驾驶舱相当;中控屏也同样优秀,既没有雾蒙蒙的廉价感,高对比度的卡片式UI布局也令显示变得更加直观和清爽。

日产轩逸在内饰方面的变化比较小,配备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而同时轩逸温馨居家风格的内饰仍然有着不错的做工和用料。配备胎压显示、倒车影像、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发动机启停技术、无钥匙启动、车联网、OTA升级配置。


动力对比


比亚迪秦PLUS搭载的是1.5L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1千瓦,发动机峰值扭矩为135牛·米,配备的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电动机总功率为132千瓦,电动机总扭矩为316牛·米,并且根据动力版本的不同,提供了两种永磁同步电机,两个动力版本百公里加速度分别为7.9s和7.3s。

动力方面,大众朗逸采用三种动力总成,1.5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是83kW(113Ps),最大扭矩是145N·m。1.2T发动机最大功率是85kW(116Ps),最大扭矩是200N·m。1.4T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10kW(150Ps),最大扭矩是250N·m。而大众最新的1.5T引擎的车型马力为160Ps,扭矩为250N·m。

日产轩逸依旧搭载一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0KW,最大马力为122Ps,最大扭矩为155N·m。虽然数据十分一般,并且噪音比较大,但胜在足够平顺和省油。

综合来看,三款车型都有着各自的优点,整体而言,比亚迪秦PLUS的产品力表现,在如今10万级价位的市场中,仍然是非常能打,这也就意味着后续它将会对朗逸、轩逸、卡罗拉这些合资车型,造成不小的市场冲击。大众朗逸相比上代车型,外观方面是有明显的升级优化,而且提供两款前脸选择,分别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审美,并且,如果你喜欢德系车型的驾驶感受,那么大众朗逸是你不可错过的选择。总的来说,虽然日产轩逸并不是市场上最豪华、最科技感和最舒适的车型,但其实用性和性价比都相对较高,对于某些需求着重于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很合适的选择。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